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百家论坛










当前文章:论当代马头琴艺术专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论当代马头琴艺术专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色仁道尔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我国马头琴艺术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8年,我国著名抄尔艺术大师、马头琴艺术专业教育的奠基者色拉西老人走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前身),把古老的抄尔艺术带入了专业艺术教育殿堂。从此,这一世代依靠民间传承下来的古老的蒙古族弓弦乐器,终于有了在良好的专业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的机遇。它的走进课堂不仅仅是为抄尔本身的发展带来了可能,更重要的是对当代马头琴艺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马头琴艺术教育人才,对马头琴艺术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马头琴艺术教育在它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头琴(胡琴类乐器)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弓弦乐器。据文献记载马头琴的的历史可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经过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古老的胡琴类乐器逐渐形成为独具特色的抄尔艺术到马头琴,现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乐器的良好结构造型与演奏性能的民族乐器。它不仅能够独奏、齐奏,还可以参加大型交响乐团,是一件蒙古民族代表性的弓弦乐器。
    马头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从世袭相传、师徒传承到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课堂,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目前在我国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高等艺术学府里均设有马头琴专业,马头琴教育已成为这些专业艺术院校的特色专业。
    马头琴作为蒙古民族最古老的拉弦乐器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马头琴与蒙古民族的英雄史诗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古族抄尔齐(马头琴手)是专门自拉抄尔演唱英雄史诗的民间艺人,同时又是抄尔艺术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古代蒙古人的意识中抄尔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他们认为,通过抄尔齐讲述英雄史诗可以降魔除灾、带来安康。这不仅是单一的艺术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有着一定的功利性目的。
    蒙古民族自古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同样对乐器也有着神秘感。认为乐器是沟通人和神的神物。因此,他们对乐器的制造和传承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形成了世袭相传的传承习俗。所以在古代,抄尔齐是一代又一代相传下来的,有着一定的家族性质。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蒙古民族的文化、信仰及思想观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抄尔齐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世袭传统,发展为世袭与师徒传承的历史性转变。
    师徒传承是许多民间艺术得益于保留下来的重要因素。据文献记载,元代时期马头琴已经进入了宫廷,成为宫廷中重要的乐器,这对马头琴的传承与发展有了重要保证,同时从世袭相传的传统,发展为世袭与师徒传承并举的传承渠道。这种传承模式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直到上世纪50年代内蒙古艺术学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前身)聘请抄尔大师色拉西老人,开设马头琴专业课程开始,马头琴艺术从世袭与师徒传承的传统模式发展为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行为和内容,马头琴艺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已形成为科学系统的马头琴艺术教学体系。
    总之,马头琴艺术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几代马头琴演奏家、马头琴教育家、作曲家以及理论家,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晶,同时更重要的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始终坚持把马头琴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作为学校重点扶持发展的学科来建设,最终使马头琴艺术走上了世界音乐舞台,这充分说明马头琴不仅仅是蒙古民族喜爱的乐器,而且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弓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