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游牧民的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播


    
      游牧民的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播
    蒙古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院士宝力德院士
    宝力德:首先我想说因为我是作语言学的研究工作的,所以可能跟今天的论坛主题有点差距,但是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潜在的或者是简短的一些想法。城市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有自己内在的联系,所以我今天想在这方面做一个简短的学术报告。
    翻译:非常感谢,因为这个电脑的故障,优盘里无法做演示,所以今天做了一个简短的说明。刚才宝力德老师说了一个有关哈喇巴喇嘎苏地方的历史,跟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和蒙古族语言文字的来历,联系历史的渊源,这个名称叫哈喇巴喇嘎苏,有的时候叫"汗巴拉嘎苏"或者是"敖日多巴喇嘎苏"。首先他是语言学家,所以,"巴喇嘎"这个字呢是同"巴喇嘎苏"或者是突厥语的"巴喇嘎"表示跟"巴喇嘎巴喇嘎森"的意思是一样的,除此以外这个蒙古国的学者那初嘎道尔基先生认为"巴喇嘎"和"奥日多",他认为是一个古代的形式,真正的含义所在就是表示中央或者中心的地位。早先时间这个"巴喇嘎"可能是指土墙或者是一个城市,"奥日多"表示中央或者是一个中心,这个怎么能成为一个都市的历史的依据呢,所以他从很多的文献里面找到了一些根据,其中有1253年比如说威廉泸土克的可汗驾临来到,记录了巴图汗的宫廷图结构,他这个结构也正好是中央式的宫殿,四面有"户日俄",门是朝正南方向开的,那初嘎道尔基先生在12到13世纪也就"户日俄"的研究中,他也认为是一种圆的或者是在一起的概念,正好这个是游牧社会或者是生产最基本的一个单位。
    除此之外,宝力德老师从维吾尔体的蒙古文,什么时候被蒙古族所利用或者是引用,做了自己的简单的探讨。他认为这个哈拉巴喇嘎苏是正好处在维吾尔非常强大的时候所建造的非常著名的政治经济或者是宗教文化的中心,那么,发现这个公元750年的时候的一个碑文里面有五行字,通过仕途虽然有几个字已经残缺了,但是通过仕途加上几个字他们发现用办法可以完整的突出这个碑文,那么这个碑文里面反复的提到这个词,所以这里面这个"腾格里"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佛或者是一种至尊无上的东西或者是崇拜的东西或者是苏力德,或者是小天就是八嘎腾格里。这可能是表示一种公职,或者是中央中心位置的这么一个意思。那么,从这个里面他跟《密史》开头的文章那行字做对比以后发现,这个正好跟秘史里面的东西是一致的,通过这些事物他们发现在维吾体蒙古文里这个"腾格里"不单单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这个腾格里,他表示勇敢或者是智慧的或者是伟大的这么一个意思。从这些碑文看来,当时在维吾尔地区萨满教非常盛行,是人们的信仰主要宗教来源。
    最后讲一下作为维吾尔体来到蒙古人身边,最后形成蒙古人文字这一块,他作了一些探讨,很多人认为比如说在1204年塔塔同阿最后创造了文字,这是1204年的事情。1241年又有在兰州创造了文字的记载。人们一致认为这是具体的年代,但是通过对这些早期维吾尔非常强大的时期,发现的碑文里面,他们发现这个年代应该有提前的可能,因为比如说哈拉巴喇嘎苏这个地方有很多宗教方面的碑,这个里面他们发现了,应该说770年间的一个碑文里面,讲述了人的完整的一生的经历的一个碑,这些碑文的历史要比1225年建立"乙松格碑"提前了很多年,其实是在这之前已经有素特文或者是当时维吾体一部分墓碑已经被发现了所以我们认为13世纪才创造了维吾尔体蒙古文,或者是蒙古人那时候才有蒙古文字的历史应该值得去商榷,我们认为如果是通过以上的墓碑和文献去做,追根溯源的话,维吾尔体的这种蒙古文要比现在提五百年的历史,同时我们认为如果要是从文献的这种历史脉络去分析的话,哈拉巴喇嘎苏这个地方正是当时最强大的时候被蒙古人占有,同时他正好是把中央或者是"奥日多","巴喇嘎苏"意思也转达给了蒙古人,或者是把"腾格里"这种概念传达给了蒙古人,这样蒙古人形成了以后的秘史里面看到的"腾格里"或者是"奥日多巴喇嘎苏"的概念。谢谢大家!
    

百家论坛

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发展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