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恢复查玛舞中被遗忘的一些习俗之我见
娜仁萨楚日拉(蒙古国科技大学讲师)
作为一种历史古老的佛教歌舞,查玛舞在蒙古国虽然有一定的保留,但目前已濒临失传。查玛舞的舞蹈表现内容、伴奏乐器、着装服饰等都非常独特,深得人们的关注。在博格达汗时期,大库伦的寺庙中经常跳查玛舞,这与当时蒙古人虔诚的佛教信仰有关。现在我们很难再见到查玛舞了,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宗教祭祀或宗教节日里,才能看到一些小型的查玛舞活动。这是由于目前喇嘛的数量锐减以及其它一些原因所造成的。
从前每年六月初四在大库伦的寺庙里跳祭祀查玛舞,初九跳大查玛,举行请dahardorom,祭山神等大型活动。在库伦庙的大查玛中曾出现108种面具的大型查玛舞,大概是十位"hanggal"及其伙伴们。另一种祭祀是由二十一位女神跳的查玛。
所谓的查玛是佛教镇魔驱鬼的歌舞活动,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展开(jarjudeg),二是中部(jaharsugu),结尾或总结(Dugjib)。
查玛舞表现佛教经典、故事,以佛教神袛和神鬼作为角色,以歌舞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以此来教化人们崇奉佛教,积德行善。在蒙古盛行的查玛中包括大型查玛十个汗嘎勒(hangal∕dogsid)查玛,还有札哈尔(jahar)查玛或二十一位女神查玛的朝戈尔"qogor"查玛及格斯尔查玛、布依罕"bvhan"查玛等。在佛教的宗教观念里,查玛还有驱病消灾的功能。当时,蒙古国大库伦和额尔敦召的查玛规模最为宏大,最具影响。除此之外,西部地区卫特部的寺庙中也有查玛歌舞活动。
在蒙古国,最盛行的是阴间查玛。这是以驱病禳灾为目的查玛舞,这种查玛给人一种凶神恶煞的畏惧感。现在蒙古国的查玛舞可以说已经基本失传。新时代的青少年们对查玛歌舞几乎没有什么认识了,这种情况十分遗憾。笔者认为,查玛舞除了其宗教性以外,还有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歌舞艺术。从艺术学角度看,它是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歌剧。最早,查玛歌舞从西藏传入蒙古地区,后来在蒙古族传统习俗相整合,其本身发生了一定的蒙古化改造。查玛歌舞因其艺术性,深得人们的喜欢,这也使得它有了恢复和复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