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苗期考察是玉米栽培和育种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出苗情况考察
主要任务计算出苗植株数量占播种数量的百分比,反映种子的发芽和出土能力。6月3日调查时MN209出苗率均达到99%以上。
-出苗整齐一致,植株生长高度、大小均匀。整齐度高的玉米苗有利于田间管理和后期生长发育,减少大小苗现象对产量的影响。
2.生长形态考察
测量株高、记录玉米植株展开叶的数量,了解MN209的生长进程,4月29日播种,6月13日时处于展5叶期。叶片颜色浓绿、叶片宽大厚实,一般叶片宽大、厚绿的植株光合作用较强,有利于积累干物质。
观察根系发育、测量主根长度、侧根数量和分布等。根系发达的玉米植株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抗倒伏能力和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研究表明,苗期低氮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总根体积等指标会发生变化,这些指标可作为评价玉米耐低氮能力的参考。
3.田间长势考察
-群体密度:查看田间植株的分布情况,是否符合种植密度要求。大垄双行浅埋滴灌种植技术,种植行距宽行80㎝窄行40㎝,株距22.5cm,理论密度为4938株/亩,保苗密度为4889株/亩。
-整个田块中玉米植株的生长一致性,无缺苗、断垄现象,以及植株之间的生长无明显差异显。均匀性好的群体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实现高产。
-检查玉米幼苗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害虫,以及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病害。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保护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
4.抗逆性考察
-抗旱性:在干旱条件下,观察玉米叶片的卷曲程度、萎蔫情况以及植株的生长受抑制程度等,可通过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来综合评价玉米品种的抗旱性。
-耐盐碱性:在盐碱地种植的玉米,考察其对盐碱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植株是否出现生长缓慢、叶片发黄、干枯等盐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