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蒙古八旗科举制度

    *引子:蒙古八旗人参加科举早在入关前就开始了,清代的蒙古八旗科举,造就了一批蒙古族汉文作家和满蒙文翻译家,为蒙古文化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蒙古八旗人参加科举早在入关前就开始了。1634年(天聪八年)礼部在八旗满洲、蒙古、汉军范围内举行考试,蒙古族的俄博特、苏鲁木、石岱三人为举人。1641年又举行了入关前最后一次科考,虽然当时的蒙古举人生员为数不多,但蒙古八旗人的教育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入关后,蒙古旗人参加科考,要经过文科、武科和翻译科的考试,每种考试又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三级。童生试是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俗称秀才;乡试中试者为举人,一般可出任七品以下的官职;会试中试者为进士,一般可出任六品以下官职。


     文科童生试开始于1651年(顺治八年)在京的八旗蒙古人集中在顺天府应试,各地驻防旗人在1799年(嘉庆四年)之后准以在各省份考试。1669年(康熙八年)取消了满蒙独立的乡试、会试,改与汉人同时考试,且不再单设蒙古生员额数,改为满蒙共取40名,举人、进士的名额也相应减少。这样增强了考试的难度,也加强了蒙、汉、满之间的文化交流。据统计清代八旗蒙古人中进士者大概有一百多人。


     武试晚于文试,它开始于1723年(雍正元年),由兵部武库清吏司主持。武试以骑射为主,兼试兵法等。驻防的蒙古子弟1813年(嘉庆十八年)开始应试,也要通过童生试、乡试、会试三级。童生试、乡试除京师外,在各驻防地举行,会试一律在京举行,文、武举人都可应试。清代蒙古八旗考试规模较文科逊色。据统计,雍正年间蒙古旗人中武举人者7名,进士4名。这些武举人和进士可出任将军、总督和都统等职。蒙古正黄旗二呀喇三佐领图记铜银


     除文、武科考试外,清代还特设专供满蒙旗人考试的翻译科。同样包括童生试、乡试、会试三级。主要是满文翻译和蒙文翻译。


     满文翻译科的考试始于1723(雍正元年),清代八旗子弟均习满语,因此对蒙古旗人也不例外。考试时不但要翻译汉文的儒学经典,还要以满文作评论一至两篇。在文试之前,各级考试均要先经过试步、骑射等考试,合格后才准应试。满文翻译科考试合格者一般担任八旗官学中的满文教习、翻译教习或衙门中的笔帖式。满文翻译除乾隆时期停试一段时间外,一直延续至清末。


     蒙文翻译科设于(1731年)雍正九年,是清代专为蒙古旗人设立的科目。蒙文翻译科只准蒙古旗人参加,而且以蒙文翻译满文。蒙文翻译科的考试也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三级,取中的生员、举人、进士一律补用于理藩院的蒙古人才缺乏的位置上。蒙文翻译科在乾隆时期曾停试一段,一直延续至道光二十年。清代开设蒙文翻译科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统治少数民族地区。


     清代的蒙古八旗科举,造就了一批蒙古族汉文作家和满蒙文翻译家,为蒙古文化写下了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