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眼中的成吉思汗
陈岗龙(北京大学教授)
本文从比较文化的角度谈美国、日本的两部成吉思汗题材的电影,刚才朝戈先生说了日本人拍的成吉思汗看不下去,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认同。我这个论文,我讲的挺快的,想讲这么几个目的:
一、成吉思汗和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故事。
二、在西方人眼中的成吉思汗故事,主要是这个异文化和妖魔形象。
三、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话中的成吉思汗故事怎样再现和表述蒙古文化和历史,我用这个讲一讲我们的文化应该怎么展示。
四、他者与本土文化的构成,就是我们今天中国和好莱坞合作史诗剧作《成吉思汗》,我们应该怎么拍,就提一点自己的建议。
第一、成吉思汗和西方想象中的动画,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到一部著作,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这个里面有一个故事讲的不是成吉思汗的故事,是成吉思汗的一个女儿,一个公主,她的一个故事。在这里面说的是成吉思汗的故事,实际上里面讲的东西根本不是成吉思汗的,讲的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从《一千零一夜》拿过来的,他把东方的故事套在成吉思汗的身上,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讲的是成吉思汗的故事,实际上是通过成吉思汗的这个名字或者是形象,或者是符号去想象中国的文化,这是早期的时候。
实际上在这里我就看出一个问题,西方的文学作品当中,对蒙古人的塑造,或者是鞑靼人的塑造,还有成吉思汗的塑造,实际上是想象的,证明我们可以说是通过蒙古人讲的动画。
在这里面我们要提到一个就是《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提供了一个想象的题材,早期的时候,就是成吉思汗是西方人对东方的想象。
还有一个是法国戏剧中的成吉思汗,我们都知道伏尔泰也写过成吉思汗题材的,在这里面就是塑造的成吉思汗的形象是一个是野蛮,还有一个是多情,中世纪以来的西方很多绘画题材当中有很多成吉思汗的形象,这些形象是西方人的形象。比如说里面的一些成吉思汗实际上就相当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些形象,这个主要是通过成吉思汗的故事,表现东方的野蛮也好,烈暴也好,这样一个题材进行一个思考。通过东方题材塑造欧洲的一些问题,或者是欧洲文明。东方虽然野蛮,但是同时也带有人性的一点,用这样的一部题材对欧洲的文明进行反思,这是伏尔泰对成吉思汗题材的看法。
前一段时间可能是比较早前的美国人拍的成吉思汗的电影,这个完全是西部牛仔风格的一部电影,成吉思汗就是多情,围绕女人的主线串起来的。这里面表现的成吉思汗不是军事思想的,或者是怎么样去创立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是一个在小部落的混乱当中怎么样战胜对手得到女人,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演员表现的形象是肌肉发达,还有就是血腥的暴力,这个场面非常吸引人。但是整个故事也是很难看下去。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东西我们看不下去也得看,因为这是他作为他的文化角度去拍的《成吉思汗》,就是戴有色眼睛拍的《成吉思汗》。在这里面美国的这部电影的东方形象都是拼凑起来的,很多的画面都是中东和阿拉伯的,有些是我们从服饰也好,形象上面也好,我们可以想象到越南。这都是用东方制造的一些符号拼凑起来造成了蒙古人的形象。在这里它对蒙古文化的表现实际上是用想象当中的东方文化的题材表现出来的。
第二个问题,他者叙述中的成吉思汗的故事,除了成吉思汗这个蒙古人或者是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怎么讲成吉思汗的故事,在这里主要是异文化,对异文化的了解主要是好奇,猎奇,但对他的了解是不很深刻的,还有一个表现的是妖魔文化的形象。
第一个就是美国人拍的《成吉思汗》电影中是怎样评价成吉思汗的。这个电影里体现的就是混乱的部落里成吉思汗怎么样战胜对手。在这个过程中,成吉思汗是没有太大的主见,中间有一个善战的人在故事当中挑拨离间,成吉思汗是利用小小的机会战胜了王汗,这个在《蒙古秘史》当中是不一样的。这里还表现的整个画面是干旱的、贫穷的草原,这个看的很清楚。还有一个就是被俘虏的女人,这里表现的就是野蛮和血腥的暴力。
这个电影的形象是怎么塑造的,这里我们可以塑造这么两个人的形象,一个是成吉思汗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性,在我们的电视连续剧里面体现的是淋漓尽致,而在这个电影里面表现的就是一个小老太婆,她的行礼和各个方面都让人联想不到她的伟大。
另一方面,她塑造的时候对蒙古历史和文化有些东西理解的不是太深刻,我今天为了讲这个东西,我带来了《蒙古秘史》,在这个《蒙古秘史》中有一段就是成吉思汗的妻子被抢走了以后,重新抢回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成吉思汗的同父异母兄弟的母亲去找毕勒古台,在这里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杀死了,两个只留下了一个,被杀死了这个孩子的母亲肯定是我们通常讲的,对他恨之入骨,他的儿子被杀死了,在《蒙古秘史》中怎么表现出来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对手,抢走他的妻子的同时,这个母亲在敌人家里待了几个月,他的儿子去找他的时候,她就说了这么几句话,这是复数,就不是一个人,复数说的时候就包括成吉思汗。已经到了可汗的这样的地步,但是我在这里当了敌人的奴仆,当了可汗的儿子的,我们怎么看他们。在这里我觉得我们不说这个,就说被杀死了儿子的母亲,他在这里说的时候,把成吉思汗也包括在自己的孩子里面,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我们按道理讲,成吉思汗杀死了他的儿子,她应该恨之入骨,现在成吉思汗当了可汗,她找我来了,自己被敌人当奴仆俘虏了几个月,现在怎么回来,但是电影中表现的根本不是这样的。这个细节里面没有体现她的伟大。
扎木合是一个正义的人物,如果成吉思汗不统一蒙古,扎木合可以统一蒙古,但是他们两个有性格上的不同。扎木合的这个故事,这个电影里表现的不够。在这里他表现的就是小人,或者在日本拍的电影里面,成吉思汗找扎木合去把妻子找出来以后。说三七分,扎木合马上退出去,说不干。但是蒙古历史怎么表现的,就是说成吉思汗去找扎木合的时候,扎木合对成吉思汗这么说:“可汗,我现在就是打这个鼓,完了以后,我举我的黑旗,手里握着这个枪,穿上盔甲,带上我的弓箭,骑上我的黑骏马,带上我的军队去攻进这个地方。他说你是我的朋友,我一定要把你的妻子帮你抢回来。他说完了以后,接着说了一句话,我从自己的部落里带一万个军队,扎木合在路上额尔那河边,从他的署民里面我再抽出一万个军队,这样我们就是两万个军队,到约定的地方去会合。在这里面扎木合的性格表现的非常生动,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妻子被抢走了,我是你的朋友一定要给你抢回来,这个话说的是非常信服人的。同时他说我从这个地方带上我的一万军队,路上把成吉思汗的一万军队带上,这样我就变成了两万个军队,这里用了一个巧妙办法,万一打败了以后,他损失的就是一万个军队;另外一万是成吉思汗的,同时损失了也就削弱了成吉思汗的力量。就把扎木合的两面派,同时又是豪爽的、复杂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东西在电影面很难体现出来。为什么这样说,是对史料研究不够。
日本人拍的《成吉思汗》的电影,他在中心方面比美国电影强,但是有一个问题,他里面表现的成吉思汗基本上像一个日本武士,女的就是“嗨”,蒙古人是没有这种礼节的,这样的不是用自己熟悉的文化符号来表现的,这是对异文化和成吉思汗的塑造。
第三、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成吉思汗的故事。再现怎么样表现成吉思汗的历史,蒙古人拍的电影得到了好像是奥斯卡外语片奖,他讲的就是人类学典型,就是一个骆驼生下小骆驼以后不要了,这个小骆驼很快就会死的,主人到城里请了一个马头琴手弹马头琴,最后这个母骆驼被感动了,就接受了这个驼羔。这个故事非常好,看了这个就知道草原文化,和人、牲畜是怎么样接触的。这部电影是蒙古人自己拍的,对自己文化的了解是很细致的。我们应该用这样的一些题材也好,或者这样的一种途径把游牧民族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了蒙古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另外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过去外国人拍的电影我们很难认同,就是因为他对这个文化,可能是猎奇。但是他对草原文化的了解不够,注重的不够,在这里有一位人类学家说,“美人之美”,我们要赞美或者是欣赏别人,这样才是美美与共的,才能达成一致。文化之间的深入理解才能达到文化之间的尊重,尊重以后才能欣赏它。我觉得今天草原文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应该是互相之间的沟通之后,去真正的了解,而不是去想象,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以后才有力量。让别人接受,同时也得到认同。
第四、他者与本土的沟通,我认同的成吉思汗故事及草原文化,我觉得好莱坞拍的电影要美国人看了也认同,蒙古人看了以后也认同,中国的人看了也认同,中国的蒙古人看了也认同。这里有一点就是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多样性的研究,这是我们之间的一种合作。
1、在游牧文明的合作方面我们达成共识,否则就是各顾各的,这种理解达成部分一致的话,我们就不能用共同的理念去表现草原文化。只有草原文化研究的深入,我们做电影的,这样的背景才能对他有深刻的理解。光一方面研究不够,应该是跟草原文化有关系的学者一起去研究,最后达成一致的观点。
2、电影叙事的文化语境,我们展现13世纪的成吉思汗,蒙古历史也好,我们的历史一定要有文化的透视感,如果没有文化的透视感,拍出来的电影是苍白无力的,在这部电影里面我们要走出过去的。日本的也好,早期的美国电影也好,或者是西方的文学作品对成吉思汗的作品还是带有想象的。我们亲眼看到的,用理解的眼光去重新去审视草原文化的游牧民族,这样的背景下拍出来的电影才有文化的内涵,我们拍的电影核心就是草原文化和游牧民族。草原文化和游牧民族应该是游牧民族的、非常中国的理性。我们今天很多方面,比如说西方文明当中,工业文明,以后我们很多东西无法持续下去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可持续是多么的重要,才感觉到草原文化是可持续的文明。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用成吉思汗的电影去重新展现蒙古文化、草原文化、游牧民族,有了这样的含金量以后,才能得到更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