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霍瑾内蒙古师范大学010022
    体育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旅游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都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光落在旅游业上,尤其是别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业。
    我国在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出了把旅游应当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决策,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旅游业列入优先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内蒙古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北部重要的生态防线。不论是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还是内蒙古及各盟市的产业结构政策,都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重点加以发展,目前内蒙古的体育旅游业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市场。
    内蒙古位于中国的正北方,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8,总人口2384万,有蒙、汉、朝鲜、回、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多个民族,是一个自然风光美丽、物产资源富饶、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品味较高,具有种类丰富、组合能力强的特点,对海内外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辽阔的草原、茫茫的林海、浩瀚的沙漠、迷人的阿斯哈图石林、神奇的阿尔山温泉、庄严肃穆的成吉思汗陵、丰富的辽代胜迹、灿烂的蒙元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都尽情展示着内蒙古旅游独有的魅力。
    内蒙古应有效地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在时空构架上充分挖掘独具当地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抓住机遇,对体育市场作进一步开掘,这对内蒙古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地带,并与八省区毗邻。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自然条件、空间经济联系及景观特征差异极大,由此从东到西可形成四个旅游区。
    第一,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的中部历史与民俗文化都市旅游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盟、鄂尔多斯市的东北部(不包括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齐和鄂托克前旗)、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前旗。
    第二,以海拉尔区为一级客源组织中心的东北部草原、森林和冰雪旅游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通辽市等。
    第三,以北京为一级客源组织中心,以赤峰市和锡林浩特市为二级旅游组织中心的东部草原、民俗与辽文化旅游区,包括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
    第四,以银川市为中心的西部沙漠和历史文化遗迹旅游区,包括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盟(不包乌拉特前旗)和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
    2.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包括12个盟市,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自发发展阶段(1980-1990)。
    这一阶段以接待国际性的旅游为主,开始受到国内旅游业的关注。
    第二阶段:产业规模扩张阶段(1991-1998)
    以边境旅游发展迅速,带动了全区国际旅游人数和外汇的成倍增长,此时,以近距离节假日旅游为主的国内旅游发展迅速。
    第三阶段:加速发展阶段(1999-至今)
    国内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边贸旅游稳步发展国际常规旅游呈现兴起态势。
    目前,内蒙古旅游产业已具一定规模,主要表现:以草原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为主的品牌形象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系列基本确立;旅游中心城市初步形成,宾馆、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接待服务设施相对完善;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大,以铁路和干线公路为主的交通网初步形成,支线航空机场得到较快发展。
    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开发受到重视,火山地质熔岩景观、生态景观与丝绸之路文化遗迹、巴林辽文化遗迹、草原、森林及冰雪景观等一批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开发以经开始,多元化旅游产品格局正在形成,但我区旅游业发展仍处于产业规模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素质还比较低。
    主要问题是:高品位、上规模的旅游区(点)数量少;旅游产业规模比较小,主要旅游发展指标在全国处于倒数的位置;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偏低,"小、散、弱"特征明显;旅游经营管理粗放,人才严重匮乏;旅游市场化运作程度刚刚起步,旅游产业各要素发展还不平衡。
    3.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3.1制定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体制
    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开发体育旅游这一极具经济潜力的行业来说,需要涉及许多方面和若干环节的经济与环境等问题。
    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应积极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成立专业的负责进行体育旅游开发的部门,并首先对自治区各地区进行广泛深入的考察,同时,学习和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才能把握体育旅游市场的需求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的旅游资源状况有针对性的解决内蒙古地区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制定切实有效的开发与管理办法,从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保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3.2以"文体搭台,经济唱戏"为主要方式,积极争取各方赞助,进一步加强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
    在体育旅游市场中,各文体组织、企业赞助商和新闻媒体是最活跃的三大合作伙伴。目前内蒙古体育旅游业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体育旅游应积极利用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组织民间体育活动(如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中心的体育赛事)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如国际汽车拉力赛)和草原文化节(各种文艺演出)等活动来宣传内蒙古,并在争取获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吸引更多方面的合作与帮助,以达到促进内蒙古体育旅游长期良性发展之目的。
    3.3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加大内蒙古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动力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我国体育旅游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内蒙古的体育旅游产业更是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宣传与推广,使更多的世人了解内蒙古,走进内蒙古。
    内蒙古的体育旅游业已积极推出:沙漠探险,草原观光、滑翔、攀岩、温泉疗养、森林旅游、自驾车(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特色体育旅游项目,由此而吸引众多国际游客来内蒙古观光旅游,体验体育旅游带来的无限欢乐。
    3.4开发新的体育旅游项目,并以此来夺得市场
    体育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除了传统的草原文化之外,还应利用现代的旅游项目,如滑雪、潜水、蹦极、攀岩、极限运动等等,并应利用四季的不同时期开展冰雪游、草原游、温泉游、沙漠游、冰川游等新型旅游项目,来促进、提高内蒙古体育旅游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5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需以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为前提,要想深发展,必须更加突出自身特色,保持自身特色,完善自身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体育旅游主题。
    内蒙古的旅游特色是民族体育文化,又是体育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但是由于民间组织体系不完整以及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发、保护措施力度不够等原因,使部分民族特色渐失原味并使各旅游景点形式松散,造成旅游过程不够紧凑、旅游时间较长等情况。所以,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的管理规划,同时,提高民族体育文化和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意识。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有关部门一定要坚持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开发,充分利用文化的作用并保留文化的内在价值,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整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体育旅游资源,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而导致民族体育文化继续受到破坏。
    有关部门应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使开发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4.研究与分析: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人们所存在的观念意识
    目前,内蒙古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保护,甚至被忽视了其旅游资源的价值。对内蒙古地区所独有的民族文化、旅游景观、草原风光、自然环境、体育项目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人认为这些都是土生土长无所谓的东西,这种落后的思想意识,从根本上影响了体育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结果导致内蒙古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整理、利用,使人们身处具有民族文化优势的地区和环境中却没有真正受益,很多人还是在内心和观念中没有改变以往"没啥好资源,没啥好项目,没啥好发展"的旧观念,因此,从本质上制约了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旅游业为何一直没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其实好的体育旅游资源只是一个因素,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开发相关的配套设施来发展旅游。
    设施是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物质设备条件,体育旅游设施是否齐备、实用,服务是否到位,旅游项目是否具有吸引力及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程度等,都是体育旅游市场的硬件条件。而内蒙古地区各体育旅游景点档次普遍较低,活动内容单调,服务质量跟不上,景点少线路长,有的主要旅游城市在旅游旺季铁路客运能力弱、航线和航班少,旅游城市到景区、景点的距离远、道路等级低,可进入性差,这些原因导致很多颇有价值的旅游资源进入不了旅游市场。
    更重要的是内蒙古的经济又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资金短缺,产品科技含量低,各种条件跟不上,因此,制约着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自然就不能得到保护与开发,也就不可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3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长期以来,人们谈到体育就想到竞技体育,谈到到内蒙古,就想到草原。宣传的力度决定人们的态度,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和具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不多,所以其影响力也不够。内蒙古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宣传力度小、方式少、频率低、针对性差,特别是对于打造体育旅游业这个特殊市场来说,必须因时、因地根据不同消费者职业、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状况和经济状况等不同需求大力进行有真对性的宣传,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中外游客对内蒙古体育旅游有所了解、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改变内蒙古地区旅游客源增长缓慢,特别是常规国际旅游客源长期徘徊不前的现状。
    4.4缺乏科学规划,盲目重复开发
    所谓科学规划,就是依据自然环境、文化基础、体育优势等条件梯次推进、逐步开发的原则,在旅游项目和建设方式方面做到科学、合理的渐进。内蒙古的体育旅游开发应当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的加以实施,并注意在项目等级、水准、内容、性质、特征等方面不断提高、深化、丰富和加深。现在区内一些低水平重复乱建旅游景点和设施的现象应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应当避免各地区投资分散,使资金积累困难,不能科学规划统一利用,以至于体育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修善,例如有的地方不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一味的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搞低档次,多频率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环境和草原旅游资源的破坏,其损失是巨大的。
    5.结论
    时逢我国西部大开发,内蒙古体育旅游业正处在发展的大好时机。在开发和建设的同时,内蒙古应积极调动和组织全区各方面的力量,走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的道路;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最大化的争取国家政策和各种专项建设资金的扶持;特别是建立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基金;更好的改善投资环境;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
    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根据国内外体育旅游市场的需求趋向,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下力气加大旅游市场的综合治理,建设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旅游区,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树立内蒙古体育旅游的良好形象。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民族文化浓厚、地区特色鲜明、体育项目众多、旅游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质量一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热点地区,为我国西部地区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内蒙古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百家论坛

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发展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