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蒙古族服饰对明清服饰的影响


    
      蒙古族服饰对明清服饰的影响
      文/格日勒图
      吴宇宁
      明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原服饰的又一个转折点,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还对社会风俗、穿着习惯进行整顿,下昭书宣布“恢复汉官之威仪,”凡是蒙元留下的种种习俗,如辫发、胡服、裤褶、窄袖等,一律禁止,同时着手制定服装仪制,用了近30年的时间定出明朝服制。此制以周、汉、唐、宋、之袍衫为宗,对礼服进行大胆的删减、归并和简化,创出有明朝特色的服装。目前学术界通常认为,明代废除了蒙元的服饰制度与形制,但本人认为,在明代服饰中有大量的蒙元服饰的残存和影响,下面根据几个具体的服饰元素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瓜皮帽在中国近代服饰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盛行于中国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和民族之中,关于瓜皮帽当下普遍认为:“瓜皮帽”相传是沿袭明太祖所制六合帽,创自明太祖洪武年间,取其六合一统、天下归一之吉祥寓意,世人皆戴之。六合者,为天、地、东、南、西、北,意寓皇帝一统天下。明陆深《豫章漫钞》记载说:“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日‘六合一统’云尓。”《枣林杂俎》记曰:“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如此看来,这种小帽确实出自于明太祖之时。满族在服饰方面的排异性十分强烈,但这顶瓜皮帽追根溯源却是汉族的“土特产”。满族入关以后,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一统”之意,加之清朝的发辫,戴它也很方便,因此开始戴用此帽,并颇为流行,成为清代男子所主要戴用的便帽。元代男子多戴瓦楞帽,和明代的六合一统帽,俗称瓜皮帽,直至清末民初仍有人戴。
      清代便帽即小帽子,又叫秋帽,俗称瓜皮帽。它是明代六合一统帽的延续。清代便帽造型多为圆顶后又略近平顶、尖形顶等。帽胎有软、硬两种,多以黑缎、纱、红夹里,马尾、藤竹编织。帽沿有1寸多宽,有时用红、青绵线缘绣“卧云纹”。顶上还有红绒结,顶后还垂有1尺多长的红带。
      明代的帽子式样非常多,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文化政治背景。例如当时盛行的“六和一统帽”与“四方平定巾”(后来省称为“六合帽”“四方巾”)就是专制皇权的产物。……“六合帽”就是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的“瓜皮帽”。
      以上是普遍把瓜皮帽的起源归结于明代的学术观点,但笔者认为无论是清代的瓜皮帽、还是明代的六合一统帽在形制上均与蒙元的陶尔其克帽基本一致,根据考古发掘和元代比划研究有得出;在元代蒙古族妇女,除戴顾姑冠外,在蒙古族墓地石人则戴两种冠帽,其一是不卷沿的圆帽,即俗称之瓜皮帽。另一种是卷沿圆帽,帽顶有一桃形圆状突起,山西右玉宝宁寺壁画中也出现的瓜皮帽的最初形制,如表一所示。
      据大量文献记载和考古学、图像学比较研究和依照表一所示演化过程,结合现有学术研究和国内当前考古发掘,笔者初步断定,瓜皮帽最早形制应出现于蒙元或更早的历史时期,应为北方游牧民族防寒便帽,并对明清时代的满汉服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也不排除源自西域戈壁沙漠地带的可能性,因为这种帽子显然在保证保暖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防风沙功能。另外在满汉两个民族中瓜皮帽通常只是男性的帽饰,但蒙古族不管男女老幼都有佩带陶尔其克帽(瓜皮帽)的习俗。而且蒙古族的陶尔其克帽也演化成带有四个半圆帽檐,增加了防晒防雨的功能。
      蒙元服饰对明代帝王服饰影响比较大的还有“辫线袄”,河南元墓出土乐舞俑较为真是的反映了元代的袍服和帽子的基本形制,沈从文认为:其中之一的衣着,还近似元人特别重视流行的“辫线袄子”这种腰部襞折加工方式,到明代前期帝王便服还经常使用。主要是伸缩性大,便于草原中驰骋。元代男子服装以袍服为主,……是元代最具特色的男子服装款式,它上衣连下裳衣式紧窄,下裳较短,腰间打许多折裥,便于马上运动,有挺拔有形,是元代统一的官服,后因其较强的功能性被明朝皇帝所改造成为“拽撤”,
      元代蒙古服装的一些特色幸运地在明代服装中保留下来,这就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束腰袍子,类似元代的“辫线袄子”。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明宪宗行乐图》里面的宪宗皇帝就穿这种袍子,腰间有皱褶。山东省邹县九龙上明代鲁王墓中曾经出土用织金段制作的蟒袍,腰间有横道线纹样装饰,收腰,下面打细密的竖褶,使下裳像裙子的形状。这种式样明代叫作“拽撒”,后来又有叫“程子衣”的,也类似这样式样。四川省博物馆中藏得明代陶俑中就有些穿腰间做出细褶“辫线袄子”,说明这种式样在当时还是很流行的。“拽撒”就是蒙古语“质孙”的不同转写。因此笔者认为明代帝王服饰并非全盘恢复唐宋服饰旧制,而是适当的筛选和沿用了蒙元服饰的诸多要素。正如当前一些学术著作所述明清服饰中的“补子”与蒙元时期的“纳石失”有一定的联系。
      明代官员常在服上新出现了等级标志——“补子”。……所以这种官服也叫“补服”。它为明代以来近600年的官场所沿用,成为封建等级制度最突出的代表。元代高级丝绸加金锦缎“纳石失”的织造约一世纪,留下大量串枝花盒各种云纹吉祥图样,显然还影响到明代生产。例如明代补服,除当胸前后主要部分花纹为各种鸟兽,其余部分多本色化串枝或作连续如意云纹,就多是元代旧样。在元代刻本《事林广记》中的蒙古族官服中就出现有这种“补子”的刻画,但与本文研究方向没有太多联系,所以也不进行深入探讨和延伸。
      此外,比甲也是明代妇女的普遍装束。据载,比甲最早产生于元代。《元史》指出:“……前有裳无祍,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攀,名曰比甲。”这就是说,比甲是一种无领、无袖的对襟马甲,只是比马甲稍长而已。就流传下来的形象资料分析。比甲一种无领无袖的长衫,对襟中缝,两襟间用带子束合,有些像近代的马甲,但是比马甲长的多。据说它最早在元代出现的,还是皇帝专用御衣,后来才流入民间,而且特别受到妇女青睐,成为妇女的专利了。因此蒙元服饰对明代的无论帝王、平民百姓、还是女性服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满族旧称女真,在历史上建立了大金国,依照汉字创造了女真字,在文化和服饰方面受汉文化影响比较,《大金国志》对此载之较详:“金俗好衣白,辫发垂肩,与契丹异。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富人用金球饰。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金史•舆服志》载:“妇女首饰许装饰花环冠子。”这里,也可见汉式首服对金人的影响。女子头发梳理成辫后盘髻,上面不再加冠。而老年妇女以黑纱笼髻,上散饰玉钿,称“玉逍遥巾”。想必受宋代社会风俗影响所致。由此可见,满清无论在文字上还是在服饰上都与金代女真有较大的差异。一下结合几个服饰要素具体分析一下满族服饰中受到的蒙古族服饰影响。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马蹄袖是满清服饰重色特色,其实在蒙元时期蒙古族袍服中就有马蹄袖的形制,蒙古国博格多乌拉山麓石崖上的蒙古古代人像袍袖又长又宽,其中一只袖口似马蹄袖状,侧面可以看到一根细辫子。在北元蒙古族壁画中也精确的绘制了马蹄袖的形状,因此马蹄袖这种制式在蒙古族袍服中由来已久。正如《水獭皮马蹄袖》这首民歌中唱到的:
      揩干涌流不止的泪珠呦,是那水獭皮马蹄衣袖;
      不要总是热泪纵横,只要平安就能相见。
      揩干涌流不止的泪珠呦,是那水獭皮马蹄衣袖;
      不要总是既样悲伤,只要活着就能见面。
      “打辫儿”,即《心史》所说合辫为一。亦即本图中官员长垂背后一式,和后来清代式样已相近。在元代曾出现过“合辫为一”。就是环剃去头顶发,留取当前发,将其余发结为一辫,“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美岱召壁画中,不见有两辫下垂的男子,仅有“合辫为一”的后垂式发型,独拖一辫式在元至顺刻本《事林广记》中可见,但并不普遍,到明代独辫已成主流。《夷俗记》谓:“夫被发左衽夷俗也,今观诸夷皆祝发而右衽矣,其人自幼至老发皆削去,读存脑后寸许为一小辫,余发稍小即剪之,惟冬日不剪贵其暖也,”。因此这种“合辫为一”是元代蒙古族一种发式到北元比较盛行,而女真人最初的发式是并非独辫,女真政权早期对易服事看的是风严格认真,用法律制定,男人必用女真制,垂双发辫于耳侧。
      p.s.帕拉斯在《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这样写:“男人的头发一般都是剃光的,仅在头顶部位稍后处留一处圆形的地方,上面长满长发,通常扎成辫子,一般人扎一条辫,上等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扎成两条或三条辫。这种发式也见于满洲和通古斯诸部,满族征服中国以后,中国人也接受了这一发式。”因此蒙古族的发式有不同的形式和变异,其中较为显著的就是独辫发。
      在元代,蒙古人还穿有“搀察”等衣服,“搀察”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衫儿”,是上衣的通称。在宋人绘《射猎图》中描绘两位短袖上褂的人物,对此沈从文写到:元明清始使用于骑士,显然是后来马褂的前身。元代一骑士佣及一元代打马球圆球衣还相同。这种貉袖到明代名叫“对襟衣”。洪武二十六年令,“骑士服对襟衣,便于乘马也。不应服而服者,罪之。”由此可知,明初还为武将骑士专用,平民不许随便穿着。只是现存明代中晚期大量武骑版刻绘画,却少形象反映,墓佣中亦少出土物。如果结合出土文物和传世绘画进行比较,初步断定满清马褂与元代“搀察”完全一致,包括扣子的形制和数量,应有直接的借鉴和仿效。
      蒙古男女老幼喜欢穿着各种坎肩,从形制和裁剪上,蒙古族坎肩分大襟、直开襟、斜开襟和“巴特尔”坎肩儿等多种。而“巴特尔”坎肩即满族称呼的“巴图鲁”坎肩。“巴图鲁”一词源自古代蒙古的荣誉称号,意译为“勇士”,汉文古书中有不同的写法。在蒙古帝国兴起之前,成吉思汉的先辈——合必赤把阿秃儿、纳臣把阿秃儿、不勒帖出把阿秃儿、把儿壇把阿秃儿、也速该把阿秃儿等都有这个称号。这说明,这种称号的历史是由来已久的。满洲人光起之后,由于历史原因,仍沿用这个称号。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的弟弟和孙子中有“达喇汉把都鲁”、“古英把图鲁”等称号的。这是满洲人受蒙古文化的影响所致。巴特尔坎肩儿是古代蒙古人在战斗或危险场合中穿在外套里的一种秘密“防箭衣”,所以叫做巴特儿(英雄)坎肩儿。制作巴特儿坎肩儿时,在面儿和里子之间固定很多薄铁片,然后缝合好,从外面看不出蛛丝马迹来。在悠悠岁月中,巴特儿坎肩儿演变为一种礼仪服饰,留下了名称和基本款。当今没有人在做这种衣服,但是它有可能是最早的“防弹衣”。
      美岱召大雄宝殿内西壁下部壁画出现的帽子种类繁多、帽式多样,有的学者统计有8种之多。比如有红纬珠顶皮沿笠子帽,为尊者所戴,三娘子的丈夫扯力克即戴此种帽子。此种帽子式样的帽子为少数民族贵族所受用,至清代帝王仍多戴用,如《万寿盛典图》及青帝肖像画戴的都是此式帽子。
      在帽饰和妇女服饰方面,部分巾帽本元旧制,《事物绀珠》称:“小帽六瓣金缝,上圆平,小缀檐国朝仿元制。”找辽金以来规矩,巾必有环,元代旧制,冒顶用珠。洪武六年又有禁令:“庶人巾环不得用金、玉、玛瑙、珊瑚、琥珀。未入流品者同。庶人帽,不得用顶,帽珠止许水晶、香木。衣制实近元代。参《永乐宫壁画》中人物衣着即可知。满族的女性服饰也很程度上效仿了蒙古族女性服饰,正如沈从文说的:满人原为出女眞,入关以前称“大金”或“后金”,妇女衣着逺法辽金,还受元代蒙族妇女长袍影响,惟已不左纴。
      以上梳理了满族服饰遗存的大量蒙古族服饰元素,那么不妨从文化和军事方面找一些线索进行旁证来阐述蒙满服饰渊源。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写给林丹汗的信中提到,虽然满、蒙语言不通,但是文字和服饰是相同的。满族有意宣扬满蒙一家思想,在以联姻的方式加强这种融合的现实条件下,日常生活中,以统治民族的装束为时髦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蒙古族服饰中出现了满族化的文化倾向。建立新的盟、旗制度,施行“分而治之”的统治,甚至主张旗与旗之间的服饰差异,这无疑促进了蒙古部落服饰的形成和定型。
      到清初,康熙皇帝进一步加强彼此联系,改善相互关系,并照满洲制度,设立“蒙古八旗”,各立盟长,大封蒙古王公,且采用和亲方法,嫁娶蒙族贵族女子作为皇后,并且还把几个公主下嫁蒙王,巩固团结。并说“万里长城防北患(指沙俄),蒙古人本身就是个万里长城”。
      乾隆帝所著《律吕正义•后编》所录少数民族的音乐,所记蒙古的“笳吹”(67首)与“番部合奏”(31首)数量为最多(共98首)。其中“笳吹”全部有蒙古文唱词;“番部合奏”仅6曲有词,凡具蒙古文唱词者并附满汉译词,故卷47一48是满蒙汉三体并列的。而满洲本身乐曲祗录“庆隆舞”旋律一首。……从《大清会典》及《礼部则例》的记载来看,所有宫廷的重要礼仪如皇帝大婚、寿诞,皇后、皇太后大日子等,都必须奏“蒙古乐”。这些“蒙古乐”对满洲皇室而言,已经成为他们的宫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被满洲上层所接受。另据《大清会典》里记载:制作内廷一般便服(贴身内衣)及靴、鞋、袜、帽、被、褥等的机构有帽房和针线房,制作人员均为妇女。帽房:内设蒙古妇人领崔3人,其做帽妇人,镶黄旗蒙古各8人,正黄、正白旗蒙古各6人,共20人。
      在通古斯语族民族中,满族是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民族,其祖先女真人曾在建立过较为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金朝,后被蒙古族统治。在这期间中蒙古族文化对满文化有较大的影响。北元时期,建州女真统一女真各部落,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1635年,改女真为满洲,后改国号为大清,随着政权和版图的扩张开始与北元有了密切的接触,并大量吸收了蒙古族先进制度和文化。首先在文字上效仿蒙古族,女真人依照汉字创造的女真文字,到满族崛起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死文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就命巴克什额尔德尼、噶盖利用蒙古文字创造了满文。清代曾用满文书写公文,编写历史,并翻译了大量的汉籍。后与满族同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满语支的锡伯族根据满文,再稍加修改创造了锡伯文。
      这种以文字为代表的仿效慢慢渗透到军事、制度、和文化各个领域,在文化调试或文化传布过程中,文字占有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一个民族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字,那同时也就接受了那个民族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例如在唐代日本和高丽采用了汉字、汉文化,与此同时也接受了儒家思想以及制度;党项、契丹、女真等民族接受先进汉文化的同时,根据汉字创造了各自的文字。因此满族也是在根据蒙古文字创造满文的过程中也渐渐的吸收接纳了蒙古文化、习俗、制度等。另外满族统治者非常重视与蒙古各部落尤其是科尔沁部的联姻,从而在政治上拉拢东部蒙古贵族,利用当时蒙古各部之间的内部矛盾逐渐统治了蒙古族,并入关统治了中原大地。
      通过上述瓜皮帽、独辫、马蹄袖、马褂、巴图鲁坎肩、帽子帽顶等诸多满族服饰以及构成要素以及在文语言文字上、制度上、生活习俗上等诸多方面具体分析了蒙满文化渊源,并整理得出如下结论:满族从文字的仿效开始,借鉴和移用了蒙古族军事、文化、包括服饰在内的许多领域,尤其是蒙古族服饰对满族的影响是直接和深入的,并非大部分学术著作中所认为的清代蒙古族服饰、尤其男子服饰基本沿用了满清服饰形制和制度。为了更直观的了解,本人绘制了一个图表,能够较为清晰的看到蒙古族中的马蹄袖、红纬珠顶皮沿笠子帽、马褂等服饰元素在元、北元以及满清时候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