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科学技术

    引子:清代在历法、天文和地图测绘等方面涌现出许多蒙古族人才,而蒙医蒙药和建筑技术方面,则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借鉴了藏族和汉族的优秀经验,使蒙古族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更多成就,理论基础也日臻完善。


    


     历法、天文和地图测绘


     清代蒙古族中天文学的研究和传播是通过游牧地区与八旗蒙古两个系统进行的,这两个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清代在天文历算学中有专门为八旗蒙古人预留的名额,同时国立的专门研究机构钦天监中也设有一定数量的蒙古官缺,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蒙古族天文学人才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著名的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明新父子就是其中较著名的一例。康熙末年,明安图参与编修了《律历渊源》,这是一部集天文历象、算学、律吕知识的巨著。乾隆年间,他又与西洋人戴进贤等共同编修了《历象考成后编》,这部书堪称明代以来中西天文历法成就总汇。此外,现存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又名金刚舍利塔)的石刻蒙文天文图,也是由钦天监的蒙古族天文学家创作的,它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一副蒙文标注的天文图。


     在蒙古草原上对历法的研究也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著名的朱尔海学问就是流传于民间的关于天文、历法、星占、数学计算等方面知识的集成品。在黄教寺院中,四大学部之一的洞阔尔学部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大的寺院中都设有时轮学部,为轮学的喇嘛传授天文历算知识。另外许多其他民族的历学精华也被吸收到蒙古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是蒙文版的《康熙御制汉历大全》,它是由蒙、藏、汗多名学者共同完成的。


     除天文历法外,蒙古族还涌现出了一些地图测绘方面的人才,如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噶尔丹策零,他曾亲自描绘了准噶尔汗国疆土的一副地图——《雷纳特1号地图》。在康乾时期,清政府开始了全国性的地图绘制工作,这其中不乏有蒙古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学者的贡献。


     数学


     清代最杰出的蒙古族数学家是明安图,他历经三十年撰成的《割圆密律捷法》,在数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评价。他在西方传教士杜德美介绍的割圆三法基础上,又独创了六种割圆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割圆理论,“堪与北齐祖冲之父子媲美”。此外,他还亲自培养了一大批有造诣的割圆专家,这是他对数学史上的又一贡献。


     在草原上计算数学仍是以朱尔海为一枝独秀,计算工具简单,只有朱尔海黑板和朱尔海笔,但可进行若干四则运算。朱尔海学家还总结了一些检验方法来核查计算过程中的可靠性,使之更加趋于科学。寺院中的时轮学部也同时传授数学知识,但主要与天文历学揉和在一起。


     医学


     清代的蒙古医学在充分吸收了藏医理论和临床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传统理论,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寺院是蒙医人才成长的摇篮,蒙古地区较为著名的寺庙都设有医宗学部,寺院中的医僧通过各种途径将医学知识广泛的应用到民间,并在实践中得以提高和发展。


     清初蒙古传统的伤科、骨科和针灸针刺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也涌现出一批享有盛誉的医学家如绰尔济墨尔根、伊桑阿、娜仁等等。18世纪著名的蒙医伊什班觉著有《四部甘露》、《甘露点滴》等医学著作,在《四部甘露》一书中,对箭伤的治疗、骨伤的治疗、腹位复原、蒙古整脑原理进行了详尽的解释。锡林郭勒盟贝子庙(崇善寺)二世活佛阿克旺罗布桑丹必扎拉申所著《普济方集》一书,专门描述了骨外伤治疗方剂。19世纪阿拉善人高世格梅林所著《普济杂方》,奈曼旗人锡昌在研究《本草纲目》基础上所著的《本草摘要》等等,都代表了蒙医蒙药在清代的发展水平。


     建筑技术


     清代蒙古的建筑技术在传统基础上有了改进和创新,除原来毡帐结构的蒙古包外,还出现了木质结构的蒙古包,这种结构的蒙古包可以适应更多人的居住。


     在城市建设方面,蒙古族的工匠和设计者已能独立建筑城池,康熙年间蒙古族的工匠曾对归化城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工作。


     在建筑工艺方面,蒙古族工匠们吸收和借鉴了许多藏族和汉族技术,这主要表现在寺庙的修建中,寺庙建筑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不仅有蒙古族的传统特色,而且还出现了许多藏式以及蒙、藏、汉相互融合的形式。


     到清代后期,漠北蒙古地区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王府这种大型群体建筑的建筑师,这表明蒙古族建筑师的技术工艺水平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