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草原文化与游牧业经济 (暴庆五研究员)


    
      草原文化与游牧业经济暴庆五(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摘 要:草原文化具有与农耕文化截然不同的开放、流动、和谐、法治等基本特征。草原文化的物质基础是草原自然资源和游牧业经济。草原文化不仅支撑了历史上的游牧社会,其精华对于建设现代化社会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关键词:草原文化游牧业经济  草原文化是草原上、森林中的游牧民族狩猎民族创造的非物质的精神财富。亚洲传统文化大体上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种模式。有人讲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只不过是农耕文化中两种不同地域的亚型。草原文化根据地域也可以分为若干亚型。把草原文化并列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是不合适的分类。一、草原文化基本特征  1、开放性。草原文化的开放性来源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游牧业的开放性。中世纪,蒙古人以骑兵和商队为载体,把自已的独特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近东、中东、东欧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习俗,打破了洲际、国际之间封闭隔绝状态,多民族的交流,形成了商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多元的社会互动活跃局面。蒙古人用骑兵征服了临国,却不以自已的宗教和法律强加于被统治民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又从这些民族学到了天文学、数学知识,融入到自已民族文化之中。蒙古帝国时期的哈刺和林、元上都,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聚集了世界各国的商人、使节、工匠、传教士、专家。  在蒙元的队伍中,在成吉思汗的诚实、忠诚、善思,尊重人才精神的感召下,聚集了一大批有技能、有思想、有才华的拨尖人才。成吉思汗岀于雄才大略,敢于重用契丹人耶律楚材,维吾尔人塔塔统阿,汉人刘秉忠、史天泽,吐藩人八思巴,色目人桑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波斯人拉施特哀丁。这种游牧民族的博大胸怀,与“万事不求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意识形成鲜明对照。  2、游动性。草原文化的游动特奌,源于游牧业的迁涉。由于一年四季在不断的游动中寻找草场,保护了草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保证了牲畜获得营养丰富的饲草,游牧人以强健的身体战胜了各种困难,在观念上赞偿动而鄙视静,追求新而厌恶旧。频繁地游动,限制了财产积累,只能把银鞍、银蹬、头戴装饰作为金融储蓄的方式。在文化传承上表现为口传形式,诸如族群系谱、英雄史诗、神话传说等,主要不是靠著书立说传后人,而是凭集体记忆一代接一代口传。在牧民群众中,靠口传下来的英雄史诗就达280部。  草原文化的表现,不是靠文字符号,而是靠人的行为,人的风俗习惯,靠群体的直观情感表露。因此,牧人走到哪里就把草原文化带到哪里。在群体中,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监督,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在群体情感的振荡中不断创新。  古代,人类的文化交流靠游牧民族的骑兵和商队。现代,人类的文化交流靠先进的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技术。过去,农耕民族看不起游牧民族的游动,认为是落后的行为。其实,现代人类的游动更厉害,已经从马上爬上了飞机、火箭飞船。因为,人类社会一旦停止游动必然岀现窒息,总要有人运用游动担负起传递信息的功能。  3、人与自然的和谐。游牧人对自然的尊重来源于对自然的敬畏。游牧人驱赶着畜群,穿森林,过草原,跨沙漠,利用的是天然草原。没有草原,牲畜就没有饲草,人就会断了生机。而自然由江河、山岳、大地、草木、野兽、昆虫、鱼虾等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组成,缺一不可,是一个整体。游牧人对自然敬畏产生于对自然的无知,在自然巨大力量面前人类的渺小。游牧人对自然崇拜,是让自然赋予人的情感、意志、理想,于是,就出现了人对自然的塑造。蓬松老树、险峻石崖、北斗七星、日月,以及白鹿、苍狼、黑熊、天鹅等自然物成为跪拜的对象。《多桑蒙古史》记载:“鞑靼民族……崇拜日月山河五行之属,出帐南向,对月跪拜,奠酒于地,以酹崇日月山河天体……。”蒙古人尤其对天崇拜,从自然的天到抽象的天,直到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长生天,把孟克腾格力天神装奌得十分完美。蒙古人对天知之甚少时对天崇拜,略知一二时,就“托长生天的气力”,积极享用自然赋于人类的财富,并虔诚地感谢自然的恩赐。当自然购给的财富不能滿足人的需要时,要“在长生天的佑护下,靠我们自已的力量”,靠人的劳动创造财富。于是,蒙古人用祝福回报天神的恩赐,用赤诚的祭祀回敬自然的大德。由此,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草原文化形成了自已的感恩观、善恶观、理想观、审美观、至城应天观。  草原文化鍛造了成熟的生态观、生态伦理后,以男女平等的人口观约束人口过度膨胀,以生态习俗引导人们保护自然的行为,以生态法制限制破坏自然的行为,实现了草原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农耕文化中,《易经》尽管有“天人合一”说,儒学主张“以人为中心”,《易传》的“天地人三材之道”,老子的“回归自然”观念,这些精英哲学生态观却被“重男轻女”和“刨土种田”浩大的小农意识和行为所淹没,其结果把森林辟为农田,把草原变成荒漠,最大的收获是黑压压望不到边的人群,造成人口过度膨胀,使自然不堪重负。  4、注重法制。草原民族的法制理念来源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无法建立庞大的官僚体制,用近似于法的共同纲领约束人的行为,聚集社会力量的需要。在人类社会演进中,游牧民族继承了原始人的法治精神,判断事物的对与错,行或止,是以习惯、公理、规矩为标准,而农耕民族却以管他的领导的指示为尺度,这种不同思维方法充分反映了法的理念的差别。游牧人非常珍惜个人荣誉,而荣誉来源于守法、诚实和作战勇敢,因而守法,守规矩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蒙元时期,断事官就是法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已成为社会平常之事。解放初期,内蒙古牧区就没有小偷,蒙古包门也不用锁,既使出现盗贼也是外地流窜进来的。文化大革命前,新疆巴音布鲁克地区蒙古人竟无人犯罪,法院无案可判。  蒙古游牧社会,以传统习惯法约孙为基础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大札撒之后,元代的《十善福经教正典》,北元时期的《图们汗法典》、《阿拉坦汗法典》、《喀尔喀七旗法典》、《卫拉特法典》,清代的《喀尔喀法典》等地方法规,虽然不如现代法律完善,但毕竟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中国农业社会,为统治百姓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而法律体现皇权的意志,实际上这个法律是刑律,用此来整治人,压迫人,管制人。比如夏朝的“禹刑”三千条,就是割鼻、刺面、断足、砍头之类的刑法。从秦到清,农业社会的法实质是严刑,以严励的物质手段和暴力手段稳定封建社会秩序。二、草原文化与游牧业经济关系  天然草原是游牧业的生态基础,游牧业或者草原畜牧业是草原文化的经济基础,草原文化是草原上从事游牧业的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意识形态。  广义的文化定义,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也可以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对所处自然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人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生物人对自然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人种,在体质形态、生理生化表现出差异,具有遗传性。作为社会的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是人通过劳动创造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从而,开了成了庞大的文化体系。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精神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物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一种文化形态表现为相对应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又由生态条件和社会生产力决定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  内蒙古草原生态条件脆弱,干旱少雨,严寒多风,土壤瘠薄,总体上不适合农耕,但适合游牧。蒙古人从原始社会的猎猎采集业,把狩猎业发展成游牧业,又把游牧业推进为草原畜牧业,从来都是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蒙古人也有过农业,为什么只停畄在“漫撒籽”原始农业水平上?就是为保护环境。在内蒙古草原上,历史上农耕人曾大显身手,却为后人创造了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现代的开荒使原有的沙地大面积漫延,使草原全面退化。历史的和现实的教训太沉重了。有人说,蒙古文化是草原的保护神,这话道出了真理。  自治区党委倡导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是高明之举。  民族文化大区,首先明确草原文化的客现存在,肯定草原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生态观、人生覌。同时,吸取草原文化中积极要素与现代科学结合,保护好生态环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因素,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三、草原文化在现实变革中的功能  草原文化是游牧民族在长期地历史锤练中形成的,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礼仪习俗、语言文字以及物质载体和符号体系,是生存不可缺失的价值要素,是历史延续的智慧之花,也是发展创新的动力源泉。  一个民族要继续生存,不仅要有物质保证,还要有文化基础。一个民族一旦失去自已的文化营养,这个民族事实上也就消亡。无论世界,还是中国,都有因战争或经济生产中,因丢掉自已的传统文化而失去民族生存空间的实例。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之本,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一个民族要发展,也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根深叶茂。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历史智慧和时代精神,是宝贵的人文资源。  在协调人与人关系上,蒙古人以民族认同,家庭和睦,守规矩认传统的习俗使血缘、族缘、地缘三缘溶为一体,在协调代际、代内和谐关系上发挥着独特作用。  在协调人与社会关系上,游牧民族历来重视群体本位,同时崇尚英雄,认同领袖,追求公平,形成了一整套伦理道德、民间规矩、乡下守则,这些优秀的人文资源,在今天仍具有建立和谐社会的当代价值。  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上,游牧社会运用了法律、伦理、观念、规矩的力量,限制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歌颂倡导保护自然的人和事。在生产中,以适用的生态技术规范游牧、狩猎、种植、采集活动。可以说,蒙古人的生产活动,尽管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但在人与自然和谐向题上,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作出了榜样。  民族要生存就得发展,总要有一个先进文化来引导。而先进文化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用外来文化取代本土传统文化。本民族先进文化的形成,只能保持传统文化连续性的基础上,自我变革,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中逐步积累。而传统文化为先进文化提供了价值依据,提供了历史渊源和现实智慧,提供了原创性资源要素。  草原文化在保持传统基础上的新发展,不仅使蒙古人焕发新时代的英雄精神、开放精神、诚信精神,还会适应市场竞争摧生新型产业,诸如蒙古歺饮业、草原旅游业、文化产业、风力发电业,而草原畜牧业也会升华为精细轮牧业。四、保护和发展草原文化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正确的,但同时也要进行文化建设和政治改革。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不仅不会分散经济建设精力,反而使经济建设方向更端正,效益更显著,社会更公平。保护和发展草原文化,是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从构思、设计、实施,充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人类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立场观奌方法,才能得到主体民族的拥护和支持,还会重新焕发“模范自治区”影响力。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并完善机制。建立政府专家群众整体推进机制。政府是主导,政府根据《自治法》行使权,实施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并接受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监督。内蒙古人民政府不同于一般地省政府,既是省级行政主管机构又是中国国土内蒙古民族自治政府。专家指导,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来,培养一大批蒙古族出身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这些专家是我们自已培养出来的,完全可以信赖的。把他们组织起来,交给任务,发挥学术指导作用。群众参与,挖掘整理群众参与,方案听证群众参与,具体实施更需群众参与,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发扬光大,完善提高。还要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长期坚持下去。  2、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和蒙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融为一体。在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务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篇章提出“恢复和建设传统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章节中,提出“建设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社区”的宏伟蓝图。尤其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把草原“三化”牧区列入限制开发区域,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奌状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使之成为重要生态功能区。把传统牧区建设成社会主义新牧区,需要承担三大功能,一是草原植被的恢复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三是保护和提升蒙古族传统文化,使之传承并成为牧区主导文化。这样,把内蒙古33个牧区旗建成社会主义新牧区,既是草原生态保护区,也是以草原畜牧业为标志的特色产业区,又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保留区。  3、用成吉思汗理念引领草原文化企业。中央在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中,是把事业改为企业,同时推向市场。成吉思汗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精神文化遗产,在经营草原文化企业进入市场拼搏中要把企业文化来统帅。首先按功分配,不伦出身,不看地位,以战功和贡献分配财富。在草原文化企业中,不应劳资分离,而要每个员工既是劳动者又是资本持有者,这样,员工除劳动领取工资外又获得资本增殖的利润。其次聚集人才,用宏大目标和灵活机制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在企业这个团队中,既实现集体价值又实现个人价值。再次勇于创新,把民间艺术搬上午台要创新,开拓市场要创新,企业经营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继承才能发展,创新是草原文化企业的灵魂。  我们期待着草原文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