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畜牧业、狩猎业、捕渔业、采集业

    *引子: 明朝中晚期的蒙古,内部混战大大减少,尤其是达延汗之后,社会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了更高阶段的发展,同时畜牧业、狩猎业也有了一定发展......


     明朝中晚期的蒙古,内部混战大大减少,尤其是达延汗之后,社会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了更高阶段的发展。


     畜牧业仍然是明代蒙古中晚期的主要生产部门。蒙古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其他的生活资料,都依靠畜牧业的供给。这时的畜牧业生产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广大牧民世代积累的丰富经验,从选种、交配、调训等方面都有了一套合理的方法,因此,明代中晚期蒙古的牲畜数量大大增加。


     此外,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着蒙古同明朝之间的互市贸易,这种贸易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朝贡,也就是明朝所封官爵的蒙古封建领主定期向明延进贡牲畜和物品,而明廷也用一定的缎匹,银两等物与其交换;第二种就是互市,也就是边境贸易,蒙古人与汉民可以自由进行交换活动。


     明朝在1406年时曾在辽东广宁开设马市,提供兀良哈三卫同明朝进行交换的场所,蒙古所交换的马匹按等级对换明朝的绢匹,后来明朝关闭了广宁马市。在脱欢太师时期,明廷在大同设定期的贸易市场,到也先时期,蒙明贸易发展到了高峰期,随着畜牧业与互市贸易的发展,许多封建主们拥有了大量的牲畜及财富,经过达延汗时期的一系列改革,这种牲畜拥有的数量更为可观,每名蒙古骑军一般都备有三、五匹马,甚至八、九匹马。到俺答封贡时期,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官市马匹交易量每年在五万匹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明中晚期蒙古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当时人类占胜自然的能力毕竟很有限,仍旧是靠天养畜,自然灾害和流行瘟疫仍是畜牧业的两大威胁。蒙古人骑射狩猎图


     因此蒙古人民在游牧经济的基础上,必然要靠一些其它方式作为补充,如狩猎、捕鱼、采集等,这些必要的补充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对游牧民族来讲,狩猎与游牧是不分家的,蒙古的狩猎场面宏大,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狩猎其实最早作为蒙古战士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既培养了斗志,又加强了团结性,而且蒙古的狩猎有严格的规定 ,禁止在非围猎期进行围猎。著名的《阿拉坦法典》就制定了许多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


     另外,在靠近湖泊的地区,人们也靠捕渔和采集野生植物为生。因此,在捕鱼和对可食用野生植物的知识上,蒙古人民也是有相当丰富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