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草原文明与现代城市化理念崇尚中的一些问题


    
      草原文明与现代城市化理念崇尚中的一些问题
    姜仓诺日布
    草原文明以融入自然为理念,但城市化则以逃离大自然为理念,所以两者的理念是相反和对立的两种存在形式。在草原由自然来体现人,而城市则由人来体现自然。在草原上,人的生活根据自然法则进行调整,而城市中人的生活则由与自然法则对立的人为法则加以调整。据学者预计,世界人口的25%生活在城市中,但种种迹象表明,不久就会有75%的人口到城市中生活。人类因为是智慧的、自觉的动物,所以为了舒适和幸福的生活从古至今战胜自然,弄到今天的这种地步。
    说实话,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无非就是安稳舒适地生活,脑力劳动由计算机完成,体力劳动则有机器人代替,所以为此奔波不休,无休止的忙碌着。然而,事与愿违。据学者统计,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70%都与城市有关。城市化所带来的危害,正在把人类慢慢拖入面临自我灭亡的危险境地。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要毁掉建造的所有城市,退回到森林和山洞中,返回部落生活中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城市如此美好,我们可以在城市中不面临忍饥挨饿和冷暖无常。只需用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轻松拥有火、太阳、风、水和雨。毫不费力地驾驶汽车,靠着柔软的沙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看到世界,并与人们交谈,处理所有的事情。森林里和山洞里的生活怎能与之媲美呢?显然不能毁掉城市,那么只好去发展城市了。这就需要我们建造与草原上的生活一样的,或者即使是在草原上,仍然享受城与市中生活一样的那种生活环境。迄今为止,在城市建设中就定居和游牧双重考虑方面我们不能说什么也没有做。但又看不到完美方案出台的例子。人们以单纯定居的理念居住在城市中,正是问题所在。愿意谈论草原更为智慧话题者不乏其人。我认为,这并不说明草原本身有多么智慧,而这仅仅是自然界自我发展规律体现了草原人理念的本性所在。人类与自然法则相互崇尚的理念,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的比例应该与人类寿命成正比。在城市发展中为了注重民族风格,或将整条街道设计成穆斯林式的圆顶形状,或打造和树立骑士与英雄的群雕和碑铭的做法,不是理念的崇尚,是形式。但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形式。理念崇尚,如在城市文化中跑道、人行道一般以逆时针方向循环。这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这与人类生理机能是一致的。顺着心脏方向循环也许具有科学性。但是,草原为什么选择了顺时针方向呢?蒙古人把这个称之为"NARJUBERGIH"向着太阳的方向。这在本质上,虽说是在顺着太阳方向,其实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说,这是与地球自转反方向运作的,是在追求和平衡永恒能源。这在我们城市化中被运用过吗?我们无法将这些人类诸多理念的原则拿到城市中加以崇尚。一说起GER,(蒙古包)人们总是把穹顶设计成为拱圆形,但是人们忽略了关于蒙古包或房子中与人类理念有关的种种因素。加工建材、宴会、建立学校、城市花园化、修建水渠,凡此种种行为往往不能迎合草原与城市人口的各自理念,似乎这才是导致草原与城市对峙或对立的根本原因所在。正因如此,我们可将当今的建筑看作四方高大的实物,或者将马作为坐骑,当作立体的具体的表现来看待,但同时也许更应该把这些实物进行抽象化,纳入人与具体实物相互联系的某种理念中加以看待和认识。比如说,马的粪便和汽车尾气到底哪一个有害,哪一个亲和?驾驶汽车较少疲惫,而骑马却浑身酸痛似乎是不辨的事实,但哪一个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更有益呢?在城市和草原如何运用这些理念等对比崇尚的问题愈加明显和重要。如果能够运用非形式的,而崇尚本质的理念来建造城市和发展草原,我认为这样才会消除两者的对峙,才能真正创造和谐的生活。
    

百家论坛

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发展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