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试论古代蒙古族城市建筑之文明


    
      试论古代蒙古族城市建筑之文明
    乌·宝音乌力吉
    
    作者曾在22年前撰写论文《关于林丹汗都城察干浩特之考》,专门研究古代蒙古族城市建筑特征之一--"瓮城"。2009年7月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举行的《蒙古林丹汗暨汗国都城察干浩特全国研讨会》上内蒙古大学特古斯巴雅尔教授宣读的论文中对乌·宝音乌力吉先生22年前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的准确性给于了进一步的肯定。本文中作者围绕林丹汗都城察干浩特建筑的文明问题从七个方面研究探索了古代蒙古族城市建筑的文明特征。
    一、察干浩特建筑依居之探究
    蒙古族在建造房子和浩特时是要看靠山的。蒙古族依靠的方向是北方,即北斗星座,这是源于蒙古人崇尚上苍而形成的。用现代化仪器测试林丹汗建造的察干浩特城址后证实是以北斗星为依靠的。"瓮城"的北面也是依靠阿巴嘎哈日山的。当地民民间传说阿巴嘎哈日山有九十九座山峰。而九十九又是蒙古族崇尚的吉祥数字。
    二、察干浩特建筑前景之探究
    蒙古族注重前景和前瞻的地势,蒙古族崇尚《枕山蹬水》的地势。林丹汗建设的察干浩特城南一公里处有一条由西向东流向的河,他们视为吉祥,反之视为向外不吉祥。所以林丹汗在建造察干浩特时选择了由西向东流入怀抱方向的河流。
    三、察干浩特前詹地势之探究
    在与察干浩特主宫的西南角和东南角的前方分别有个像牤牛式的岩峰,这两座山峰便是察干浩特选中的前詹地势。
    四、察干浩特内设置祭星坛之探究
    察干浩特城是依北极星和北斗星,所以在察干浩特宫中设了祭星坛这与蒙古族崇尚上苍有着直接关系。
    五、察干浩特山水环境保护之探究
    东牤牛山是在察干浩特东南一公里处美丽景区的山峰。但在建造察干城时却丝毫没有被破坏,而是保护了牤牛山的原貌,从这点看蒙古族在建造城市与大自然的关系中的文明程度。
    六、察干浩特内外城遗址之探究
    察干浩特以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以宫殿、庙宇为主,外城以蒙古包和塔楼为主。据测内城墙东西南北分别是250米,外城墙东西980米,南北500米。主城墙是用粘土和白灰而筑,宫殿是采用明代青砖和琉璃瓦而筑,从此可看出察干浩特的建造者没有动用大量的石材。察干浩特的兵马营却建在距察干浩特以东35公里处,由此可看出察干浩特城的建造者们是非常注重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性。
    七、察干浩特环境和谐之探究
    蒙古帝国之都察干城在林丹汗西迁后荒废。蒙古帝国之都察干城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还有森林树木和东北虎等珍惜动物。
    林丹汗驻扎的察干浩特周围的河流上都没有建造大桥的痕迹,它主要是怕河岸土壤脆弱破坏草原生态平衡造成洪水。林丹汗从战略上考虑察干浩特城东的哈黑尔河是护城河,蒙古族的坐骑马匹可替代船只和桥梁,所以没有建造桥梁。
    察干城的建造者把蒙古族保护草原与崇尚上苍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明思维为基础的。蒙古族把保护山川河流,崇尚上苍作为自己生存必要条件,
    以上是古代蒙古族城市建设文明与蒙古帝国林丹汗建造察干城的城市文明浅显论述,关于古代城市蒙古人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现象还没有论证,请多包含。
    
    1
    
    

百家论坛

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发展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