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朱瞻基-整顿统治机构

     宣宗即位,上距开国已近60年。明朝统治机构逐渐发生变化。任官渐重科举,由科举入仕者大为增加。以进士为例,洪武朝6科取士总数923人,永乐朝8科取士总数1833人(《续文献通考》卷三五)。吏员考满,也多依年资升用。永乐时,南北用兵频繁,又有迁都大举,因营造、催役、运粮、采木等事,额外添设官员。添设尤多的是地方官,到宣德初,“藩、宪二司,府、州、县官,比之原设倍而又增”(《明经世文编》卷二九)。官吏利用征调采办之机,谋取私利,对社会形成危害。宣宗和内阁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吏治存在的问题,他们看出流弊起于在京诸司,决定首先整顿中央机构。随后,又派遣廷臣出任知府和巡抚,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这种自上而下的整顿,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宣德三年(1428年)三月,宣宗分别敕谕五府、六部和北京行府、行部,责令清革前弊。同年六月,宣宗与内阁议朝风,君臣一致认为,整肃都察院是当务之急。宣宗采纳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的建议,罢免因贪赃丑闻而受舆论谴责的都御史刘观,命通政使顾佐为都御史。顾佐是都御史的适当人选,曾任应天、顺天府尹,“公廉有威,历官并著风采”(《明史》卷一五八《顾佐传》)。顾佐就任后,分别以“贪淫不律”、“不达政体”、“老疾”为由,奏罢御史30余人。同时,又奏举进士、监生、谒选知县等40余人可任御史。宣宗令候选者在都察院各道历政三月,分为三等,再加选用(《明宣宗实录》卷四六)。三月后,宣宗命上等、中等为御史,下等再历政三月。又下敕书戒渝留任和新任御史,不要重袭前弊。都察院的整顿十分严厉,“宪台为之廓清”(《双槐岁钞》卷四)。当时,还从重惩处一些违法大臣,在官员中引起很大震动。都御史刘观以受贿及纵子贪淫等罪,谪戍辽东。刑部尚书金纯以称病不朝赴私宴下狱,后令致仕。工部尚书吴中以动用官木石为宦官杨庆建私宅下狱,去官衔,夺俸一年。


     稍后,宣宗命邵玘为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段民等为南京各部侍郎,整顿南京诸司。迁都北京后,“南京诸司纵弛,御史尤甚”(《明宣宗实录》卷六一)。“巡仓库者通同监守纳户您为奸弊,巡盐法者通同市井商贾滥受货贿,甚至挟制诸司,肆行嘱托,贪利坏法,非止一端”(同上卷五O)。邵记等到任后,奏黜御史13人,郎中等官86人(同上卷五一)。


     当时,还在中央机构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裁革北京行后军都督府和北京行部。行府、行部设于永乐初,成祖迁都罢撤。仁宗即位下诏还都重设。此后虽未还都,但五府、六部等中央机构与北京直隶卫、所及府、县之间文移往还,必经行府、行部。裁革行府、行部,提高了行政效率。宣德八年(1433年)八月,仅北京户、兵、工三部和大理寺、光禄寺等中央机构,就裁撤郎中等官77员(同上卷一O四)。整顿在京诸司,振作朝风,对整顿地方吏治也是有力的推动。


     派遣廷臣出任知府,是宣宗加强地方机构的重要措施。宣宗认为各地知府多由资格升任,往往不称职,命部、院大臣荐举属下充任知府。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委派礼部仪制司郎中况钟等9人,分任南直隶苏州、松江、常州,浙江杭州、温州,江西吉安、建昌,陕西西安,湖广武吕知府。这些府份地位十分重要。同年十一月,又委派给事中薛广等25人为知府。这样,在半年内,以大臣荐举,赐政委派的方式,出任知府的廷臣就达34人,约占全国府数的四分之一。这些被荐为知府的廷臣,都是当时最干练的官员,他们持身谨严,为政简约。其中,尤以任苏、松、常三府的况钟、赵豫、莫愚和温州府的何文渊治绩最显。他们整肃府衙,重绳奸吏,惩治势豪,通过办理实政,减轻百姓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因而得到民众的拥护。


     为了加强朝廷对各级地方机构的控制,宣宗还在一些重要省份设置巡抚。洪武、永乐时,曾因某种临时差遣而设此官,但未形成制度。宣德五年九月,由大臣荐举,增设各部右侍郎为巡抚,分任于谦为河南、山西巡抚,周忱为南直隶巡抚,赵新为江西巡抚,赵伦为浙江巡抚,吴政为湖广巡抚,曹弘为北直隶巡抚。委派“才力重臣”为巡抚,常驻各直省,这是宣德时期在地方官制方面的重大创设,明、清两代的督抚制度,就是从这时开始形成的。初设巡抚侍郎,主要目的是整理赋税,后因事权之重,渐对地方行政、监察乃至军务,几乎无所不涉,后来为便于行事,才使巡抚兼都御史、副都御史衔,制度逐渐周备。在宣德朝派出的巡抚侍郎中,尤以周忱擅长理财,于谦善于安置流亡,事功最著。他们了解一方利弊,才干是当所任,又得到宣宗和内阁的支持,故在任内多有建树。


     宣德时期还通过限制入仕人数,实行保举和久任,来提高官员的素质。洪武、永乐时,乡、会试不限名额。宣宗即位初,规定会试分南北卷,名额100人,南人60,北人40;并规定各地乡试名额,南直隶80,北直隶50,浙江、福建各45,湖广、广东各40,河南、四川各35,陕西、山东、山西各30,广西20,云南、交pt各lo,贵州应举者就试湖广(《明宣宗实录》卷九)。宣德二年(1427年)又将会试南北卷各退5名为中卷。正统五年(1440年)会试名额增为150名。永乐朝22年会试8科,取士总数1833名;宣德、正统两朝24年会试亦8科,取士总数948名,只及永乐朝之半(《续文献通考》卷三五)。规定乡、会试名额,限制取士人数,且名额分配也比较符合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士人仕进要求,这对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又减少南、北监生人数。宣德二年七月,礼部奏请罢归北京监生年老、残疾、貌陋、不堪教用者1090人为民,南京监生也按此例精简(《明宣宗实录》卷二九)。历事监生“因事简,比旧减半”,监生授官人数大减(同上卷四五)。为了改变“吏典考满,岁以千计,不分淑慝,一概收用”的状况,对吏员进用也作出比较严格的限制。宣德七年(1432年)三月,更规定吏员考满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授以官职。考试分为三等,“文义粗晓,行移得当,书札不谬,三事俱可取者为一等,有二事可取者为二等,别行奏请,量才授职;其三事俱不可者,罢归为民”。对前二等的任用又作进一步规定,“一等如资格用,二等未入流内用”(同上卷四一、卷八八)。限制进士、举贡、吏员三途入仕人数,起到了减缓官僚机构膨胀的作用。


     宣宗几度重申保举之令,目的在于任官得人和责成治效。一时用人之权转归内阁,“要职选擢;皆不关吏部”(《明史》卷六九《选举志》)。所谓保举,是一种“以官保官”的做法,由地位较高的官员荐举卜属或所知者出任某职,然后再加委用。当时推行保举,是针对循资升授不免贤否混淆的弊病。在宣宗和内阁的倡导下,委任地方长吏,曾普遍实行保举。大学士杨士奇认为,在宣宗所行“保民之政”中,“此保官一令是第一事”(《东里别集·奏对录》)。这反映统治集团希望通过保举人才,出现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政修治平的局面。当时,还对地方长吏实行久任,巡抚侍郎于谦在任19年,周忱22年;知府况钟、赵豫、莫愚、陈本深等任满9年当迁,皆因郡人之请,予正三品俸留任。在用人得当的情况下,久任有利于办理实政。明人称赞况钟“凡所罢行,皆纲纪大务”(王凝斋《椽曹名臣录》),称赞于谦“一经孽画,遂成规式”(张瀚《于公别传》)。宣德时期整顿吏治取得的成效说明,即使在封建时代,当统治集团锐意革弊,把调整国家机构的某些环节和选用良吏结合起来,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统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