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玄烨-清代杰出的封建君主康熙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满族,顺治皇帝(福临)的第三子,他的祖母是孝庄文皇后,


    玄烨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自幼被收养宫中,其祖父佟养性,早年降清,后来成为清廷高级官员,佟佳氏实际上是带着汉族人的习俗与观念进入宫廷的;14岁时,她为顺治帝生下了皇三子玄烨。当玄烨在清初满蒙汉文化相杂糅的宫廷中长到8岁时,皇父突然患天花死去。当时清朝还没有确立传位制度,何况顺治死时才24岁,没有考虑传位之事。在清廷关系密切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和孝庄皇太后的支持下,小小的玄烨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康熙”。顺治临终前,命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4位老臣为辅政大臣。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玄烨虽然宣布亲政,但徒有虚名,实权仍掌握在鳌拜手中。不久,索尼病死,苏克萨哈在玄烨亲政当中已被鳌拜诬陷而死,遏必隆为人怯懦,鳌拜做事独断专行,飞杨跋扈,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里,而且等待机会谋反。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他以智慧和勇气设计铲除了专权跋扈的辅臣鳌拜,将皇权把握在自己手中。从此,玄烨才真正开始走上奋发治国的道路。


    玄烨亲政以后,存在着两支威胁最大的割据势力,一支是“三藩”,即被封授王爵的三个明将: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分别割据在云贵、广东、福建,其兵数的总和超过八旗部队,构成清朝统治的严重威胁;另一支是割据在伊犁一带的准噶尔部,它的首领噶尔丹。同时还有台湾问题,康熙处于四面楚歌状态。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尚可喜因年老,向康熙提出他要回辽东,让他之子尚之信掌管广东,康熙没有答应,借此机会撤藩辽东。吴三桂、耿精忠得知此事,表面上也请求撤藩,以试探康熙的真意。康熙上朝讨论此事,众多大臣不主张撤藩,怕引起大乱,只有少数同意撤藩,康熙再三斟酌,决定撤藩。下令撤藩后,“三藩”公开揭起叛旗,一时战火燃遍长江以南半个中国,消息传到京师,举朝震动。当时年仅二十岁的玄烨,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毫不惊惶失措,派兵遣将,从容对付。同时按其战略“保守荆州的军民之心”,然后派兵进入江西,以断吴、耿连通一气,同时采取稳定西北和启用降附汉将,稳定民心,集中力量对付南方“三藩”。解决了长达8年的吴三桂等三藩的分裂战争。


    同年,玄烨认为攻取台湾的时机已到,就派大臣施琅到福建担任水师提督。施琅做了充分准备后,于公元1683年开始攻打台湾,并一举攻克,收复了被郑经割据多年的台湾。


    噶尔丹勾结沙皇俄国妄图征服大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悍然屠杀中国,激起中国军民的极大愤慨,康熙决定亲自指挥八旗和蒙古军骑兵,并在各族人民的支援下,打败了噶尔丹,驱逐了占据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沙俄势力,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同时,又以出征蒙藏,平定准噶尔部蒙古贵族分裂势力的动乱,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等,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如治理黄淮河流,奖励垦荒,实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编纂《明史》、《全唐诗》等;在所有的文化活动中,最有特色的是他本人对西方科技的学习,他是中国古代唯一懂得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的皇帝。晚年因选择继承人失误,两度废立皇太子,造成长达20余年的诸皇子为夺储位的结党争斗,致使吏治懈怠,朝中党派林立,官场腐败之风颇盛,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综观康熙一生,在他亲政期间,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走过了一条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道路,尤其在完成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方面,功绩尤著。


    十七、十八世纪之际,中国能以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与康熙卓有成效的治理是分不开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玄烨病逝。享年六十九岁。雍正元年二月尊谥为圣祖合天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同年九月,葬景陵。庙号圣祖。

人物
追随历史画卷徐徐走来-敬爱的英雄传奇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