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扼守要道的古城,曾经是一郡的首府,在这座古城周围,有过燕国大军的马嘶,有过东汉曹操的春风得意,更有过千秋传诵的李广射虎。
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有一座古城遗址,是秦、汉时期的右北平郡郡治平刚城所在地。这座古城自战国时期由燕国始建,历经秦、汉两代,至西汉末年废弃,大约延续使用了约四百年。
平刚城位于西辽河上源老哈河的上游开阔地带,在古代,处于从燕山山脉以南的中原地区通往燕山东北和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上。当年燕国大将秦开率领大军沿此道北击东胡,迫使东胡退却千里,并修建了燕长城来防御东胡,这次进攻使燕国疆域大增,新置了数个郡县,右北平郡就是其中之一。到了秦汉时代这条古道称做平刚道,东汉末年曹操曾率军经由此道北征乌桓,并为了扼守此道修建了卢龙城(在今河北青龙县青河口),故又称为卢龙塞道。
秦汉时代的平刚城荒废约千年以后,辽王朝于公元1013年(辽开泰二年)为便于宋、辽两国使节往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旧址附近新建了富庶县城(也有人说是劝农县城),由辽中京直辖。这座县城,金元两代沿袭使用,金代为北京路大定府所属富庶县,元代为大宁路所属富庶县。
秦汉时代的平刚城,是今黑城中的“外罗城”,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宽1800米,南北长800米,有南北两门,城墙残高约1.5米,东南角城墙已被河水冲毁。在这座城内发现不少诸如印章、钱范、瓦当之类的汉代文物;说明了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和驻守这座城市的官员的地位之高。
辽代兴筑的富庶县城垣叠压在“外罗城”正中偏北,北墙正筑在秦汉时代的北墙上。经金、元、明各代沿袭使用和修缮,城墙基本保存下来。现今城墙残高8米,最高处达9.3米,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长810米,南北宽540米,城墙以护城壕相围,城墙外侧修筑有马面,四角设有角楼,四面城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保护城门。
在“外罗城”北墙外侧,另有“花城”,是当年战国时期燕国所建的右北平郡郡治。城墙多已塌毁,残高3.8米,南墙已被后来筑城时破坏和占用,现仅可看出有东、西、北三面墙,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80米。由于城墙残缺不全,很难查明原来城门的位置。在这座花城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由此可知,早在西周至春秋时期,这里生活着北方民族。
随着岁月的消磨,平刚城已逐渐不为人知,但著名的李广射虎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李广是汉朝名将,曾经镇守右北平郡,善于骑射,作战勇猛,深得人心,被称为“飞将军”,据说一次李广带人巡逻,走至傍晚,突听草丛中有罡风吹过,有虎吼阵阵如雷,于是奋力挽弓向草丛中依稀可见的猛虎射出一箭,箭至声歇,恢复平静,却没有找到老虎,也没能找到那支箭,后来,才发现原来箭已深深射入一块巨石之中。后来唐代诗人王纶作《塞下曲》一首赞曰: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在现今黑里河的河谷中,有一块巨石为中流砥柱,河水在其两侧咆哮如雷而下,当地群众传说这块巨石就是李广当年射中的那块巨石,又称射虎石,俗称为打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