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 战国七雄中的魏国为了防备强秦与匈奴、巩固控制的土地所建立的防御设施。


     魏国,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初,晋国三个士大夫瓜分晋国,分别建立了赵、韩、魏三个封建国家,即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魏国占据了今天山西省南部和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建都于安邑。


     魏文侯执政时期,魏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力大增,向西夺秦国的河西地,南败楚,攻占大梁,北灭亡中山国,其后魏国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在此设立了上郡,所辖地域包括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准格尔旗的一部分。为了防御黄河以西的秦国和北方的匈奴,魏国大将龙贾沿洛水(黄河支流)修筑长城,据《史记·秦本纪》所载:“(秦)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衰、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魏长城沿洛水向北至今陕西省北部,并延伸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据考证,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旗东距黄河10至20公里处的长城遗址,可能就是当年魏长城的最北部。这一时期的长城城墙主要是土石墙,高度一般只有3——4米,防御设施还很不完善。


     魏国设立的上郡,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中原王朝最早设立的行政区划,对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公元前328年,魏国被秦国战败,上郡15县被割让给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