“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朱祁镇-冲龄即位

    宣德九年(1434年),按照中国人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朱祁镇已是8岁。正当宣宗考虑让朱祁镇接受正规教育以培养学识品德的时候,他自己却染上了沉重的疾病。十二月初一日,例当在太庙举行隆重仪式,祭奠列祖列宗,但他已不能亲去太庙行礼了,只好派皇弟卫王朱瞻埏代摄祭典。不久又值正旦佳节,他无力上朝,传谕群臣免正旦朝贺,并令文武百官赴文华殿拜遏太子,群臣心里也就知道,皇帝大去之期不远了。果然,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在乾清官病逝,年仅38岁。宣宗虽然认为太子聪明绝伦,但在临终之时,考虑到太子年纪幼小,不免有所忧虑,在遗诏中特地申明,国家重务必须禀报皇太后,即仁宗皇后张氏。张氏颇有才干,在永乐朝就受到成祖和徐皇后的赏识。仁宗即位后,参与政事,到宣德年间,军国大事多禀其裁决。对于自己母亲的政治才干,宣宗自然有深入了解,有太后辅佐幼君,他可以死而瞑目了。


    朱祁镇此时说是9岁,实足年龄只有7岁,对于这样一位幼童能否治国,朝廷内外不免有所忧虑,一时间流言顿起,说张太后准备召远在长沙的襄王朱瞻缮进京,立为皇帝。朱瞻墡是张大后的亲生骨肉,名声也很不错,流言一起,许多人信以为真,宫里宫外,议论纷纷。张太后明白,皇帝猝然去世,本就人心不稳,再听凭流言泛滥下去,很可能会出现意外,于是立即宣召大臣们到乾清宫,手指朱祁镇,流着眼泪说:“此新天子也。”群臣山呼万岁,流言很快也就平息下来。正月初十,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朱祁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隆重、肃穆而繁琐的登极典礼后,颁布了登极诏书,宣布明年改元正统,并条列了抚恤军民、革除弊政的种种事宜,共计38款,体现了张太后和内阁大臣们的治国方略。


    一个月后,张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朝臣们当然明白年幼的皇帝还无能力执掌皇帝的大权,便纷纷上书请求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在明朝历史上,尚无太后垂帘先例,而且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对母后临朝也做了明确限制。张氏不愿落下败坏祖制的恶名,她拒绝临朝,并对施政大略作了三条指示:“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所谓不急务,是指并非军国急需、主要供皇室享用的物品的采办活动,诸如采买绸缎、烧造器皿、打捕鸟兽等等,停止这类活动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勖帝向学,是指要加强对幼年天子的教育培养。委任股肱,是指要依靠历事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老臣处理国事。


    由于朱祁镇是个连发蒙教育还未接受的幼童,让他接受正规教育迫在眉睫,太皇太后张氏对此也极为关心,于是建立起规范化的经筵制度。经簇是皇帝接受教育的正式形式,虽然开国之君对此就作了规定,但由于在朱祁镇之前的几位皇帝,或是创业之君,或是英年即位,对于经簇并不太重视,既无固定场所举行,也未明确规定日期。现在,一个幼童登上皇位,举行经簇也就成了急迫问题。于是杨士奇、杨荣等上疏,请求早开经筵,选择讲官,并说侍讲读者必须是学识平正、言行端谨、老成达大体之人。这正合太皇太后心意,立目即予以批准,以英国公张辅知经筵事,杨上奇、杨荣、杨博、胡浓同知经筵事,王直、李时勉、陈智等充讲官。举行经筵大典,每年二月至五月、七月至十月,逢二日在文华殿举行,酷暑和严冬停止。经筵之外,还有日讲。日讲不像经筵那样礼仪繁琐,但要求皇帝反复诵读规定的功课。


    大臣们向朱祁镇灌输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和历史,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很枯燥的,理解那些艰涩深奥的讲章内容,也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远不如他所倚任的太监王振安排的校阅骑射、巡幸西苑等活动有趣。从后来朱祁镇的行为看,大臣们对他进行的儒家教育并未收到预期效果,王振对他的影响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