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巴尔虎蒙古族


    
      
     巴尔虎蒙古族
     一、巴尔虎蒙古族分布状况巴尔虎蒙古族现在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的巴尔虎三旗,即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历史上,巴尔虎作为一个著名的部族名和地名,曾用来泛指两个地区:一是指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古真河”一带;二是指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巴尔虎的主体在呼伦贝尔,另外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及赤峰市等地均有分布。在俄罗斯及蒙古国境内,也有部分巴尔虎人聚居。巴尔虎的历史,如果从公元前3世纪古巴尔虎人参加了一个被称为丁零的部落联合体(比部落联盟更低的一种联合)算起,大约已有2300多年了。
    


    
      二、巴尔虎蒙古族的历史千百年来,巴尔虎人作为原蒙古人的一支,始终以原住居民的身份生活在贝加尔湖一带及呼伦贝尔地区,其间经历了无数次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消失,巴尔虎人失散了再聚集在一起,这一点在中外历史上也是少见和难得的。到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巴尔虎在今贝加尔湖东部的“巴儿忽真河”一带过着半狩猎半畜牧的生活。元代将这里称为“八里灰地面”,即马可波罗所记的“巴尔忽之原”。当时这里盛产一种叫“海东青”的猎鹰,回回商人常来这里贩鹰获利。由于巴尔虎等生活在蒙古草原北部的森林中,草原上的牧民称他们为“槐因亦尔坚”,意为“林木中百姓”。在元朝时,巴尔虎人便被称为“蒙古八喇忽角”了,这是巴尔虎人正式以蒙古人的身份参与元代社会活动的例证之一。
      从北元至清初,当时的蒙古族被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西蒙古两大集团内均有巴尔虎人。在各封建主内部相互混战和实施封建割据的局面下,巴尔虎面临着自蒙古各部统一(即被编入各千户)以来的第二次大离散的考验。
      北元前期,巴尔虎除在传统牧地贝加尔湖至呼伦贝尔一带游牧外,有时还随从属的封建领主参与更远的大游牧。如从呼伦贝尔至呼和浩特一带往返游牧,从内蒙古西部至青海一带往返游牧等。这样的大游牧最短的一个周期是一年,时间长的往往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最后,在各种势力的交叉影响中,右翼蒙古的势力迅速衰落,巴尔虎人在青海的活动便终止了。关于他们的流向,除少数一部分融入留在青海的蒙古人中外,大部分成为漠北喀尔喀及漠西卫拉特的属部。少数返回内蒙古的,大多数融入察哈尔蒙古族中。
    


     清初,清在统一黑龙江流域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还降服了西至贝加尔湖的蒙古各部。17世纪上半叶,沙俄开始侵入巴尔虎人的故乡贝加尔湖一带。这时,巴尔虎的主体已成为喀尔喀蒙古的属部。正当喀尔喀蒙古的抗俄斗争进入关键时刻,噶尔丹突然抄袭了喀尔喀蒙古,使喀尔喀蒙古不得不南下内蒙古。巴尔虎人随喀尔喀蒙古内迁内蒙古后,一直处于一种颠沛流离,频繁迁徙,人口失散的状态之中。当噶尔丹之乱平息后,除大部分巴尔虎人随喀尔喀封建主重返漠北外,还有一部分志愿入旗的巴尔虎人,被清廷分散编佐驻防各地。被编入八旗的巴尔虎人,除主要驻防东三省外,另外还有一部分巴尔虎人被编入察哈尔八旗、京师八旗中。据有关史料记载,仅驻防盛京(今沈阳)一带的巴尔虎旗人便有5000人。这些巴尔虎旗人的后裔,后来大多融入到满族中,成为与呼伦贝尔的巴尔虎人同一祖先的两个兄弟民族。
      从1732年起,巴尔虎定居呼伦贝尔已有270多年了。特别是1734年新巴尔虎大规模移入呼伦贝尔后,巴尔虎已成为呼伦贝尔的主要居民。巴尔虎定居呼伦贝尔的历史,无疑是整个呼伦贝尔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尔虎定居呼伦贝尔后,其宗教信仰、姓氏演变、文化教育、人口数量、经济结构、风俗习惯等也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由于这段历史离我们最近,因此,也可以将巴尔虎定居呼伦贝尔的历史,看作是一部浓缩的呼伦贝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