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论室韦与古代蒙古人的衣食住行


    
      论室韦与古代蒙古人的衣食住行
    王大方1张文芳2(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2.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从室韦到古代蒙古人,他们的社会风尚、饮食起居、衣物装饰、丧葬礼俗,都有自己的传统习惯。他们食肉饮酪,居住穹庐、逐水草而居。其男子被发,女人束发,编发为辫。他们精于骑射,饰马不惜重金。他们居住的帐幕穹庐,颇能适应逐水草而居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古代东北森林草原地区;室韦与古代蒙古人;风俗
    据《魏书·失韦传》所记,室韦之名始见于北魏,写作"失韦"。《隋书·室韦传》中记载了室韦所居之地。其大致范围是:今嫩江流域以西,额尔古纳河上游以东,北至今黑龙江,南达今洮儿河流域。室韦西与突厥为邻,东南与靺鞨相邻。所以,隋代室韦的大部分都活动在今呼伦贝尔地区。到了唐代,室韦中的一支蒙兀室韦逐渐发展,其活动的大致范围是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下游东南,黑龙江上游以南地区。今额尔古纳和根河两市北部,都是蒙兀室韦活动的地区。
    蒙兀室韦的西迁,据《蒙古秘史》和《史集》的记载,始于其首领孛儿帖赤那(成吉思汗的始祖)时,后来逐渐来到蒙古高原的克鲁伦河、斡难河,土拉河三河的发源地不儿罕山(肯特山)下驻牧。据此可知,蒙兀室韦与蒙古有着密切的联系,扩而大之,室韦文化与蒙古文化的关系也极其密切。
    公元12世纪,即辽、金时期,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情况,前苏联著名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将其分为两类:森林狩猎部落和草原游牧部落。蒙古森林狩猎部落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畔、叶尼塞河上游和额尔齐斯河沿岸;草原游牧部落分布在呼伦贝尔直到阿尔泰山一带广大的草原和山地。受森林狩猎与草原游牧经济的影响,从室韦到蒙古人的衣食住行都有许多相同之处。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论述这方面的问题。
    一、服饰文化
    蒙古人的祖先是蒙兀室韦人。蒙兀室韦是室韦人的一支,室韦人则是东胡的一支。"东胡"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当时生活在东北草原森林地区各游牧狩猎民族的概称。其后,从东胡派生的有室韦、蒙古、契丹、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东胡的一支又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扎赉诺尔人。在两万多年以前,扎赉诺尔人已在今呼伦贝尔地区生息,①他们这时可能已经创制了最原始的服饰。因为人类只有掌握了缝制衣服和人工取火之后,才可能在严寒的森林草原地区,如呼伦贝尔这类地区生存。而源于东胡的室韦人的服饰,据《魏书·失韦传》所记,"男女悉衣白鹿皮襦袴。"②由此可见,室韦人已会缝制白鹿皮衣裤,已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在穿衣服的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对美的装饰亦有所追求,特别是妇女。室韦人也如此。前书又说,室韦各部落妇女喜爱红珠子以为装饰品,"俗爱赤珠,为妇人饰,穿挂于颈,以多为贵,女不得此,乃至不嫁。"③
    到了公元12世纪,蒙古民族在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于牧业社会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衣冠服饰。对此,蒙古民族的史书《蒙古秘史》已有所记载。例如,在记述铁木真为父报仇,联络王罕时,铁木真与兄弟们献给王罕的见面礼,就是一件名贵的黑貂鼠皮袄。这是铁木真的岳父母送给他的珍贵礼品,但为了举大事,他就毅然把它送给了王罕,而且显然产生了重要作用。
    公元1253-1254年,法国人鲁不鲁克奉罗马教皇之命,从欧洲出使蒙古,来到哈剌和林等地。此时,蒙古国初建不久,风俗与古代蒙古部落的风俗相差不远,鲁不鲁克根据自己的见闻写下《出使蒙古记》一书,记述了蒙古的民风民俗。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蒙古人的服装。据《出使蒙古记》所记,蒙古人夏装的衣料为丝织品和织锦与棉织品,它们来自南方的契丹、波斯等地。而"在冬季,他们总是至少做两件毛皮长袍,一件毛向里,另一件毛向外,以御风雪。后一种皮袍,通常是用狼皮、狐狸皮或猴皮做成的。当他们在帐幕里面时,他们穿另一种较为柔软的皮袍。穷人则用狗皮和山羊皮做穿在外面的皮袍"。④
    由于寒冷和骑马的需要,靴子是蒙古人男女老少所必须穿用的。蒙古靴的底子较薄,以便于骑马,蒙古靴多用牛皮制成,但也有布制做的。
    蒙古人的服饰及款式,根植于游牧经济之中,其实用性和便于骑乘是首要的。因此,其游牧文化特色也是鲜明的。
    因蒙古地区风大严寒,故蒙古人多戴暖帽。这种暖帽从成吉思汗的画像中可以看到。它是用外白内黑的羊羔皮制成。这种帽子,无冬夏之分,但以毛质薄厚为区别,男女都戴。有帽檐的帽子,或者圆形的盔帽,是在蒙古人进入长城汉族地区后才逐渐时兴的。在蒙古皇帝的"御容像"中,也可以见到这类盔形帽。
    "固姑冠"是蒙古妇女的冠帽。它译自蒙古语,有不同的写法,如:顾姑、故故、罟罟、姑姑等,另借用波斯语又称之为"孛塔黑",意思都是指已婚的妇女所戴的帽子。
    从元代皇后像来看,固姑冠的外形为圆柱形或瓶形,上加羽毛或绒饰,有的缀上珍珠、黄金片或宝石。冠高一尺多,用桦树皮制成,上面包着丝绢。但在民间,这种帽饰比较简单一些,此种冠帽禁人触摸,象征着蒙古妇女的高贵与尊严。鲁不鲁克指出:她们如果没有戴这种帽子,是从来不会走在男人面前的。而且,"富有的贵妇们在头上戴这种头饰,并把它向下牢牢地系在一个兜帽上,这种帽子的顶端有一个洞,是专作此用的。她们把头发从后面挽到头顶上,束成一种发髻,把兜帽戴在头上,把发髻塞在兜帽里面,再把头饰戴在兜帽上,然后把兜帽牢牢地系在下巴上。因此,当几位贵妇骑马而行,从远处看时,她们仿佛是头戴钢盔手执长矛的兵士;因为头饰看来像是一顶钢盔,而头饰顶上的一束羽毛或细棒则像一枝长矛。"⑤
    鲁不鲁克看到,"所有的妇女都跨骑马上,像男人一样。她们用一块天蓝色的绸料在腰部把她们的长袍束起来,用一块绸料束着胸部,并用一块白色绸料扎在两眼下面,向下挂到胸部。"⑥
    古代蒙古男子的发式,是把前额的头发留得较短,两鬓的头发留得略长,并垂在肩上。这种发式,南宋使者有所记载,称之为"婆焦"或者"跋焦",指出其式样与汉族小孩儿头顶留的三搭头相似。即:将头顶四周一弯的头发剃去,留当前发而剪短散垂,将两旁头发绾做两髻,卷成三四环垂挂在两耳后,又在左右肩垂挂。上至成吉思汗,下至普通民众,都留这种发式。
    古代蒙古妇女的发式,分为未婚和已婚妇女两种。姑娘自幼及长往往编有许多条小辫子,披于前后左右,等到出嫁前要离开父母时,要把许多条小辫子解开,由母亲为女儿梳成两条大辫子。而已婚妇女就要把辫子编成椎髻让其垂在两耳旁。另外,鲁不鲁克指出:"蒙古姑娘们的服装同男人的服装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略长一些。但是,在结婚以后,妇女就把头顶当中至前额的头发剃光,穿一件同修女的长袍一样宽大的长袍,而且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更宽大和更长一些。这种长袍在前面开口,从右边扣扣子。在这件事情上,鞑靼人同突厥人不同,因为突厥人的长袍在左边扣扣子,而鞑靼人总是在右边扣扣子。"⑦据敦煌壁画元供养人像,此种长袍如《蒙鞑备录》所述:"又有大袖衣,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行则二女奴拽之"。⑧
    蒙古人的袍服是从右边开口系扣子的肥大长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右衽",不同于中原、江南等少数民族服装的"左衽"。蒙古人的袍服在腰间有密集的细褶子,以缎带束腰,束腰使胸部宽松,动作灵活且保暖。在马背上骑乘时,长袍还可以护腿。其袍袖很长,在袖口有一块向上翻、半圆形的马蹄袖头,可以当作手套。
    二、饮食文化
    室韦人以狩猎、畜牧、捕鱼为主,兼有粗放的农业。关于靠近内地的南室韦人的经济,《魏书·失韦传》记载说:"颇有粟麦及穄,唯食猪鱼,羊牛马,俗又无羊。"而在北方森林生活的北室韦人,则以狩猎和渔捞为主。《北史·室韦传》说他们这里"饶獐鹿,射猎为务,食肉衣皮,凿冰没水中。"
    南宋使臣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一书中指出:蒙古人喜爱吃羊肉,牛肉次之,马肉则更少,他们还以狩猎所获的鹿、兔、野猪、黄鼠、黄羊、野马、河鱼等来补充食物的不足。
    蒙古人喜食烤肉,方法是将带皮的生肉投入热坑中烤熟,烤熟的肉要通过烤红的石孔中取出。蒙古烤肉的食炉是蒙兀室韦在狩猎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食具。人类学研究表明:与煮肉相比,烤肉是狩猎时代的膳食,煮肉是游牧时代的膳食。
    蒙古人的膳食主要是马奶、牛奶和奶酪等。蒙古人在夏天和秋天主要以饮马奶子吃乳制品为食;在春冬时节才以肉食为主。马奶子是蒙古人最喜爱的饮料。特别是在"夏则食乳"的夏季,他们对马奶子尤其嗜好。只要还有马奶子,便对其他食物不感兴趣。马奶子又被称为"忽迷思",它的酿造方法很有特色:由男子将收集到的大量新鲜的马奶倒入一只大皮囊中,再用一根下端像人头那样粗大并空心的特制棍棒搅拌,在飞快的搅拌中,马奶发出汽泡,变酸和发酵;搅拌得越久,马奶就越清纯甜美而且气味不膻。最纯美的马奶子被称为"黑忽迷思",特别供给皇室贵族饮用,也是蒙古人传统的药品。蒙古医学家认为:酿制马奶酒愈搅愈香,如果搅动超过一万次,马奶酒就会香气四喷美味无比,饮用此酒可滋补气血、强壮身体,效果甚佳。
    蒙古国建立前,蒙古人饮用粮食酒的情况还不普遍。米酒是居住在金界壕西北部附近(今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北部)的汪古部人归附了蒙古人后送来的。成吉思汗曾饮此酒三尊即止,并且认为"是物少则发性,多则乱性"。因此,成吉思汗提倡蒙古人饮酒要有所节制。
    蒙古人的奶食品主要有:奶油、奶酪、酸酪、酸乳、奶酒等。蒙古人从牛奶中提取奶油,把奶油煮干后,藏入牛羊的胃里供冬天食用。提取奶油后留下的奶,要尽力使它变酸,然后煮之使其凝成奶块,晒干后储在袋里供冬天食用。在冬天,如果缺少牛奶时,就把这种酸奶块放入皮囊中,再倒入热水用力搅动,形成酸牛奶饮料。蒙古军在长途行军时,也经常用这种方法制做酸奶,但不用手去搅拌,只需把皮囊放入酸奶块和水后放在马背上飞奔,通过震动使酸奶浆迅速制成,骑兵们一边奔驰,一边吸取皮囊里的酸奶充饥。故有人称蒙古人"行军千里,不举炊火"。
    古代蒙古人有"冬则食肉,夏则食乳"、"夏秋酪浆,冬春膻肉"的饮食习惯,并且由来已久。《出使蒙古记》记述:"在冬季,除富有的人外,他们是没有马奶的......在晚上他们每人都吃一点肉,并且喝肉汤。但是,在夏天,因为他们有很多的马奶,他们就很少吃肉。""在夏季,只要他们还有忽迷思即马奶的话,他们就不关心任何其他食物。如果在夏季有一头牛或一匹马死了,他们就把牛肉或马肉切成细条,挂在太阳光和风下,这些肉很快就干了,不用盐也没有任何不好的气味。他们用马肠做成腊肠,这种腊肠比猪肉做的腊肠好吃,他们把这种新鲜的腊肠吃了,其余的肉留下冬季再吃。他们用一种奇妙的方法把牛皮放在烟中烤干,用以做成大坛子。他们用马臀部的皮做成非常美丽的鞋子"。⑨
    为了度过严冬,蒙古人从夏季便开始储备肉食,特别是羊肉乃是蒙古人冬春两季所吃的主食。另外,狩猎也是蒙古人的传统项目,是蒙古的"国之大事"。在元上都元帝每次都率领成千上万人参加围猎,这一方面继承了古代氏族在森林中围猎的传统旧俗,一方面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元帝在上都的狩猎活动中,还带有受过专门驯养的猎狮、猎豹、猎狗、猎鹰,猎获的动物有鹿、獐、狼、野猪、野驴、熊和其他各种飞禽走兽。此外,许多人在平日里也要依靠捕猎来补充食物的不足。他们除了捕猎野兔、野鸭之外,还捕捉旱獭、土拨鼠、獾子,在饥荒时,还要挖捕草地里的野鼠。在森林地区,人们合伙捕猎熊和野猪,在河流和湖泊区,人们也捕鱼充饥。此外,妇女们还摘采野果、蘑菇、野葱、野韭菜、野百合、浆果和稠梨。在《蒙古秘史》中,记述了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好生能事,拾着果子,撅着草根,将儿子每养活了"。⑩而铁木真兄弟们则钓鱼、捕鸟以补充生活。鲁布鲁克在《出使蒙古记》中记述,古代蒙古人会饮用餐时有一套秩序。人们在饮宴开始前,要把饮料洒在帐幕中男主人头边的偶像上,随后依次洒在帐幕内所有的其他偶像上,再由仆人盛一杯饮料走出帐幕外,先向南方洒三次,每次均要下跪行礼,这是在表示向火敬礼。接着向东方行礼,这是拜天,再接下来向西方行礼,这是拜水;最后向北方洒饮料和行礼,这是拜已逝去的人们。当帐幕中的男主人举杯将饮时,要先将杯中的饮料倒一些在地上,作为对于大地的敬礼,如果他是在马背上,便要倒一些饮料在马的颈鬃上。饮宴开始后,主人必先自饮,然后递次饮请宾客。这种递饮,当初的本意是防人下毒在饮料里。
    古代蒙古人认为浪费食物和饮料是一种极大的罪恶。他们在煮肉时,由妇女从大锅中舀一些煮沸的肉汤,将预备盛肉的碗冲洗一下,再把肉汤倒回锅中,并不单独用水清洗盘子和碗。鲁不鲁克指出:有时为了节省,蒙古人用一只羊的肉可以供给五十个人或一百个人吃。他们把羊肉切成小块,放在盛有盐和水的盘子里,然后用一把小刀的刀尖取肉。根据客人的多少,请周围的人各吃一口或两口。这时要由一个人用刀取肉,分送给每个人。数量多少视其对某人敬意的大小而定。主人给予客人的这份肉或者全部吃完,或者放在自己携带的一种方形的口袋里带走,不能转让给宴会上的其他人。他们也把暂时来不及细啃的骨头放在袋子里,以便以后可以啃它们,而不致于浪费食物。⑾
    12世纪时期的蒙古人,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掘地为炊以燎肉"的烤肉方法,到13世纪时,其食肉方法大为改进,不仅制做复杂,而且用了专门的烤炉。可是,古代的蒙古人是不洗肉的,只是用利刀把畜肉仔细刮净,但要冲洗动物的肠肚,这是一种独特的传统。在草原地区,马、牛、羊等牲畜既是蒙古人的生产资料,又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衣食来源。这也是游牧经济的重要特色。
    据《蒙古秘史》、《黑鞑事略》、《出使蒙古记》等史书记载,古代蒙古人的牲畜有马、牛、绵羊、山羊、骆驼等。在草原上,马除了用作交通工具外,还用于战争和狩猎,供给人们以肉、乳、皮革等。蒙古游牧民养牛,一是用来驾车,二是食其肉饮其乳,即"牧而庖之"。养羊业在蒙古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养羊业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早在唐初以前的室韦时期,这里并无养羊业,室韦人饲养的是猪、牛、马、犬等,所以那时的草原经济还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游牧经济。文献记载说北室韦"养牛马,俗又无羊",隋代南室韦"无羊,少马,多猪、牛",唐代前期文献中也不见室韦有"羊"的记载,说明室韦的牲畜饲养业与游牧民族的游牧业经济还有差别。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差别逐渐消失。到9世纪中叶以后,呼伦贝尔草原上一些部落的牲畜饲养业已有了重大变化,逐步转变为草原游牧经济。羊为蒙古人提供了丰富的肉、乳、皮毛等日常必需品。《蒙鞑备录》上说:"彼国中有一马者,必有六、七羊,谓如有百马者,必有六、七百羊群也。"《蒙鞑备录》是南宋人赵珙于1223年出使蒙古所见所闻的记载,时间虽是13世纪初期,但12世纪草原上的情况大致如此,说明草原上羊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蒙古人的畜牧业也是不断发展的。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许多蒙古部落已有了初步固定的冬、夏牧场。
    此外,狩猎仍然是保障生活来源的重要补充手段,特别是在畜牧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的部落中显得更为重要。当时还有一些为游牧经济需要服务的家庭手工业,如制革、毛纺、造弓箭、造车、铁制工具和武器等,其中制革和造车技术是较发达的。《蒙古秘史》中有关于铁匠和木匠的记载,可见已有专业手工匠人开始从牧人中分工出来,担任制造车辆、帐幕、骨架、家具、马具和武器等。
    三、居住与骑射文化
    室韦人曾长期生活在今呼伦贝尔森林地区。其中,南部室韦夏季巢居,《北史·室韦传》记述了森林地区既多禽兽又多蚊虫,因而人皆巢居以避其侵害。此外,室韦人还用桦皮盖屋。《旧唐书·室韦传》曰:室韦人"或为小室,以皮覆上,相聚而居,至数十百家"。⑿这可能是一种适宜拆迁的类似蒙古包的帐篷,冬天以兽皮覆盖,夏天则以白桦树皮覆盖帐篷。
    在古代北方地区,室韦人还有冬日入山,居土穴之中的习俗,"冬则入山居土穴";"冬月穴居,以避太阴之气。"⒀这些记载,也反映了室韦人的生存习惯受环境的影响很深。
    作为游牧民族,大率遇夏则就高爽之地,至冬则趋阳暖之处以避寒冷。蒙古人在游牧中,"得水则止,谓之定营。"⒁宿营屯驻时,他们便将车子围成一圈,形成皂车毡帐达到数千的格局。对于蒙古人为什么采取环营这种形式,十三世纪的波斯史家拉施特这样解释:"在古时候,当某部落驻屯在某地时,就围成一个圈子,部落首领处于像中心那样的圈子的中央,这就称做古列延。在现代,当敌军临近时,他们(蒙古人)也按这种形式布阵,使敌人与异己无法冲进来。"⒂
    为了便于逐水草迁移,蒙古人的住所也必须便于拆迁。这种穹庐式的帐篷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覆盖,蒙古语称之为"蒙古格勒",它是蒙古包的原始形态。
    关于古代蒙古人的居住情形,通过13世纪西方旅行家的蒙古行记我们可以知道:蒙古人的住宅为圆形,利用木杆支成帐幕,这些帐幕在顶部和中部开一个圆洞,光线可以通过洞口射入,也可使烟雾从中冒出去,因为他们始终是在帐幕中央升火的,帐的侧面和顶部用毛毡覆盖,用马尾绳紧束之。门也用毡,门户一律向东或东南方开,以避开来自西北方的寒风。同时,门户向东方,也以向日出的方向为吉祥。蒙古人的帐幕有大有小,按照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有的可以很快地拆卸和组装,有的不能拆卸,但可以用大车搬运,大帐幕需要许多牛来挽曳。无论走到哪里,蒙古人都要携带自己的帐幕。
    古代蒙古人的迁移运输工具,主要是马、牛、骆驼及车辆。在他们的生活中,马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伴当。符拉基米尔佐夫在《蒙古社会制度史》中指出:"马是古代蒙古人的主要财富,没有马,草原经济便无法经营。马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用于战争与围猎,并赖以供给马乳。"⒃蒙古人是典型的游牧人,举凡游牧,狩猎、战争等都离不开马。不但男子善于骑射,就是孩子和妇女,也善于骑射。
    曾于公元1245-1247年出访过蒙古的意大利人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曾著有《蒙古史》一书,详细记载了他在蒙古的见闻,加宾尼的《蒙古史》也收入《出使蒙古记》中。加宾尼指出:"他们的小孩刚刚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骑马和驾驭马,并骑在马上飞跑,同时大人就把适合于他们身材的弓给他们,教他们射箭。他们是极为敏捷和勇猛的。
    "年轻姑娘们和妇女们骑马并在马背上飞跑,同男人们一样敏捷。我们甚至看见她们携带着弓和箭。男人们和妇女们都能忍受长途骑马。他们的马蹬很短;他们对他们的马照管的很好,的确,他们对他们的一切都是非常当心保管的。他们的妇女制作各种东西:皮袍、长袍、鞋、裹腿和用皮做的各种东西。她们也赶车和修理车子,装载骆驼驮的东西。她们从事所有这些工作,是非常迅速和精力充沛的。所有的妇女都穿裤子,有些妇女也能象男人一样射箭。"⒄(图17)
    蒙古人不但善于骑射,而且其弓箭与马具也十分精良。蒙古弓一般为顽羊角弓,通长三尺。还有大拽弓,能射九百步。有小拽弓,能射五百步,加宾尼指出:蒙古人的士兵每人至少要带两张或三张弓,三个装满了箭的巨大箭袋。他们的箭头非常锐利,箭头两边磨得很锋利,蒙古人经常用锉刀来磨利他们的箭头。⒅
    蒙古箭大多以河柳为杆,以雕羽为翎,这种箭射出去飞行平稳,易于中的。蒙古箭按照用途不同,可以为响箭,用以示警和指挥。火箭,用以焚烧敌城。轻箭,用以远射;重箭,用以射穿近敌之甲。
    蒙古的甲胄,又分为头盔、胸甲、锁子甲、柳叶甲,其胸甲是用火烤干后的牛皮和其他兽皮制成,轻便而坚硬。蒙古战马也用皮甲护住前胸,其马鞍子是木制的,仅有七、八斤重,不仅轻巧而且便于骑兵左旋右旋在马背上拼杀。蒙古马镫圆而低阔,也便于骑兵骑乘时发力。
    四、交通文化
    由于室韦各部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和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差异,交通工具的使用也各有不同。
    生活在森林北部的北室韦人,冬季使用一种叫做"骑木"的作为交通工具进行狩猎。《隋书·室韦传》载:"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俗皆捕貂为业,冠以狐貉,衣以鱼皮。"⒆这种"骑木"就是滑雪板。蒙古人将这种滑雪板称"木马"。现在的鄂温克猎人使用的滑雪板,用桦木或松木制成,长条形,前端微翘起,中央偏后凿四个孔,下面两孔间有凹槽,四孔供拴皮绳系足用。
    从事渔猎业生产的室韦各部是以木筏或者皮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隋书·室韦传》载:室韦人"渡水则束薪为伐或以皮为舟者。"⒇《新唐书·室韦传》亦载:"渡水则束薪为桴,或以皮为舟。"(21)"束薪为木伐(桴)"就是把若干根树干并排拴在一起;"以皮为舟"就是用兽皮做成船。
    室韦诸部的陆上交通工具主要和经常使用的是牛车。《新唐书·室韦传》载:室韦人"率乘牛车"。这种用牛挽的车是木制的,车的轮、轴、车身、辕、轩等主要都是用木材制造的。但是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墓葬中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铁刀、铁合页等铁器,以及各种铜带饰,(22)金属制品已经被用到室韦人的生活中等情况来看,牛车上也要使用金属件的。
    车辆是蒙古人的重要交通工具。《蒙古秘史》记载了蒙古人使用的各种型式的车辆。大型的车辆不仅用于搬运各种什物,而且用来运载不必拆卸的毡帐。贵族妇女多乘坐黑色的篷车,可汗人家多乘坐用骆驼驾驭的高轮车。蒙古牧民经常使用的盛羊毛的车,实际是活动仓库,凡是一时不用的东西都可放在车上。古代蒙古人在宿营地屯驻时,将车子围成一圈,毡帐分布圈内,蒙古语称为"古列延"(圈子)。
    由于游牧经济的制约,古代蒙古人"皆以黑车白帐为家",每年的农历四-八月是蒙古人放牧的黄金季节,特别是秋季,牧草结实,羊马肥壮。冬季,"水北山南好渡冬",他们就必须迁到向阳背风比较暖和的地方下营。他们的帐幕,易于拆迁和搭建的,便用牲畜驮之,一些不能拆的,则以车搬运。在蒙古人这种飘泊无定的生活中,车的重要性与毡帐等同。《黑鞑事略》载:"鞑主徙帐以从校猎,凡伪官属从行,日起营。牛马橐驼以挽其车,车上空,可坐可卧,谓之帐舆。舆之四角,或植以杖,或交以板,用表敬天,谓之饭食车。"(23)这与鲁不鲁克所记载的车十分近似。这种车由牛或骆驼牵拉,车身较宽大,两个车轮之间的宽度达20英尺。蒙古人迁徙时,便把不易拆装的帐幕搬到车上,各种什物也置于车上。鲁不鲁克目睹过蒙古人用20头牛排成两排牵拖的车辆。蒙古妇女专管张立毡帐,收卸鞍马、辎重、车驮等物,她们将车子一辆接一辆地拴在一起,一人坐在领头的一辆车上赶着牛,其余的车子就跟在后面一起移动。
    蒙古人屯营安置帐幕时,其门朝南开,主人的床榻安置在帐内的北面,妇女的帐幕,按妻妾尊卑贵贱安排,正妻的帐幕在最西边,地位最低的妾的帐幕安置在最东边,妻妾之间帐幕距离,为一掷石之远。
    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的车与其住所密切相关。它是斯基泰人的住车与匈奴人的穹庐相结合的产物。蒙古语中的"斡儿朵格儿帖坚"或"火失",就指这类车,它是游牧文化前后承袭的一种表现。蒙古军队后勤交通的特色如下:
    1、卷起帐蓬放在勒勒车上就可以搬家游牧,刀枪锻匠、弓箭制匠、兵器盔甲、马具的保管者都随军前进,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生产制造。
    2、蒙古军实行"羊马随行,不用运饷"的后勤保障体系。即于战时携以大量的畜群。防备因粮不足或无粮可食时,则吃畜肉,饮其乳。皮制甲胃,骨作箭镞。轻骑急进时,更可放驼马之血以为食。如马可·波罗所说:军情紧急时,蒙古人"只用马奶就可维持一个月的生活",(24)故号屯十万之师,而不举烟火。
    3、蒙古国建立后,境内到处设立驿站。蒙古地区的驿站,由蒙古牧民组成站户,接待往来的使者和官员。驿站上的"铺马",蒙古语作"兀剌",指挥站的供应,包括提供车、马等交通工具和应得的生活待遇。
    在干旱的沙漠地区,骆驼是最好的运输工具。骆驼是成吉思汗西征西夏时传入蒙古草原的,被称为"天生驮驼",能负重致远,知泉脉,耐渴饥,又被称为旱船。骆驼队和牛马行动缓慢,一日行程不过七八十里。但专供人骑乘的骆驼,其速度不减于马。
    通过以上对于室韦和古代蒙古人的衣食住行的论述,可使我们对于室韦人特别是古代蒙古人的古老风俗和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从室韦到古代蒙古人,他们的社会风尚、饮食起居、衣物装饰,都有自己的传统习惯。他们食肉饮酪,居住穹庐、逐水草而居,也有部分采集和狩猎与粮食的生产。牛马羊骆驼,既是其生活资料,又是其生产资料,在生活中不可缺少。他们着长靴,衣右衽,束腰带。裤紧束腰腿,便于骑射。帽子的各种式样不同,但以皮帽为主。
    他们爱装饰。男子被发,而以帽覆之。女人束发,编发为辫。贵族妇女的帽子十分华贵,大忌人触,其装饰材料,多用金银珍珠。
    他们精于骑射,能耐饥渴,有许多人的大半生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他们爱马尽心,待马良善。饰马更不惜重金,刺绣毛毡,覆盖马背,鞍镫衔铃,皆用金铜。
    他们居住的帐幕穹庐,有设置于草地的,有安装在大车上的,方便装卸,行住两用,颇能适应逐水草而居的需要。
    由于古今中外许多历史学家,旅行家、考古学与人类学家的记述和研究,使古代蒙古人的社会风尚和文化传统得以记述和保留。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些传统就更加珍贵而需要保护和研究。
    
    注释
    ①扎赉诺尔考察小组:《扎赉诺尔第四纪地质新知》,《东北地质科技情报》1976年第1期。
    ②③《魏书》卷一百《室韦传》第14页,中华书局。
    ④⑤⑥⑦⑨⑾⒄⒅[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第8、120、119、115、116、18-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⑧[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华书局《丛书集成》。
    ⑩《蒙古秘史》卷二,第74节,录自余大钧译《蒙古秘史》第523页,河北人民出版社。
    ⑿《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室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⒀《北史》卷九十四《室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⒁(23)[宋]彭大雅撰徐霆注疏:《黑鞑事略》,《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
    ⒂[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112页,商务印书馆。
    ⒃[俄]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第60-6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社会历史室(征求意见稿)。
    ⒆⒇《隋书》卷八十四《室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21)《新唐书》卷二百十九《室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22)赵越主编:《古代呼伦贝尔》第127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
    (24)陈开俊等合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技出版社,1981年。
    
    (作者通讯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西路文化大厦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王大方
    邮编:010010电话:0471-6298554兼传真)
    
    
    [广告]金秋最关注楼盘-房不胜房
    

百家论坛

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发展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