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朱元璋的少年是怎样度过的,后来又怎样投身起义的?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贫苦容民的皇帝,有着独特的身世和经历,他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死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位31年,庙号太祖。


     朱元璋祖籍是沛国相县(今江苏沛县)。他的祖父辈由于家贫,一再举家迁徙,最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朱元璋出生时,他家居住在钟离东乡,因为出身寒微,他幼年时没有起正式名字,就叫重八。至于名元漳,字国瑞,那是后来起的。


     朱元璋从小给地主放牛,在饥寒的煎熬中成长。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又聪明过人,父母很疼爱,曾送到私塾去读过几个月书,但终因交不起学费,只得退学。仅凭着记性好,认得几百个字而已。虽说只是个放牛娃,他和伙伴们常玩装帝王的游戏。他用棕叶撕成丝缕作胡须,把一块车轮木板顶在头上当作平天冠,用碎木片做芴,在土堆上一坐,命令其他孩子在自己面前站成一排朝拜他,三跪九叩,齐声呼喊“万岁”,俨然王者气派。可见幼小的他内心深处有着为王称帝的潜意识。


     他自小点子多,又敢作敢当。有一次他和一群放牛娃到山里放牧,突然间狂风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孩子们都跑到山崖下避雨。大家都感到肚子饿了,朱元璋想出一个主意,带头打死一头小牛犊,烤熟吃了。随后把牛皮、骨埋好,用土掩盖了地上的血迹,又把牛尾巴牢牢地塞进石头缝里。回去后对地主说:“大风大雨中小牛一下钻进山洞,夹在石缝间,怎么也拉不出来。”虽然为此他挨了地主的一顿毒打,被赶回家,丢了饭碗,但从此却在伙伴中树立了威信,大家都心甘情愿把他当作首领看待。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濠州一带百姓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旱灾、蝗灾、瘟疫接而来。半个月之间,朱元璋的父母兄长相继死去。不满17岁无依无靠的他为求生计,到于皇寺做了和尚。谁知做和尚才50天,“寺僧以岁饥罢僧饭食”,仍是没有饭吃,:他只得带上木鱼、瓦钵出去游方化缘,实际上无异于到处乞讨。他先到庐州(今安徽合肥),再到固始、信阳,又折向北,到汝州(今河南临汝)、陈州(今河南淮阳),往东经鹿邑、亳县(今安徽亳县)到颍州(今安徽阜阳),一路风餐露宿,饱尝人世艰难。后来,他在亲撰的《皇陵碑》碑文中,生动地记录了这段辛酸的经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巍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倘佯。西风鹤唳,俄渐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孤苦零丁漂泊了3年多,他走遍了淮西、豫南一带,熟悉了那一带的山形地势、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锻炼了体魄和意志,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淮西一带地区,正是元末南方白莲教首领彭莹玉传播白莲教,从事反元秘密活动的地区。朱元璋出身贫苦,深受压迫,在流浪中,更游荡于社会底层,和贫苦农民有更广泛接触,在他们中较普遍传播的白莲教教义和反元思想,对也不会没有触动。因此这段生活经历对他一生有很大影响。后来他在至正七年(1347年)年底回到于皇寺,开始“立志勤学”,读书交友。


     震撼全国的红巾军起义,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五月,韩山童、刘福通首义于颖州,接着徐寿辉起于薪州(今湖北薪春西南),李二(芝麻李)、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几个月时间,各地纷纷响应,声势浩大。第二年(1352年)二月二十七日,濠州也出现了一支几干人的起义队伍,为首的是定远人郭子兴、孙德崖等人,他们趁黑夜攻占了濠州城。朱元璋虽身在寺庙清静之地,但却也不能平静。听说濠州城发生了红巾起义,可过不多久,却又得知,元朝派来一支官军,他们怕红巾军厉害,不敢攻城,驻扎在濠州城南20里外,到处骚扰,抓了村民用红布把头一包,就说是“乱民”,送到长官处报功请赏。搞得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进城投奔郭子兴的队伍。


     朱元璋每日也提心吊胆,生怕被元军抓去,当作“乱民”而性命难保。去投奔濠州吧,又打听到队伍里5个头领并不和睦,跟着他们干,怕担风险。是去,是留,何去何从?真是举棋难定。


    这时,朱元璋收到小时候一起放牧的穷伙伴汤和从壕州城悄悄捎来的信,信里讲天下大乱,在乡间也不能自保。自称已投奔在郭子兴部下,积功当了干户。望朱元璋“速从军,共成大业”。朱元璋把信偷偷烧掉,心里又忧又怕,犹豫不决。后来,同房的师兄告诉他,有人要告发他收到汤和来信的事,劝他快快逃走。事情急迫,朱元璋急忙到村中找熟人商议,那人劝他向菩萨卜个卦,决定去留。朱元璋慢慢走回寺庙,还不到山门,就闻到一股烟烧火燎的气味,飞奔过去,只见一座于皇寺,除了伽蓝殿,就剩下断壁颓垣,几堆瓦砾。原来是红巾军仇恨寺庙中披着袈裟的地主,到处横扫寺庙,这一天轮到了于皇寺。朱元璋无处存身,茫然走进伽蓝殿去卜卦,祈求菩萨告诉他是出去避难,还是守在这里,得到的都是凶卦,最后他孤注一掷地问是否该去投奔红巾军,得到的竟是大吉。于是朱元璋不再患得患失,拿定主意,决然赶往濠州投奔郭子兴红巾军去了。从此,朱元璋投身在红巾军中,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这是朱元璋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初投军,“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朱元璋沉着机警,遇事有计谋,“凡有攻伐,命之往,辄胜”,所以在军伍中很快就显露了头角。郭子兴于是以他为心腹,并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从此,朱元璋有了靠山,军中都称呼他“朱公子”。这时,他正式起名元璋,字国瑞。


    不久,朱元璋见郭子兴部几帅之间矛盾迭生,恐不是长久之计,暗打主意,决定回故乡钟离一行,招兵买马。


    回到故乡钟离,他竖起大旗,结果一呼百应。他少年时的穷伙伴和乡里乡亲徐达、周德兴、郭兴、郭英、顾时、吴良、吴祯、唐胜宗、费聚、陆仲亨等人,纷纷前来投效,很快募兵700多人。郭子兴非常高兴,升朱元璋做了镇抚。后来,他带领精选的徐达等24人南去定远,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的民兵3000人,接着又收编了横涧山的义兵2万多人,队伍迅速壮大,为他日后开创基业汀下了坚实基础。


     攻占定远后,当地冯国用、冯国胜兄弟率人马前来参加起义军。朱元璋见是读书人,十分看重,向他们请教攻取大计。冯国用献策说:金陵(今江苏南京)地势险要,古人都说是龙蟠虎踞,是历代帝王建都的地方,可以先攻取金陵,随后四下征伐,倡仁义,收人心,不贪财宝女色,这样就不难平定天下。朱元璋听后很高兴,任他为幕府参谋。


     此后,朱元漳整编了自己的队伍,加紧训练,准备南下。在攻取滁州(今安徽滁县)途中,定远人李善长到军中谒见。此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他对朱元璋说:“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明史》卷一二七《李善长传》)。于是占领金陵帝王之都,仿汉高祖行事平定天下,朱元璋建国称帝的政治目标真实而明确地树立了起来。


     攻克滁州不久,郭子兴因为势单力薄,也率兵来到滁州。这时朱元璋已拥有3万多人的队伍,号令严明,军容整肃。


     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一月,元军围困六合,六合的红巾军守将向滁州求援。郭子兴因与六合守将有旧,不愿救援,而六合和滁州唇齿相依,于是朱元璋挺身而出,率兵前往。他用计先败元军,又诱之引兵他去,使六合、滁州俱得保全。这次战役,朱元璋显示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


     第二年(1355年)正月,朱元璋率军攻下和州(今安徽和县),被郭子兴任为总兵官,镇守那里。同年二月,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又号小明王,建国号宋,年号龙风。三月间,郭子兴得病故去,小明王委任他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的位置虽在二人之下,但他有勇有谋既有自己的军队,又有谋臣辅佐,也就不甘于久居人下。


     时值春荒缺粮,身在和州的朱元璋,没有忘记冯国用、李善长提出的攻取集庆(今江苏南京),作根据他的建议。和州隔长江与太平(今安徽当徐)相望,太平是富庶的产米区,东北达于集庆。朱元璋决定打开局面,设法征集船只渡江。正在这时,巢湖的一支起义水军首领廖永忠、俞通海前来归附,于是“舟楫具备,军威大振”。六月初一,大军浩浩荡荡扬帆渡江,先攻取了牛渚,又攻下采石,“缘江诸垒,望风迎附”,不久占领太平。


     太平城儒士陶安向朱元璋建言:“方今四海鼎沸,豪丕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皆子女玉帛,取快一时,非有拨乱救世安天下之心。明公牵众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可足平也”(《明太祖实录》卷三)。七月和九月,红巾军两次进攻集庆,郭天叙、张天祐被杀,朱元障从此成为这支军队名副其实的主帅。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初,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攻打集庆。出战3天,就击败城外敌将陈兆先,收降36000人,初十日,总攻集庆,杀声震天,元兵丧胆,大败元兵于蒋山(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守将福寿战死,水军元帅康茂才及军民50多万归降。


     入城当天,朱元璋就召集官吏军民大会,向他们宣布:元朝政治腐败,天下到处起兵反抗。百姓吃尽苦头,你等身处危城,日提心吊胆,生命没有保障。我带兵到这里来,是为你们除乱的。大家要各自安业,不要疑惧。如有贤人君子愿随我一起建功立的,我必以礼相待;作官的不许横暴,祸害百姓;元朝旧制对百姓不便的,我下令废除。”这一安民告示,安定了民心,在集庆城很快建立起正常秩序。


     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表示他的起兵是“上应天意”的,置天兴、建康统军大元帅府。当地儒士夏煜等10余人晋见,都朱元璋录用。


     七月,宋小明王在亳州得到朱元璋攻占应天的捷报,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金。不久,又提升他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从此,一个包括行政、司法、军事等各种机构在内,组织较为完备的地方政权建立了起来。设官建政以后,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日益发展壮大。面对割据纷争的局面,他不久就与四方群雄展开了生死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