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百家论坛










当前文章:川滇结合部蒙古人的来源及称谓等


    
      川滇结合部蒙古人的来源及称谓等
    何特木勒
    历史上蒙古人曾多次进入并留驻川滇地区(四川和云南),特别是元代根据忽必烈汗"探马赤军,编民入户"的政策,一批批蒙古官兵在川滇地区就地转入地方,成为了当地的农牧民,加上元末明初时期驻防在江南各地的许多蒙古军队和军户,因来不及北撤,而直接退入了当时仍在"梁王"等蒙古诸王控制之下的云南和川滇结合部的大片地区(其中:当时属云南行省的建昌路(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地区)直至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才和平归附明朝),据统计当时留驻在川滇地区的蒙古人达二十万以上。而元代根据川滇结合部民族众多的特点,设置的有别于内地郡县制的,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和码头官的一整套土司制度,也一直被明、清两朝及后来的民国所继承(在川滇结合部的大部分地区,许多元代以来世袭的土司头人,在归附明朝以后其统治地位大都保留了下来),直到1956年才告结束。因此、今天蒙古族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滇结合部地区,仍然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及与其他民族杂居的情况。
    (上述情况无论是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有关文献和地方志中都分别有所记载,就连美国地理学家约瑟夫.爱弗洛克1925-1935年所撰写的《中国黄教喇嘛木里王国》中也写到:"这里是未成型的部落之地......再翻过最后一座横垣于金沙江和永宁之间的大山脉,我们就到了蒙古族的首府了。现在我们到了半独立的蒙古王国......。这里是三个土司(永宁、前所、左所)活动的中心,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由元朝忽必烈可汗封官"。)
    因历史原因(民族歧视政策、地理位置、道路、语言、文化等多方面障碍),今天、元代以后流落在川滇结合部的许多蒙古人的民族成分已经被登记成了其它民族。2000年五次人口普查时,四川的蒙古族人口仅有422316人(占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第六位,其中:凉山州26046人,盐源和木里县合计24323人);云南仅28110人(因生活在宁蒗县境内泸沽湖畔的约15000多人"摩梭"人全都登记为"纳西族"了)。1984年四川省政府以《省府办(1984)265号文》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在盐源、木里两县建立了,大坡、沿海(现改为泸沽湖镇)、屋脚、项脚四个蒙古族乡。
    注:川滇结合部的"泸沽湖"约五分之三以上在四川盐源县境内归左所区管辖,其余部分在云南宁蒗县境内。
    关于"摩梭人"(四川省确定为蒙古族,但云南省有关部门将"摩梭人"归为纳西族),这部分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等县及云南省的宁蒗县。"摩梭"这个称谓,始于清末,是周边相邻地区其他民族对蒙古人的称呼(美国爱弗洛克在《中国黄教喇嘛木里王国》中写到:"从丽江出发,在到木里的路上十天或十一天,未见一个汉人,这里居住着纳西、倮倮(彝)、蒙古、和西番(藏)族。各部落讲的语言不同,更奇特的是,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各部落还有几个别的名字,各个名字是由相邻的部落取的")。
    由于过去与蒙古族相邻和杂处的青海和四川甘孜等地的,部分藏族人习惯于把居住在三江流域(金沙江、雅砻江及大渡河流域)下游的"道都"蒙古称为"莫索",意为下部和东部的蒙古;而历史上蒙古人进入川滇接合部时是军人,驻屯下来时也是亦兵亦民的一支支军队民族,所以当时彝族人称蒙古人为"莫苏",这里的"莫"是彝语意为"大军","苏"也是彝语指人或族,"莫苏"意为:大军人或带有军队的民族;另外、因彝族人称人或族为"苏",他们称自己"诺苏"、"纳苏",称蒙古人则为"蒙苏",而彝语"蒙"字的发音为"摩、莫",再加上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发音上的差异,在用汉文记载时自然就成了"莫索"或"摩梭"了。
    因"摩梭"系汉字注音故曾有:"摩娑"、"莫索"、"貘索"等多种写法(五十年代后取消了"貘索"等带有民族歧视的称谓,现在大多记为"摩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地方志等史料中都有记载(如:民国年间的《盐源县志》"木里民族篇"第52-53页就有"摩娑,此族又称鞑子,当系鞑靼族,蒙古人也")。
    今天居住在泸沽湖边的蒙古"摩梭"人们仍然保留着许多祖先(北方蒙古人)的习俗和信仰,举例如下:
    1.男子服饰仍保留着北方蒙古牧民的风格,宽边呢毡帽,金边大襟衣,系腰带,配腰刀,宽脚裤,长统皮靴;
    2.泸沽湖周边蒙古"摩梭"人建的"木椤子房"与新疆巴州蒙古人的房子也的极为相似;
    3.重大活动和节日都要请达卜(古代蒙古草原传承下来的萨满法师,现在北方的蒙古人称为"卜")、喇嘛念经;
    4.忌从火塘上跨过、忌往火塘里吐口水,脚不能放火塘坎上;5.忌置秽物于灶上、忌用刀子砍门槛、忌伐水源树等等。
    现在居住在川滇结合部的许多蒙古族同胞有着极强的民族意识,他们始终不渝的坚持和遵循祖先的遗训、信仰和风俗习惯,他们甚至还能酿造,今天已几乎失传元朝国酒"唢鲁玛(sulima)",并传播给周边的其它民族共同享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