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倭仁——清朝学者,诗人

    倭仁出生在河南,从小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后从著名理学家唐鉴学习程朱理学。他潜心研习,在这方面造诣很深。倭仁的仕途生涯是从他1829年中进士开始的,此后升迁频繁,1844年升大理寺卿,这期间多次出任清朝科考官,并为积极推行“宋儒之学”而身体力行,从不懈怠。他曾将每天的一言一事都记录在册,记录够三个月,就合订为一本,可见倭仁在恪守儒家的政治理论方面是下了很深的功夫,他的好友曾国藩,何桂珍等受其影响,也积极投身到了封建卫道士的行列中。


    1850年(道光三十年),清文宗(咸丰帝)即位之初,下诏征询治国良策,倭仁应诏上书“用人行政之术”,受到咸丰帝的首肯与褒奖。


    同年,倭仁在赴新疆叶尔羌任帮办大臣的途中作《莎车行记》,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广,为后人了解当地的风土民俗及历史地理状况打下了基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后来,由于倭仁奏疏中多为统论治道的泛泛空言,并不谈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因而,咸丰帝逐渐对他有所冷遇,很多要职不加以委任。1860年,咸丰驾崩,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巨变,倭仁的仕途也开始出现重大的转机。


    1862年(同治元年),两宫皇太后以倭仁“老成端谨,学问优长”而擢其为同治帝的老师,赐紫禁城骑马。得此殊荣,倭仁无时不在感恩戴德,他精心摘录了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古今名臣奏议,编辑成《启心金鉴》,以供皇帝阅读和借鉴,他的尽职尽责和勤言不怠的精神不仅得到两宫皇太后的赞赏,也使倭仁多年钻研的程朱理学得到了用武之地,至此,倭仁的仕途进入黄金时代。


    此后,倭仁拜文渊阁大学士,以当朝一品大元的显赫身份出入于皇宫,深受清廷倚信。在任职期间,倭仁对当时极为混乱的吏治颇为关注,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官贪庸”是造成“民抗官”的根源。然而这位享有“守正不阿,清操绝俗”之美誉的大清名臣也同时是一位顽固的守旧派代表。他不仅极力反对清廷搞洋务运动,还因为清廷设同文馆、算学馆“奉夷为师”之事与奕訢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反映了倭仁落后的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1871(同治十年),倭仁晋授文华殿大学士以后不久即病逝,享年67岁,清廷追谥“文端”,入祀贤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