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黄河上游,黄河两岸是一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银川平原,正是地靠这片肥沃的土地使得宁夏地区古老的各族居民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原始文化,从而丰富了我国的远古文化的内容,使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水洞沟文化、马家窑文化就出自这里,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衡山堡以西约五公里的明代长城南面。它是我国解放前经过正式发掘的三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黄河上游,黄河两岸是一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银川平原,正是地靠这片肥沃的土地使得宁夏地区古老的各族居民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原始文化,从而丰富了我国的远古文化的内容,使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水洞沟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都出自这里。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衡山堡以西约五公里的明代长城南面。它是我国解放前经过正式发掘的三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早在1920年,就有人在水洞沟东面发现过一具披毛犀的头骨化石和一件经过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等在这一带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建国后我国工作者对这里进行了多次发掘工作。其中1963年在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发掘表明,水洞沟遗址不是单一的文化遗址,在它的下部不仅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而且在它的上部还包含有磨光石斧、石磨盘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这些证明了三万多年以来,水洞沟地区的先民们在那里生活繁衍,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水洞沟文化中出土的石器主要类型有尖状器、刮削器、端刮器和少量的砍伐器,其中刮削器数量最多。但尖状器在水洞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通常将尖的两端修理的比较均匀平整,而且器形端正、形状固定。左右很对称。这在其他遗址中是很少见的。水洞沟文化中打制石器的原料主要是坚硬的硅质灰岩,其次为石英岩和燧石等。从一些长条形石片和细小石器可以看出较高的打制技术水平。
在水洞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人类使用火的遗迹以及一件用鸵鸟蛋皮制成的圆形穿孔装饰品和一件用动物骨片刮磨成的骨锥,这些显示了当时的人类不仅有较高的打制技术,而且也有磨制技术的萌芽。
类似水洞沟遗址的石器,在宁夏境内的中卫县长流水、灵武县清水营、石嘴山市等地都有发现。从石器的制造技术和特征分析,与水洞沟遗址的石器一致,因此可以判定,远在三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宁夏银川平原附近的许多地方,都有人类的生息和繁衍,并在此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
水洞沟文化中出土的石器,从制造方法和形制上看,与“丁村文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从细小石器的器形和制造技术上来讲,对我国华北地区细石器加工技术的成熟起了很大作用。
水洞沟文化的旧石器时代地层中,还发现了野驴、犀牛、鬣狗、羚羊、牛、猪、鸵鸟等动物化石,这些动物都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它们的存在表明,在数万年前,这里全不似现在的干涸和荒芜,而是一个动物成群、水草丰美的地方,而水洞沟文化的先民们则在这里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