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走进乌拉特


    
      走进乌拉特
      撰文/吉仁泰
      李珍
      兰建中
      乌拉特部落
      乌拉特部落是蒙古诸部之一。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十五孙布尔海的嫡系后裔。乌拉特系蒙古语,“乌拉”是蒙古语“乌仁”一词,在蒙古语言语法规则中连接表示多数的名词格“特”时发生的音变词,其意是“能巧”的意思。在此意上加上表示多数的名词格“特”,则是“能工巧匠们”之意。因此乌拉特部落则是“能工巧匠聚集之部落”的意思。《蒙古源流》一书中记载,金汪古部第三代首领囊古特乌兰昌贵即镇国被擒后,因其精于手工技艺获头衔“斡冉”之称,“斡冉”即“巧”、“工匠”之意,“斡冉”音转乌拉则当“能工巧匠”也。据《绥远通志稿》称:“元太祖、世祖之平诸部,每得一地,辄拔其壮丁及百工技艺之人,以编隶属于子弟群众暨诸将校,俾统率之,而成一族。迨从征既久,则昔之选拔而来者,渐成不可离之部曲。厥后主将受封或食邑某方,或赐牧某地,则昔之部曲相随者,遂变为永世隶属之部民矣。于是此部称号,即往往以所统种族之名以为名。……不过元代成功时,概以蒙古一语括之,遂使多数部族人民,悉泯然忘其名称所由来,此皆历史简略与夫语言制度之融化驱策有以使然也。”由此看,元太祖、世祖不但器重谋士将才,也非常重视百工技艺之人,乌拉特部落是在蒙古铁骑驰骋沙场,征服别邦之地时为其铸造坚甲利器、车辆辐辏的铁匠、木匠、银匠聚集之部落,太平时期封分给哈布图·哈萨尔的属民。它同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茂明安、翁牛特、阿巴嘎、阿巴嘎纳尔统称阿鲁蒙古,均游牧于额尔古纳河一带。
      天聪七年(1633年),乌拉特部首领以大量驼、马和珍奇贵重的兽皮,率部前来后金朝贡。受到了后金朝廷的款待,并赏赐了金、银、丝绸和盔甲、兵器等物。是年,乌拉特部正式归附了后金。皇太极为了更有效地直接控制和统治这些“内附”蒙古诸部,更好地巩固后方,诏令驻牧于原地(当时成吉思汗及其后来者所封分的土地)的各部落向内迁移。乌拉特部落被迫离开石载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之间,迁徙到呼伦贝尔草原的呼布图奈曼查干、图门乌力吉一带。
      乌拉特部落归顺后金后,随大军进攻明朝,由喀喇鄂博进入得胜堡、占领大同、攻克堡三、台一凯旋,受到了朝廷赏赐。此后,又随大军征高丽(朝鲜)、喀尔喀、锦州、松山、蓟州等地。
      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叙从战功,将乌拉特部落改编为乌拉特旗,分前、中、后三旗。时因建业有功的鄂木由、色棱已故,封额日和台吉图巴为扎萨克镇国公,掌乌拉特后旗;图门达日罕鄂木布之子鄂班为扎萨克爵位诏世袭罔替。并赐牧于木纳山(今乌拉山)、狼山一带。从此,乌拉特这个单纯指部落名称的词,演变为既指部落、又指旗名的双重含义的名词。因乌拉特部三旗的扎萨克均被清廷封公,亦称乌拉特三旗为乌拉特三公旗。他们于顺治九年(1652年)迁徙到所赐牧地。并将驻牧于此地的艾毕日米德扎黑齐匪部追赶到喀尔喀蒙古境内,把散居此地种田地的汉民也迁往长城以南闭耕放牧,在此地驻牧至今。同组成乌兰察布盟的四子部落旗、喀尔喀右翼旗、茂明安旗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乌兰察布盟近三个世纪的辉煌历史。
      为防御厄鲁特部东犯,清廷谕乌拉特部落旗出兵镇守中西边关隘口,乌拉特后旗镇守昆都仑沟、五当沟(现五当召西沟,准确的蒙古读音是乌迪音高勒),把守黄河的大树湾渡口;乌拉特中旗镇守哈达莫勒口子;乌拉特前旗镇守毛尼胡硕(西山咀),把守黄河坦盖木独渡口。乌拉特三旗扎萨克同驻哈达玛尔口,分民而不分地,未划分旗界、苏木界。前、中、后三旗依蒙古族习惯则称左中右三翼,故根据各扎萨克衙门,镇守隘口的位置,习称前旗为西公旗,中旗为东达公即中公旗,后旗为东公旗。乌拉特姓氏
      自古以来,生息于中国北部蒙古高原的民族很多,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有同有异。史学家翦伯赞指出:“蒙古族起源于九千年至一万年前的蒙古高原大内海人群中的蒙古语群体。”蒙古族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以不等的规模,不同的名号,活跃于广阔的蒙古高原。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作为人们的不同血缘标记的姓氏由简到繁,由偶然到约定俗成以至普遍制度化。
      蒙古人的姓氏来源主要有:氏族名称、部落名称、职业名称、山水地名名称、其他民族的名称等等。其中最早的是氏族名称姓氏。
      古代突厥波斯文撰写的蒙古史丛书《蒙古诸王朝史纲》一书中记载:公元前七世纪左右,蒙古有九个大汗。第九个大汗额乐时期,常和国族塔塔尔部发生战争,每次额乐大汗胜。为此塔塔尔部和被欺压的邻国联合,长时间作了战斗准备,采用专打败仗的计策,调动额乐大汗离开大本营陷入埋伏圈,最后获全胜。额乐大汗的蒙古军队全军覆没,战争中只逃出额乐大汗的最小的儿子乞颜(也作“奇颜”、“奇渥温”)、额乐大汗的最小的弟弟那古思两人。他们逃回到蒙古部落大本营,带上妻儿和本部的人逃到了一座大山前,顺着小道进了山。上了山顶后回头一看连来路也消失了,这个地方叫“额尔古纳?昆”。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
      他们在这里生息了四百年,发展壮大,形成两大氏族。额乐大汗的小儿子乞颜住在山上,所以他的部落称“尼鲁温”蒙古,意为主体蒙古。额乐大汗的最小的弟弟那古思住在山下,所以他的部落称:“迭尔列斤”蒙古,意为一般蒙古。四百年后,乞颜氏族和那古思氏族走出额尔古纳?昆的时候,乞颜氏族发展为21个姓,迭尔列斤氏族发展为13个姓。
      在上古,姓和氏意义不同。“姓”者发生于母系氏族社会,起着“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所以蒙古族同姓不能通婚。
      十二世纪初,乞颜氏族的第十三代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的48部、72姓,建立了蒙古大帝国。
      乌拉特部属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15世孙布尔海的嫡系后裔。
      满文“老档案”记载:“天聪七年(1633年),乌拉特部归顺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后金调查归顺的蒙古各部落的人口时,乌拉特部共1895户,50户为一个苏木,共分为37个苏木。乌拉特前旗750户,分为15个苏木;乌拉特中旗395户,分为8个苏木;乌拉特后旗750户,分为14个苏木。”
      清朝建立后规定:凡古战场上消极战斗的苏木,贻误战机的苏木,或屡败的苏木,取消其苏木机构,下属吏民分散给英勇战斗的苏木。据民国二十二年统计:乌拉特前旗12个苏木、乌拉特中旗6个苏木、乌拉特后旗6个苏木。
      乌拉特部得姓氏来源,由氏族名称、部落名称、职业名称、地名名称演变而来。
      乌拉特前旗12个苏木的来源及姓氏如下:伊克苏木:  新建的苏木,战争时期的大本营。随扎萨克公爷下营扎寨,保护扎萨克公爷的安全。后部民增多,分出“巴嘎”苏木,成为两苏木。他们用汉语称姓的时候,以“伊克”苏木简姓为“伊”、“巴嘎”苏木简姓为“巴”。也有根据“伊克”苏木是蒙语“大”的意思和“巴嘎”苏木是蒙语“小”的意思,所以“巴嘎”苏木的人也有姓“肖”的,因为小和肖谐音。  伊克阿拉他钦苏木:  北元时期属科尔沁左翼七鄂托克(鄂托克为部落)。其祖先是炼金之人。“阿拉他”蒙语意为“金”,故以职业取姓。这个苏木的“台吉”较多,后分出“巴嘎阿拉他钦”,成为两个苏木。他们用汉语称姓的时候都称“金”。  乌兰努德苏木:
      属蒙古姓氏的祖宗“乞颜氏族”和“那古思氏族”,是住在山脚下的“迭尔列斤”蒙古部的后裔。他们用汉语称姓时,姓“洪”。哈日努德:战时骑黑色的马,所以所部成为黑色马的部落。他们用汉语称为“郝”。何日努德:战时骑枣骝马,所以所部成为枣骝马的部落。汉语简姓“何”或“贺”。高乐苏木:蒙语“高乐”为中心。高乐苏木意为中心苏木。高乐苏木在战斗中起到主力作用。哪里有硬仗,就派到哪里去。战时跟随扎萨克公爷行动,方便调动。乌拉特三个旗都有“高乐”苏木。他们用汉语称姓时,姓“郑”。焦沁苏木:蒙语“焦沁”意为联络的意思。此苏木人员少,主要完成与他部的联络任务。他们用汉语称姓为“焦”。塔布德苏木:属科尔沁部落。北元时在科尔沁左翼七鄂托克新明安部。乌拉特部从呼伦贝尔西迁时部分塔布德人归乌拉特部而成为乌拉特部落的属民。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塔”。都统苏木:属塔塔尔部的一支小部落,作战勇敢。古时都统部的人吹号进攻,故此得到了都统的称号。古蒙语:“号”叫“都统”。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杜”。额吉格钦苏木:以职业形成的苏木。战时准备奶食。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额”。乌拉特中旗姓氏来源:  高乐苏木,用汉语称姓时为“郑”。  阿鲁科尔沁苏木:  科尔沁,即“弓箭手”或“射骑士”。最初科尔沁是成吉思汗的侍卫军、弓箭手。蒙古语“科尔”为箭筒,“科尔沁”为弓箭手。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长子伊森惕格带领这支侍卫军。成吉思汗后成为哈布图?哈萨尔部的名称。《藩部表》云: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七传曰:阿萨克噶乐泰生二子,长曰:阿鲁克特穆尔,为内蒙古科尔沁诸部祖。科尔沁部,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被卫剌特所破,乌讷博罗特率一部分部众居嫩江,称嫩科尔沁,留居呼伦贝尔的部众,称阿鲁科尔沁,分为两支,以别之。科尔沁宗室是孛儿只斤氏。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包”。乌拉特部的科尔沁苏木人多,后分成两个苏木,“阿鲁科尔沁苏木”、“乌布尔科尔沁苏木”。蒙语“阿鲁”为后,“乌布尔”为前。意为这两个苏木一个在山前,一个在山后。  米日苏木:
      新建的以职业为姓的苏木。蒙语“米日”为侦查。作战时侦查敌情。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米”。马拉图尔苏木:
      新建的以职业为姓的苏木。蒙语“马拉图尔”为掏。作战时起破坏对方的城池等作用。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马”。吉贡苏木:
      蒙语的“吉贡”为东。此苏木也是新建的苏木。战时随扎萨克公爷的左翼行动。战时哪儿需要增兵,就从这个苏木增兵。此苏木用汉语称姓时最为复杂。有的认为他们是“吉贡”苏木是东,应该姓董或是东。也有人认为我们是中公旗的人应该称姓“中”或“钟”。靠近包头一带上汉族私塾的学生认为,汉语讲单词,没有连词,本苏木的名字无法用汉语表达,既然用汉语姓,干脆用“百家姓”的第一姓“赵”。所以此苏木用汉语称姓时姓“东”、“董”、“中”、“钟”、“赵”的都有。乌拉特后旗:  阿鲁孛儿只斤苏木:孛儿只斤一姓的源流为乞颜氏。成吉思汗的十世祖孛端察儿单建氏族后,始称孛儿只斤氏,由孛端察儿尊号演化而来。成吉思汗的四世祖“合布勒”汗时期称“乞颜、孛儿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时期,单用“孛儿只斤”为姓。并被誉为“黄金家族”。  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五世孙布尔海统一所属部成为乌拉特的时候,乌拉特部中为数不多的一部分孛儿只斤氏族的成员,居住在今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一带。居住在大兴安岭后的孛儿只斤为“阿鲁孛儿只斤”,居住在大兴安岭前的孛儿只斤为“乌布尔孛儿只斤”。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了和科尔沁部的“包”姓区别姓“鲍”。  巴图苏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48部,72姓的“巴图德”部的后裔。巴图德部作战勇敢,后分散于蒙古各个部落。今新疆和硕特部里人员最多。他们用汉语称姓时姓“巴”。苏海图苏木:以地名称姓。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苏”。乞颜苏木:  乞颜氏是“尼鲁温”蒙古的后裔。随着蒙古帝国的灭亡,乞颜氏分散到蒙古的各部落。乌拉特部形成时,有部分乞颜氏家族的人,乞颜氏族、孛儿只斤家族的人,在乌拉特部被誉为台吉贵族。他们用汉语称姓时,为“奇”。  以上乌拉特部三旗24个苏木用汉语称姓的时候,大部分用苏木蒙语名字的第一个音,相同汉语的音的字称姓。如焦沁苏木的“焦”,黑日奴德苏木的“郝”(he)等等。  乌拉特婚礼乌拉特婚礼大致分五个程序:第一个程序:求婚
      乌拉特部落的求婚一般是由父母包办。等儿女长大后,有儿的人家父母看中谁家姑娘,并了解其父母也有此意时,就找一个热心肠的人作“昭齐”(即媒人),尔后由“昭齐”再找1—3人,携带4个圆饼、白酒、哈达等礼品到女方家。到女方家后先将圆饼入盘摆在桌子上,接着给老人敬酒、献哈达,同时提出此行是为xx家的孩子求婚的。如果女方家的人很愉快地接了哈达,就意味着同意了这门婚事。求婚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初步商定好订亲的日子。过去乌拉特部落台吉出身的男子是不娶台吉出身的姑娘的。第二个程序:订亲  乌拉特部落的订亲仪式要比求婚复杂得多。订亲时,男方家要携带整羊一只,白酒若干及圆饼、哈达等礼物。这一天,昭齐领着男方家的长辈、女婿以及亲戚若干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商谈订亲的有关事宜。此行有二层内容:一是商谈彩礼,二是商定娶亲的日期。订亲时带的礼物,根据需要和贫富而定。富者可带全羊、哈达、白酒等。多数人带一套茶礼,即哈达、4块圆饼、2块砖茶、若干瓶白酒。茶礼是代表羊背子。献礼时,圆油饼在下,砖茶在上,哈达横搭上面。还以冰糖、红枣作为辍物置于其上。  男方将礼品摆在桌子上说明来意后,向女方父母敬献衣袍料子、绸缎和金钱,以酬养育之恩。接着,启开带来的酒瓶,向女方家父母的亲朋敬三杯。待一切见面礼节行完后,女方家便请亲朋贵客入席。彩礼的商谈是在宴席中慢慢进行的,蒙古族把这种宴席叫作“乃日”,意思是联谊。等亲朋贵客入席后,放“乌查”并诵祝颂词。词的大意是:吉祥如意!吉祥如意!向各位欢聚的贵客们,献上这神圣上等的美味佳肴。这是用四岁绵羊精心调制的食品,为各路贵宾摆好的厚礼!这是用两岁羔羊精心调制的食品,为八方宾客敬献的重礼!弯曲的羊角、肥大的羊尾、骠悍的个体,宽圆的尾巴、健壮的四肢、六节短粗的颈骨。十二节粗壮的胸椎,二十四节粗长的脊梁,四条膘肥的肋支。我们将雪白的肥羊煮熟调制好,向八方来的尊贵宾客,向尊敬的兄弟朋友们,敬献这上等的美味佳肴。这时女方家要敬酒,并且还要女方家请来的两名歌手站立在蒙古包的东南角唱歌,唱三支歌,大家喝三次酒。然后席间宾朋回敬一支歌,敬歌手一杯酒,接下来就是大家欢聚一堂,共祝皆大欢喜,彩礼就在此过程中商定。第三程序:娶亲
      娶亲是乌拉特婚礼的高潮,蒙古民族早在八个世纪前,就习惯成亲时从远方聘娶,绝不允许近亲成亲,也不允许一个家族的人从同一个部落娶亲。但这个习惯因种种客观因素慢慢演变成现代蒙古民族成亲奔远方,娶亲在天亮的传统习惯。  乌拉特部落婚礼,娶亲的日期在订亲时已经选定,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在娶亲前,还要互相通报情况,确定娶亲、送亲的人数和来去的具体时间,有时提前送彩礼。  1、女方婚宴(聘姑娘):乌拉特部落婚礼的顺序是先聘后娶。因此娶亲的人们必须在商定的日子去女方家。娶亲人数必须是单数。娶亲的人,尤其是新郎要骑好马,连人带马打扮好,到达女方门口时,女方早已在门外铺一块毡子,摆一方桌,上置奶食、烙饼和白酒,由一名祝颂的人带领几名敬酒人,欢迎娶亲队伍。娶亲队伍到来后,双方问好请安,并为每一位迎亲人敬三杯拦门酒。在拦门时,双方祝颂人要展开一场舌战。女方人提问,男方人回答,形成一问一答,大意是:“祖籍为何地,何许人士,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成群结队,神采奕奕,什么缘故,前来此地……”回答说:“祖籍为美丽的呼伦贝尔图奈曼查干、图门乌力吉,祖先为布尔海诺颜,为了美好的姻缘到此前来娶亲……”女方又提问:“既然如此,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男方回答:“带来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牛马驼羊。”就这样一问一答,一直说出九九八十一种礼品,方可进屋,否则就要被戏耍。进入蒙古包后,要向女方家长辈以及亲朋好友一一请安问好,礼毕入座。女方递烟、献茶,尔后敬酒,接着男方将带来的“乌查”和一套茶礼并排摆到桌上说:“亲家、亲家母、众亲戚请受礼。”男方斟酒人打开自己带来的酒向女方长辈、亲戚朋友及其每个人呢敬献三杯酒。男方敬完酒,女方出来一人将礼物微微挪向娶亲一方,给男方每人敬一杯酒,歌手引吭高歌三首歌。主要唱的三首传统歌是:《永远之福》、《缔造之福》、《先辈之祝福》,通称“三福”。歌罢,稍事休息,重整盘碗,举行盛宴。  盛宴一开始,坐首席的长者引吭唱歌后,歌手们接连唱三首祝颂歌。其后,由首席的长者念着诵着颂词奖赏歌手。接着,上“乌查”热情款待。席间,女方的年轻姑娘、媳妇、小伙子频频敬酒,场面非常祥和热闹。尔后,伴娘把新娘领到宴席厅,男方祝颂人向女方一嫂子求问新娘姓名与属相,两人一问一答,巧与周旋,也很热闹。这席间,女方家姑娘,小伙子们为了考验新郎的智慧和力量,端来一个羊脖子,让新郎从中间掰卸开,因为有时在羊脖子中心故意插进一根红柳枝,而新郎感到非常紧张吃劲儿。趁这时,屋外亦有人将新郎的坐骑藏匿起来,使其难以成行。盛宴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姑娘出嫁时的吉日良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新娘便在众姑娘的簇拥和帮助下,穿上鲜艳的服装,在送亲歌声中与家人依依惜别,出门上马。送亲歌的大意是:  你像清泉那样流淌,你像春柳那样飘荡;姑娘出嫁远离家乡,送别时为你放声歌唱。你像金盅里的酒那样清澈,你像修剪过的树木那样修长;姑娘出嫁远离家乡,送别时为你放声唱。……
      娶亲的人出门上马,女婿找不到坐骑,又要向女方家人求情说好话,献哈达方可找回坐骑。众人在马背上接受三次敬酒,便告辞起程。
      从女方家到男方家的途中,娶、送双方并不是只顾赶路,还有热闹的追逐戏逗场面。距男方家约5—6公里时,新郎跃马扬鞭,赶上走在前面的新娘,以镫击响新娘坐骑的镫梁,策马向前飞驰而去,娶亲的其他人则竭尽全力,保护新郎,不让送亲的靠近。送亲的亦策马扬鞭,设法追上新郎夺其帽子。这也是对新郎坐骑和新郎骑术的一次考验。你追我赶,你争我夺,气氛亲切而热烈,非常有趣。如果男方保护不力或因新郎坐骑不快而被抢走帽子时,大家笑他无能,说他坐骑是老牛,显得很不体面。尔后新郎要手捧哈达献给抢帽子的人,说好话索回帽子。击镫、抢帽子是娶亲路上的一场极为热闹的场面。乌拉特部落人在喜庆宴上如果不戴帽子,被视为没有礼貌。
      2、男方婚宴(娶媳妇):当娶亲的队伍即将回来时,男方门外铺一块大白毡或地毯,同辈人出门迎接,长辈的在家依次入左侧坐定,饮酒取乐,等候娶亲的到来。新娘到达门前,未下鞍就要品尝盛在银碗内的鲜奶,随后在别人的搀扶下,同马鞍一起滑落在白毡或地毯上,因为新娘的脚是不能着土的。由伴娘或嫂子们簇拥着,脚踏白毡步入蒙古包。迎亲的必须在迎亲桌前接三杯酒后,方可进屋。届时,男方歌手正在屋里引吭高歌,以示热烈欢迎。
      新娘进入蒙古包后,蒙着面纱,在蒙古包的东南角炉灶前磕头,而且这磕头也不是爬地磕头,只是新娘自己由伴娘或嫂子陪伴下被按着头表示磕头,新娘完礼后,在伴娘或嫂子的陪同下来到宴席厅,以辈数和年龄为序,逐个向长辈和众亲戚磕头,受礼者都赠送礼物,大至牛马驼羊,小至衣料银元,赠送牲畜时,必须赠送生产母畜,这是一种兴旺发达的美好祝愿。
      新娘磕完头就要退出(倒退出去)时,青年人们从外面将门堵住,不让新娘出门。新娘只好把平时绣好的手帕、烟荷包等送给他们才让出去。蒙古民族的习俗中耍笑新娘也只在这个时候耍笑,别的时候是不允许的。特别不允许闹洞房,不允许娶新耍旧,耍笑老人。
      新娘磕完头,进入洞房,傧嫂为新娘取掉蒙面红纱,开始举行分发仪式。先由婆婆用筷子去分,接着傧嫂们给新娘缠发鬓。尔后,在新娘头上套一下用绸袋装着的笼头,以示驯服新娘。接着穿上敖晶海和4个开叉的长坎肩,佩带上全套头饰。再交回到宴席厅,婚礼宴也开始了。
      盛宴(酒宴)开始时,必须先上茶,而后敬酒,跟着放“乌查”。敬酒时必须念祝酒词,放乌查时必须唱放乌查颂词,之后唱婚礼歌,即三福歌。在这期间,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或嫂子的陪同下,给来宾一一敬酒。主婚人和一些长辈每接一杯酒,还要祝颂一番。所有人在几名特邀歌手的带领下,唱正统的歌,古老悠扬的乌拉特民歌此起彼伏,歌声、欢笑声伴着美酒佳肴使婚礼达到高潮。按习惯欢乐要持续到第二天,富贵人家的婚礼甚至更长一些。送亲人提出起行时,男方要向每个送亲的致以薄酬,并在门外较远处铺上毡,摆上方桌,搁两块圆饼和一只羊头,这时屋里唱起一首辞行歌—阿拉泰杭盖,由双方主婚人(亲家正代表)手捧银碗,敬上马三杯酒后告别。女方主婚人上马后,接住男方递来的羊头边扔向外手(右手),边飞驰而去。第四个程序:探望闺女
      是送亲的人到新房探望姑娘的一种仪式。有当时探望和几日后探望两种。探望姑娘程序非常简单,但也很重要。如果女方不探望姑娘,那么姑娘就不便回门了。第五个程序:回门
      乌拉特部落婚礼中回门仪式是由婆婆领着儿子、儿媳,带上乌查或一套茶礼,去儿媳父母家的一种礼仪。回门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是婚后的适当时候。回门虽不复杂,但也很重要,因为未回门,就意味着婚礼还未结束,两亲家也不便互相往来。回门时,女方家要设酒宴,款待亲家和女婿。这样,一个完整的乌拉特婚礼程序便告结束。乌拉特敬酒礼节 
      乌拉特人好客。来者,无论地位高贵,或平民百姓,都是他的客人。过去乌拉特人出门放牧时没有锁门的习惯。来客或过路人走进蒙古包自己动手,吃饱喝足后关好门走人。这样主人很高兴,认为来客或过路人信任他们才自己动手。
      乌拉特人习惯于用酒待客。每当过年、过节、办喜事,招待客人以及遇到比较重要活动,都要有酒,并且主客之间要相互敬酒。
      敬酒时先从来客的长者和主家的长者开始。重大节日和迎接尊贵客人时用哈达和银碗敬酒,这是比较高的礼节;平时用酒杯。过去给客人敬的酒都是自制的奶酒,奶酒虽度数不高,但喝上陈年奶酒一两杯,一见风会马上醉倒,多者三两天醒不过来。
      乌拉特敬酒和蒙古族的其它地方有所不同。从东部呼伦贝尔、科尔沁到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敬酒论双杯,乌拉特人却讲究敬三杯。如:过年过节,敬新年一杯酒,旧年一杯酒,家酒一杯称三杯。平时亲朋好友来做客时,敬来者一杯,主家一杯,家酒一杯,成三杯。家酒代表父母、祖宗。敬家酒一杯,意在随时提醒人们:如果没有父母和祖宗就没有这个家。这个礼节到20世纪80年代初受到了蒙古族同胞们普遍的赞成和接受,由此带来内蒙古人三杯美酒的美称。客人喝三杯美酒时,不许一次性全喝完,第一杯品尝,第二杯喝半杯,第三杯必须喝尽。酒席间不能中断歌声,唱过的歌不能再重复。
      解放前,乌拉特人恪守着这样的规矩:无论大小宴席不唱“三福”(《永恒之福》、《缔造之福》、《先辈之福》)不开宴席——这也是严格的礼节。
      按乌拉特敬酒礼节要求,给客人敬酒时,首先要整好衣冠,扣好钮扣。斟满酒盅,右手高举酒杯,左手托起,身体向前微倾。递出酒杯后,女性右膝微屈,男性腹部略前倾,双手仍抬起,等客人喝完酒,右手接杯,身体略躬,表示谢意。晚辈向长辈敬酒时磕头,长辈接过酒后出于礼节,必须给小辈讲几句祝福的话,或者训导的话,之后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