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城市建筑设施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兼容问题
喇明清(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内容摘要】:在悠久的人类文明及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因其不同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而孕育出了赋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及城市文化。当下,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发展趋势,中国的城市(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发展,即便是在广袤的草原上、茂密的森林里、幽静的湖畔、乃至在浩瀚的沙漠之中,也不时有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低碳的背景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对这个主题,内蒙古做出了自己的诠释,将上海世博会内蒙古馆的主题定义为"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在这样的主题下,未来的草原城市应当怎样规划和建设?其中之一即是应当充分考虑到其建筑设施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兼容问题。鉴于草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对其保护及其合理利用的必要性,要做好草原城市建筑设施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兼容工作,可以借鉴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的有关原则,即:从环境影响评估、建筑和景观的特色、设施避免影响视角、避免当地景观明显改变、选取必要甚至必须的可持续建设措施、设定建设后的生态环境恢复步骤、可持续建筑方式及建材的恰当选择,以及建设区域的合理选址等方面做好切实有效的努力,以实现草原城市建筑设施规划建设的生态兼容性,从而保障草原城市生态资源的良好和生态的平衡,建成充分体现"崇尚自然、生态永续、以人为本"的草原文化,人与草原、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和谐,草原与城市相融,具有独具的人文特色又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草原城市。
关键词:草原文明草原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兼容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