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牧技术与自然
包羽(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水,随时转移"(《汉书?匈奴传》)是对草原传统游牧生活的近乎全面的概括。草原传统游牧生活中的技术,可称之为传统游牧技术。有关传统游牧技术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传统游牧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草原传统游牧生活以其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形成了良好的和谐。这一和谐关系的形成,与作为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游牧生活中的畜牧生产是一种清洁生产。与其相适应的传统游牧技术是一种清洁生产技术。传统游牧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表现在该技术体系的生态适应性方面。传统游牧体系支撑并服务于游牧生产方式中的物质、能量循环,与其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可以说,传统游牧技术极好地适应于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和游牧生活,在蒙古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持和蒙古游牧社会的传承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二、传统游牧技术生态适应性特征得以形成和保持原因
1、蒙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传统游牧技术生态适应性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进一步决定用于改造自然的技术。蒙古高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在生态保持方面对蒙古高原物质生产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对在该物质生产活动中使用的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是传统游牧技术形成生态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2、游牧经济的开放性是传统游牧技术得以形成和保持其生态适应性的重要条件。游牧经济具有开放性特征。有学者认为"纯粹的游牧经济是一种假设的概念,而不是一种社会现实"(《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1998年版)。游牧经济可以在不进行相应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情况下,通过贸易获得部分产品,进而满足社会需求。这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相对降低了社会需求对于传统游牧技术的要求,特别是相对降低了传统游牧技术直接变革自然的程度,为传统游牧技术生态适应性特征的形成和保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生态保护思想观念对于传统游牧技术生态适应性特征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观念。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探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观念指导并约束着传统游牧生活中的物质生产实践。同时,也指导并制约着在这一物质生产实践中所使用的技术,指导并制约着传统游牧技术的具体应用。这对传统游牧技术生态适应性特征形成和保持具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蒙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游牧经济的开放性和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观念等相互交织共同造就了传统游牧技术所具有这一特征。
三、传统游牧技术的生态适应性的现代意义
在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中,应对传统游牧技术的生态适应性特征给予足够的重视。重视传统游牧技术的生态适应性特征,并不意味着固守传统游牧技术而对现代技术采取一味排斥的态度,而是应在蒙古高原经济建设中充分重视现代技术的生态适应性。应采取各种手段如建立大型技术准入体系等,将生态适应性思想贯彻到现代技术评估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段规范现代技术手段在蒙古高原的应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服务,为草原牧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服务。
注:该文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蒙古族游牧生活中的技术及其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包羽,男,蒙古族,1973年生,哲学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