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对蒙古民族游牧文化及其生态性特征的理解


    
      对蒙古民族游牧文化及其生态性特征的理解
    那日森
    作者注:本文是根据的《基于恢复生态要求的草原新牧区综合发展系统及理论模型研究报告--以锡林郭勒盟为例》(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项目.主编:那日森.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0.10.)中相关内容整理而成的。
    1、游牧文化概念
    在长期的生活、工作和研究中,我对游牧文化形成以下的理解。从概念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摘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五版.第1427页)。从这个意义上讲,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与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经过严酷的选择与被选择后所形成的、适应了蒙古高原地理特征的、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存在基础的生存、生活与生产方式及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集合,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的瑰宝,当然也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狭义)的构成内容极其广泛,在不强调严格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的前提下,其涉及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民族意识、思维方式、心理适应、环境意识、科学文化素养、宗教信仰等等诸多内容。其各项要素间,不是简单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呈极其复杂的层次和网络结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蒙古民族的游牧文明曾经同时共存的一些其它游牧文明与文化,或者自行消亡,或者因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一例外地退出历史舞台,惟独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和与其共生的草原生态环境相互适应并巍然存在于中国的北方。究其存在的原因,纵有千条百条,归根结底只有一条:和谐,即蒙古民族所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决定了生态稳定;人与人和谐决定了社会和政治稳定。在这个和谐文化(广义)下所衍生出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体育、风俗、习惯等无一不都具有深远、浩瀚、宁静、悠扬和古朴的特征,并形成与中原农耕文化、江南文化、东北文化、青藏文化和新疆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性。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明、传统风俗习惯保留较完整的地区。在牧区经济结构方面,仍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主,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仍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在其境内尤以乌珠穆沁、察哈尔、苏尼特和阿巴嘎游牧部落闻名天下,这也为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条件。
    2、游牧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我认为蒙古民族游牧文化具有众多区别于其它民族文化的特征,其中它的生态性特征是最主要特征之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方式的生态性特征
    蒙古民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存在形式,游牧生产方式最大的特征是,在它的内部具有复杂的形态分类与功能分布,其中以日间流动放牧、旬间走场放牧和四季走场放牧为存在形式的微观游牧维持着草场生产力尽可能保持一定的生产水平,使其不至于过早减产到不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以放弃生产生活多年的游牧地而搬迁至数百公里以外的新的游牧地为存在形式的中观游牧则通过草原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时间规则、区域变换规则和集中连片土地休闲规则维持着草原生态的恢复,使原来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草场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和恢复。这也是蒙古民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的生存法则,是符合达尔文"优胜劣汰"进化论的、被选择而留下来的根本原因。千百年来游牧生产方式很好地维护着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也维护着草原生态呈长期趋势的稳产、高产和生物多样性。
    ②生活方式的生态性特征
    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蒙古民族具有敬畏自然、热爱草原和适应环境的纯朴自然观,在生产和生活中决不破坏生态环境。维系日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是通过蒙古民族的习惯法来实现的。蒙古民族的习惯法是千百年来通过口头传诵、书本记录和碑刻等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蒙古民族广为传承、接受的行为规范,它在蒙古民族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权威性。
    例如,关于保护牧场,《黑鞑事略》有"遗火而炙草者,诛其家"。北元时期的阿拉坦汗法典规定"禁于灰烬溺尿",尤其往新灰、热灰上溺尿最容易溅起火星,引发燎原荒火。日本学者后藤十三雄所著《蒙古游牧社会》中说到"蒙古人为保全牧场付出很多心血,例如怕秋季野火烧灰牧场而警戒,不耕土地或挖坑穴,......结果确实是避免了牧场的荒芜化。"
    关于保护水资源,由于草原本来水资源就缺乏,牧民更是倍加珍惜。蒙古族习惯法中就有"禁止向水中溺尿"的规定。还有"禁止人们徒手汲水,汲水必须使用某种器皿"的规定。阿拉坦蒙古律例第十三条规定"查乌勒吉木伦河水,常积于德勒格尔布勒图花园形成池水。......今后如有人从乌勒吉木伦河引水灌田被发现时将该人田地全部没收归仓,并将违者严予惩处。但种小块蔬菜园地者例外。为此,永为定例,以示遵行,记入引文档册。"
    关于保护森林,在古代蒙古人出于敬树神、出于保护林间草场和林中野生动物而倍加珍惜森林资源。《喀尔喀法典》第133条明确规定:"在库仑辖地外一箭之地内的活树不许砍伐。谁砍伐没收工具及随身所带全部财产。"
    关于保护野生动物,很多古代法典均有详细规定。例如对野生动物中幼畜、母畜和相依为命的动物倍加珍惜,即使对凶猛的狼,蒙古人也不是斩尽杀绝,而是有计划的控制,因此,规定狩猎区域、狩猎时间以及狩猎对象等狩猎细则。游牧社会之所以重视保护野生动物,是有深刻的缘由,诸如,用于食物补充;借助食肉野畜清理草原上死牲畜;观察动物迁徙,预测天气变化;用野畜改良家畜;用野畜提高家畜健康水平;用于围猎军事演习等等。
    ③人文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蒙古民族的人文文化与自然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着极强的"地缘文化"特征。例如房居文化中主要居住方式是蒙古包,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于经常搬迁,所以居住地的人口对草原环境从不造成任何破坏作用。蒙古包的结构、形状、颜色、规格等建筑要素都非常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也最适合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其以环保效果非常好被当代世界建筑学家誉为"最环保的建筑方式。"
    蒙古民族的语言、风俗、文化(狭义文化)、艺术、体育竞技等等均带有浓厚的、与所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地域特征。例如,蒙古长调以其悠扬、飘洒、遥远、天籁之声等效果震撼人心,其与所处的草原环境中的浩瀚、深远,以及地平线、蓝天、白云、绿野等自然要素天然合一,形成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境界,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使人们更加热爱草原,并与之和睦相处。
    ④自然景观的生态性特征
    蒙古民族适应自然的生态观使得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能够完美地保存下来,例如在蒙古民族的思维中没有"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改天换地"、"人定胜天"、"开天辟地"、"愚公移山"诸如此类的观念,他们更相信山川河流是赋有生命力的,与人类一样享有生存权。在这样一个人类朴素自然观下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原生态状态,山体、河流、湖泊、沼泽、林木、土地等无一不保持完整的自然状态和美丽的景象。
    3、游牧文化存在的价值
    目前,一提起游牧文明与文化,很多人只短视其生产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并以简单思维方式粗暴地加以拒绝与否定。其实,游牧文明尤其是蒙古人的游牧文明与文化具有很多优良与合理的成分,例如游牧文明中和谐思想与可持续思想正是目前我们所缺乏的、苦苦寻求的东西。游牧文化的存在对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意义非常重大,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魅力在于悠久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当今人类社会的主流是发展,同样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也是进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局限性,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也需要汲取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进行文化的交融,并在这个过程中去粗取精,新陈代谢,积极吸收具有当代世界先进特征的东西,如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保护、抢救、挖掘和传承,丢掉和忘记传统文化决不是一件好事。
    在长期的研究与思考中对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现状形成以下认识,第一,作为全人类的一个优良文化遗产--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正在迅速退化,其对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造成巨大影响;第二,蒙古民族游牧文化中的"可持续思想"、"和谐思想"等在当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第三,传统游牧生产方式的消失、草场承包责任制的不完善、人口城镇化、生态移民、市场化等是造成游牧文化退化的主要原因;第四,对于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事业来讲,一方面其面临着基本文化形态的选择,另一方面其也为保护和传承游牧文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五,保护传统游牧文化与发展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畜牧业并不矛盾;保护、抢救、挖掘、传承传统优良文化并不意味我们一定要倒退到过去时代;"那种认为越原始、越落后、越怪癖就越是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势的认识是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摘自《内蒙古自治区60周内发展进步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金瑞王赛音.大会交流材料.2007年7月)第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集保护游牧文化、完善土地制度、促进草原旅游业、优化人口城镇化、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改善草原生态于一体的综合发展系统,创建一个现代草原文明。
    当前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以锡林郭勒盟为代表的内蒙古自治区广大牧区也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重大任务。从广义上讲,新牧区属于新农村范畴(按大农业观点);从狭义上讲,二者在生产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最终体现为文化的差别,因此,无论从概念、称呼上,还是从具体建设内容和发展道路上,二者都有很大区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过程中,党中央明确要求要注重保护民族和地方文化传统,避免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东西的弄没了,避免把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改没了,所以,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新牧区过程中,如何突出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如何保护、抢救、挖掘和传承游牧文化?如何处理好发展现代生产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等,显得至关重要。
    
    
    2011-2-14
    
    作者那日森系中共锡林郭勒盟委党校副校长、经济学副教授
    联系电话:0479-8224133;13947391258
    电子邮箱:xmdxnrs@sina.com
    邮政编码:026000
    通讯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锡盟党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