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呼和浩特基督教文化建筑


    
      呼和浩特基督教文化建筑
    方旭艳(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本文以介绍呼和浩特二、三十年代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建造的教堂等建筑实例为主,阐明西方建筑文化在近代对呼和浩特城市及建筑产生的影响,进而把握呼和浩特城市和建筑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基督教;天主教堂;耶稣教堂
    一、基督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自1858年(咸丰八年)满清统治者与英法订天津条约以后,基督教派的天主教和耶稣教得入我国内地自由传教。从1865年(同治四年)比国对母圣心会派传教士南怀仁来前察哈尔省张北县西湾子传教开始,建筑小规模之教堂,经过庚子赔款,教会及其建筑都有所发展。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天主教更把内蒙古地区划分为六个教区,大力发展。即把原来的中蒙古教区改为西湾子,集宁两教区。西湾子教区的总堂仍在西湾子,集宁教区的总堂不在集宁县而在丰镇县之玫瑰营子。把原来的西南蒙古教区改为绥远,宁夏两教区。1923年,绥远教区的总堂由萨县二十四顷地迁至归绥市,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宁夏教区的总堂仍在朝阳市松树嘴子,赤峰教区的总堂就在赤峰县。所谓总堂就是各教区主教所住的教堂。截至解放以前,全区教友发展到十二万余名,计有大小堂口二百三十余处。
    二、基督教文化建筑
    1、绥远教区天主教堂建筑群
    归绥市之有天主教堂始创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原为分会,隶属于萨县二十四顷地总堂之下。先在旧城牛桥街购买商店一所,作为临时教堂,规模简陋,仅备主教神父等会下榻之用。1921年缮修平房二十间,作为天主堂的临时医院。1923年,修建公教医院后,把此院腾出,选建大经堂一座,能容五百人,高五丈余。钟楼一座,高九丈余。内有祭台五座,又添临时祭台四座,并有音乐楼,唱经楼各一座。又把临时医院的病房改修为两层楼。同年秋,主教由二十四顷地迁于此。因为神父多了,又添修正楼一座,设立男女小学各一所,婴儿院一所。
    2、天主教公教医院
    1924年绥远天主教利用比国庚款,请准开办费三十万元,在归绥市新旧两城之间"姑子板甲"后清代八旗大教场之西北部,购地数顷,创办一公教医院。天主教亦称公教,故名公教医院(现已拆除)。当时选建西式楼五座:院长一座,大夫三座,修女一座。西式平房数百间,分男女病房。又于医院之东另建分堂一处,修建小经堂一座,墙壁都绘有花卉图案。占地约两公顷余,栽植各种果树花菜,后改为呼和浩特市医院,街道亦改称为新华大街。
    3、绥远天主教堂修道院和中学
    1936年天主教修建"恒清中学"一所,其占地总面积约计二十余亩,由牛桥街联至通道街,起名"恒清中学",现改为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1937年,绥远天主教又在旧城通道街之北端建修道院一所,前后两座楼,能容百余人。
    4、耶稣教堂
    内蒙古地区之耶稣教堂,约于清光绪中叶才有,自张家口至包头以西,在庚子以年属于美国宣教会,庚子以后改属瑞典协同会。这一地区的耶稣教堂,其建筑之规模以呼市旧城通顺街之教堂为第一,莎县地区之教堂为第二,包头市城区之教堂为第三。原河套区安北县县治扒子补隆的耶稣教堂,则隶属于蒙古布道会,实权则操在美国人费安河牧师的手里。旧县治之大佘太耶稣教堂,仍隶属于瑞典协同会。现在扒子补隆已划入乌拉特前旗管辖。张家口以东,如赤峰市、多伦县、林西县等地,均有耶稣教堂,据说系由东北三省之齐齐哈尔、四平街的耶稣教堂传教士来上述各地传教,可能属于美国宣教会的范围。耶酥教则侧重于城市,莎县耶稣对收养婴儿很注重,瑞典籍鄂比格牧师驻莎县三十年,收养婴儿不下二千从。天主教则重在多设堂口或学校。呼市天主教设立之公教医院和其他教堂之医疗机构,都具备相当之规模。耶稣教在这方面视天主教为逊。
    呼和浩特市旧城通顺街耶稣教堂,瑞典式建筑。呼和浩特之有耶稣教堂,始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当初租房传教,后利用庚款,除将原归绥县东面旧教堂四邻民宅尽数收买展宽重建外,又于通顺街另建宏大的新堂一处。礼拜堂五丈宽,八丈长,两丈多高,能容六百余人,系西式构造,窗户高大,满面玻璃。牧师住的房子曰正厅。连其他房屋以及教会小学一所,共有平房约六十余间,均是中西合璧式的平房。房顶和墙壁都是中国式的,门窗则是西洋式,其房屋的间架,比中国旧式房子宽大一点。现在该教堂之教会小学为东尚义街小学所占用。一般耶稣教友称县府东之教堂为北耶稣堂。就建堂历史说,它在通顺街教堂之先,若论其规模,则远不及通顺街教堂。
    三、结语
    呼和浩特以1874年天主教堂双爱堂等宗教建筑为开始,到大量基督教文化
    30年代呼和浩特旧城街景
    
    建筑的出现,中国固有的传统建筑受到西方建筑极大的影响和挑战,但随之也带来了西方建筑科学技术与建筑形式,在与内地城市中国传统建筑缓慢发展的情势相比较,西洋建筑无论在造型上还是结构上都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千篇一律的单调形象,极大的丰富了城市建筑形象和内容,尤其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虽然不能代表西方当时最为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内地城市与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技术的基础。
    

百家论坛

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发展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