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蒙古族服饰的男女配饰


    
      
     蒙古族服饰的男女配饰
     佩饰是服装的组成部分,而不同于服饰的一点事,它不是必备的物品,佩饰是审美价值大于使用价值的修饰品。具有稳定性,不易破损,容易珍藏且传承。
     1、蒙古男人的配饰
     蒙古男人的佩饰包括火镰、鼻烟壶、烟袋、手镯、戒指等。从古代起,马、弓箭和火镰被称作是蒙古男人的三宝。蒙古人认为,火镰是光明的象征,刀子是邪恶的镇宝,所以无论男女老少出门时必带这两件物品。这也是野外露宿、打猎、烧火等游牧和狩猎生活的需要所决定的。男人的刀子要戴在身体的右侧,火镰戴在身体的左侧。骑马时均插在腰后,下马或进别人的家时放下刀子和火镰,下垂于左右两胯。
     蒙古人认为,火镰打出的火源于长生天。因此点燃篝火、腊月祭火等操作意义重大的行为时必须打火镰取火。同时火也是蒙古人观念中,净化邪恶的工具,代表生命力征像。迎接远方来的使者、逃离瘟疫、安葬死者归来时必须从两对火中间走过。蒙语中形容生命力旺盛的年轻人时,用“有火有力”等言语。正因为这样,蒙古男人从小就熟练掌握打火镰取火的技巧,当新郎之后,女方家的婚嫂们要考验新郎的取火技艺,如果打三次火镰还取不上火就被嘲笑为“火力(活力)待尽的小伙子”。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火镰样式有所区别。年轻人戴编织花纹或镶有宝石、玛瑙银边儿火镰,老年人则戴镶有乌林赫或树纹赫的铜边儿火镰。
     从腰带上解下火镰过夜时,如果是在自己的家,就把火镰挂在高处,要是在别人家,就放在自己睡觉的枕头底下。
     蒙古人的刀具使用也有很多的禁忌习俗。如,不能用刀尖儿指太阳、月亮、星星、天地、山水、佛像和他人。给他人递刀子时不能刀尖儿对准人,不能用刀子插肉吃或递给别人。宰杀牲畜、削肉剃骨等作业中,不会熟练用刀的人将受到众人的取笑。
     鼻烟壶也是蒙古人特别讲究的佩饰之一。一般用玉石、玛瑙、水晶、陶瓷、牛角、红木等材料制作。其形状以椭圆和半圆为主。里面放好掺有香料的烟面儿。装鼻烟壶的袋子叫做“褡裢”。褡裢,有礼仪型和普通型两种。老年人用暗色褡裢,中、青年人用色彩亮丽的各种褡裢。褡裢的镶边儿艺术和刺绣装饰也是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
     蒙古人带褡裢有严格的规矩。把褡裢插挂在腰带上,其位置在身前左侧。早先只有吸食鼻烟的人才戴褡裢,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佩带褡裢成为了所有蒙古男式必备的装饰物,并具有了礼仪内涵。男人相逢时必须互换鼻烟壶致以问候。在这个过程中,年少者先向年长者递送鼻烟壶,年长者接过鼻烟壶之后,做出用鼻子吸食的动作,再把自己的鼻烟壶递给年少者。同龄人可以同时交换鼻烟壶。交换鼻烟壶时必须把衣帽收拾整齐,以示正规和严肃。如果两个人产生纠纷之后,有错误的一方或年少者向另一方奉送鼻烟壶。另一方接受了鼻烟壶就意味着两个人的和解。
     有必要说明的是,在过去,人们一般在鼻烟面儿中参和一定的蒙药,防止鼻炎和传染病的传播蔓延。这是鼻烟壶在生活中起过的另一个作用。
    


     烟袋和烟荷包也是蒙古男士的佩饰之一。自然,它们的制作和工艺也是特别讲究的。烟袋由烟袋锅、烟袋杆和烟袋嘴三部分构成。用金、银、铜、铁等制作烟袋锅。用鼠李树、红木、杏树等质地坚硬的木头制作烟袋杆。而烟袋嘴一般用玉石、玛瑙等石头精雕细刻制作。烟荷包要用绸、缎和库锦缝制,上面还要贴抠或刺绣各种赫、乌嘎拉吉花纹。烟荷包的上方还要接缝三至六条红、绿、粉、兰颜色的飘带。烟荷包如同绣花靴一样都是表明妇女,尤其是姑娘手艺高超的代表物。不少地方风俗中烟荷包是姑娘赠送给恋人的制定信物。东北民歌《白虎哥哥》中唱到:“垂有六个飘带的烟荷包,在六月的月光下细心缝制,本想送给白虎哥哥,妈妈却让阿拉坦巴干拿走”。婚俗中也有新娘为新郎佩带自己亲手缝好的烟荷包的行为。因此烟荷包,毫无疑问是宣扬新娘手艺的特殊礼品。
     古代蒙古男士经常戴一只耳环,后来逐渐放弃了这种习俗。戒指是迄今为止普遍使用的装饰品,不过原先蒙古男士的戒指都戴在大拇指上。据说是出于射箭时保护拇指或用力的需要才这样做的。现在的男士只要到了十八岁就在无名指上戴金、银戒指,戒指与婚配状况无关。蒙古男人也戴铜、银单手镯,但不会带在手腕上向外露出,在袖口里靠上戴紧,其说法是避免雷披或防止风湿类疾病。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男人戴手镯与审美情趣似乎无关。
     二、妇女的头饰
     1、有趣的传说
     蒙古妇女的头饰,鄂尔多斯最具代表性,也最复杂,而鄂尔多斯各旗又有不同。蒙古各部更是五花八门,单独出一本书也写不完,因此只好解剖一个麻雀。
     头饰的名字很有趣,一个叫达罗勒嘎,一个叫细勃格,均属普通蒙语。达罗勒嘎有“压迫’’、“镇住”。之类的意思,细勃格是用泥抹住的意思。都跟头饰风马牛不相及,怎就成了头饰呢?
     成吉思汗出生的时代,各部落征战不息,互抢对方的牲畜、妇女据为已有。为了防止俘获的女子逃亡,是蒙古的辫子上拖一条椽,是汉人的脚上抹一团泥,以后就变成细勃格——练垂,头戴——达罗勒嘎。这与郁达夫所说领带原是东方人加在西人身上的刑具是一样的。也有的说不是这样来的,俘虏来姑娘媳妇以后,怕她们偷偷溜走,就给打了些金银首饰,戴在头上。这玩意儿十大几斤,戴在头上走不快,叮玲当啷还有响动,一跑就被人家一趟快马追了回来,所以叫达罗勒嘎。这些女人还不死心,每天起来往外倒灰,都倒在一个地方。日久天长积成一个高丘,她们就爬上去向故乡眺望。直到现在,牧区的灰堆多选在东南。其实这是因为高原冬季常刮西北大风,怕把灰土吹进家里的原故。总之首饰戴在头上再没取下来,以至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姑娘出嫁的时候,父母必须为她做一副头饰,无之不能成婚,不能见人。哪怕是假的简易的也得对付一副。有些老年妇女,谈到当年父母为她们准备头饰的艰难,往往都有一段故事。
     2、练垂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条木椽进化成一截带杈的小木棒。将带叉的一头用棉花缠成疙瘩,用市布裹缝起来。姑娘出嫁时把发辫解开,从正当间分成两半,每一半梳许多小辫,就像新疆姑娘一样,把一面的小辫均匀地笼罩在这个木头疙瘩上面,用皮条在疙瘩下面捆住,这样就把头发和木棒绑在一起。然后再把它牢牢插进一个上粗下细的发套里面,下面坠上宝剑头飘带。正当打疙瘩的地方,还要在外面罩个半圆形的饰片,背面(里面)用扣子固定在疙瘩上面。这全部的物件组合成的整体就叫练垂。古时用的木头,从上到下一根,长约尺许,擀面杖粗细,干活睡觉非常不便,传说中的那种痕迹还比较明显。后来就大胆改革了一下,把它截短,变成活的,不与头发绑在起,连发套可以取下来,压迫减轻了不少,但还留一个蝌蚪尾巴。
     半圆形的饰片,伊盟叫奥如达格,又叫道布其鲁尔,形状活像个写扁的D字。用碎布裱成硬衬子剪成,长约一怍,宽约一虎口。缝纳出来以后,再在上面镶饰;中心是一个口形一个D形的“古”,这两个排在一起仿佛是这整个半圆片的缩印件(古跟勃勒差不多,实际上就是一枚嵌珊瑚或珍珠的银花。一般的古正好一两纯银,边上一圈云纹、花卉、蝙蝠、哈那纹、吉祥结、万字等不一,中心是用银花镶嵌的红珊瑚或绿松石大珠子。银花与边缘图案之间一般是景泰蓝工艺或镀色的磁珠。这整个物件就叫古。请读者记住这个形象,以后我将用这个简单称谓来叙述)。围绕这个小半圆形,是两行穿在一起的小珊瑚珠子,一律黄豆大小。这些珠子的线头从方头那面穿出来,加上从方头中间穿出的另外四根线头(整个饰件不能有空隙,全部用珊瑚或珍珠覆盖,整个头饰的其余部件也全是如此),共八根绳头各穿一个大珠、两个小珠,然后打住疙瘩,从背面绷住。外面一圈边缘还要用筷头粗的银线压出来。
     奥如达格的里面,挨着D形半圆片孤形的那边,要绷一个略小的D形片,上面是一个鼓出的银花,挨着妇人的脸庞。奥如达格佩戴的时候,自然圆头一面朝脸,方头一面朝脖颈,稍稍倾斜一些,不要正好与发套垂直。
     发套上粗下细中空,用厚纸或碎布片裱成硬壳,外裹黑缎做底,上用各色丝线绣出鲜花,或用银线缉出,或根据粗细宽窄不同绷三片古。飘带用薄软的黑布做成宝剑形,上面绣上山水花鸟等物,或钉上勃勒,挂在发套下面。这是面颊一面的情况,另一面与之完全一样,以取对称。这些东西组合起来的总称就是练垂。练垂从头顶开始,顺着两颊,经过乳峰(正好盖上),下垂及膝。惟达拉特旗练垂短小,不到三十厘米。
     练垂所用之木,不能从同根的一棵树上截取,两边的木棒要分别取自两棵树上,也能从蒙古包的哈那上截取。妇女不再嫁时,此木一般不换。这种练垂梳洗不很方便,“其发不恒理,理则必刷以胶。”这种记载可能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是胶。
     3、头戴
     就是达罗勒嘎。包括发箍、后屏、护耳、垂饰、马鬃、耳坠六件。
     (1)发箍
     头戴最上面套在头上的圆圈,大小因头而异。一般三四指宽,用黑布衬子或红铜制成,周遭有八——十个方形的古,古中间有鼓出来的莲花图案和镶嵌的大红珊瑚,尤以当额的那颗最为硕大鲜红,隔一个古嵌一块绿松石,其余空隙都用小珊瑚和镀了红绿黄颜色的磁珠填满。发箍上下两边用一至三排穿起来的珊瑚珠子(黄豆大)镶成。
     (2)后屏
     头戴后面遮挡脖颈和肩膀的部分,可达腰中,用较厚的黑布衬子做成。后屏长约一尺,上宽(连接发箍处)三一一四寸,下宽六七寸到一尺。大体像一个凸字。凸字上边的珊瑚是上下排列的,中间有一个方形的古。下边宽大部分的珊瑚是左右排列的。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大古:左右三寸长,上下一寸宽,上面嵌三颗红珊瑚,也有三到四个古分开排列的,也有用绿松石代替古的。空隙和边缘也用黄豆大的红珊瑚镶嵌出来,约四百九十九颗。最下端的工艺同奥如达格一样,在十六、七个大珊瑚珠上再各穿缀三颗小珠或绿松石。
     (3)护耳
     钉于发箍两旁,遮挡耳朵和后屏两边的缝隙,狗耳似地垂于左右,也用布衬做成。长一怍,宽一虎口(也有说长三寸、宽一寸的),形状工艺同奥如达格相似而小,上面有四方和半圆形的古,有黄豆珠六十五颗(奥如达格九十七颗)。边缘用银线压边,也有前面朝脸的一面钉两排小珊瑚珠的。鄂托克旗的护耳,是与后屏缝在一起的。乌审旗是另外的。
     (4)垂饰
     面颊两面垂吊的饰物的总称,左右对称。现以一边为例说明:垂饰又可分为两大部分,一种是吊挂,一共是五条。每条的穿法一致,自上而下依次是一个大珊瑚、一个银束子、一个大珊瑚,一块长方绿松石、一个大珊瑚,一个银柬子、一个大珊瑚,最后是一个陶纳勒嘉。陶纳勒嘉好像是两个银古扣在一起做的,朝外一面的鼓一些,中间是莲花中镶嵌的大红珊瑚。朝里的那面扁一些,多嵌细小的珊瑚。陶纳勒嘉因为比较大,穿时一个要压住另一个的一半。下面不带垂穗的,五条吊挂每条上都挂一个陶纳勒嘉;下面带垂穗的,只挂三个陶纳勒嘉(其中两个陶纳勒嘉上各挂二条吊挂)。吊挂的上端挂在发箍上,从太阳穴一直排到与护耳相接的地方。吊挂的穿法不限,上面一种可任意排列组合,但五条的穿法必须相同。
     垂穗是头戴上制作最精良的部分,一面五条(从三个陶纳勒嘉上吊下来的,其中两个陶纳勒嘉挂下四条,一个陶纳勒嘉挂下一条,跟上面穿吊挂的方法一样),五条的做工都一样,从上到下穿缀的依次是:穿缀一两颗珊瑚的银链儿;一朵铃铛形的花儿;从花心和两个花瓣上,又穿出三条银链儿;中间一条较短,只坠一块鸡心松石,两边两条又各分出三条蝶花银链。这回是两边两条短,中间一条通过一只银鱼,又分出三股小银索,银索末端吊下一只小银铃儿。垂穗全长七寸,悬空垂吊。互不连缀,走路一步三摇,铿然有声。刚成亲的少女和年轻媳妇,爱戴这个玩意儿。一过了四十,就从陶纳勒嘉上摘下来,只留一个吊挂了(在下面多加两个陶纳勒嘉)。
    


     垂穗多数都是从陶纳勒嘉上吊下来的,准格尔旗却是直接连在奥如达格上的。垂穗的穿法也不一样,有的一个珊瑚,四行碎珊瑚,一个大些的绿松石,一个珊瑚,四行小珍珠,一个珊瑚,最下面是银蝙蝠含的玛瑙垂桃,或者还没有完,蝙蝠的鼻头和翅上又吊下四个小钩,每个钩上钩着一条银链,每根链儿隔一二寸一条金鱼(或银蝶)。再隔一二寸是陶纳勒嘉(或小银铃)。这种垂穗每面六条。察哈尔、乌兰察布妇女戴的就是这种头饰,只不过珊瑚珠子大一点儿,链儿粗一点儿。后屏和护耳大约没有,只是从软发箍垂下满头穗穗而已。
     (5)马鬃
     戴在发箍前面覆盖额头的部分。先在发箍上用米粒大的银予穿缀一指宽的吊挂,接着穿钉一排十七个珊瑚珠,再用糜米大的小珍珠穿成一寸宽的网格儿,下面再穿上一排同样大小的珊瑚珠子,再吊下十七条小银索儿,末端都坠有小银铃含的水晶珠。中间一条最长,可垂到两眉中间,然后以眉形向左右伸展,最边上的两条又适当放长,但都不能压住眉头,宽可及太阳穴。银铃虽有豆大,制作却十分精巧,多为四棱或六棱体。每个棱还有雕花。各种颜色配置得璀灿夺目,是年轻妇女的装饰品,一过四十就不戴了,和垂穗一样。马鬃样式,不一而足。上面说的是其中典型的一种。(6)耳坠
     代替耳环用的,面颊两旁各一个。纯银制作,指头粗细,重近一斤。在练垂两边顺着脸垂下,也叫大耳坠,以区别于姑娘时戴的小耳坠。耳坠形状像一问号,一面有一个银钩子。一面由一连串的穿缀物组成:最上面是一朵鼓起来的大银花,下面一个接一个穿上一样的五朵银花(一朵镶珊瑚,一朵镶松石,再一朵又镶珊瑚……这样隔开镶嵌),下面用线把三个珊瑚珠、两个蓝晶石、六个银垫圈搭配着穿起来,最下端是一个镶珊瑚的银勃勒。耳坠一般直接连在发箍上,在奥如达格的里面。
     以上是鄂尔多斯西三旗妇女主体头饰的一般情况,跟其他旗县尚不一样。达拉特旗头戴分大小两个。练垂只有套子,没有下面的飘带。奥如达格也没有。小头戴是里面戴的,由小发箍、马鬃、四个陶纳勒嘉、垂穗和护耳组成。大头戴由发箍、垂穗、大耳坠、后屏组成,据说是一种更古老的样式。主体头饰的佩戴顺序是先戴练垂,再戴耳坠,后戴头戴,最后戴礼帽。礼帽是一种二龙戏珠圆顶帽,非常讲究。也有不戴礼帽扎头巾的。旧俗平日练垂、头戴都得戴着,后来松动一点,除了拜会亲戚和重要集会,平时可以把头戴去掉,只戴练垂行走。头戴练垂都是媳妇的行头,姑娘不能戴。两件合起来十六七斤,好的当时就值二十多匹马,次的也值二三匹马。如今都成了难得的文物。
     除了主体头饰以外,还有一些附带头饰或其他饰件,也一并附在下面:
     (1)小耳坠
     这里的小耳坠,其实并不小,重也有一斤,比大耳坠也复杂。上面有方古、四个陶纳勒嘉、吉祥银盘蚕,只有最下面吊的那部分像个真正的耳坠。只是它是未婚女子戴的,所以叫小耳坠。耳朵眼上戴不动,偷偷从耳后引下根线来,拴住套在头上。出嫁的那天晚上,要摘下来,换上大耳坠,表示姑娘变成了媳妇。姑娘哭着闹着不让换,别的姑娘也抱住不让换,嫂子们百般劝说才能取下来。
     (2)项链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装饰品,戴在领子外面,从胸脯垂下,用一虎口宽的布或缎子,围个垫肩似的东西,正好套在脖子上,后面有个扣子似的东西,戴上可以锁闭。“垫肩”前面一圈全是银古,银古下面有一个钩儿,从钩儿上挂下三个饰件:中间是银心,两面是两个一般大的蝶形银古。从它们下面各引出两条珊瑚索儿(共六条,每条用碎米似的小珊瑚穿成),中间不时穿缀一个大珊瑚,下面通过一个倒吊的银鱼,每条再支出两条银索(共十二条),末端各吊一个鸡心似的小坠予(珊瑚或松石做成)。姑娘成婚、拜火、赶庙会必须佩戴。民歌中多次唱到。
     (3)小项链
     上面项链的代替物。银子做的圆盒子,有银碗底部大小,面上有錾花的龙虎兽头图案,中间镶有珊瑚,实际上就是一种古。盒里装着五谷和包在棉花里的佛像。盒两边有系子,可以穿起绸带或布条。一面的可以挽住带在脖子上,一面权当飘带任其垂下。也有两条稠带末端带一个银锁的。
     (4)针插子、女式鼻烟壶袋
     针插子是放针线的,鼻烟壶袋是放鼻烟壶的。蒙古女子去别人家或野外遇见人,要交换鼻烟壶表示问候。它们都有纯银打造和手工制作的两种。一般这两件通过两或四条链儿连在一起,再用一个银勃勒挂在前襟上。银子打造的用錾花镂空工艺,图案花样繁多。手工刺绣多是妇女根据本人喜好选择的图样。无论哪一种,下面都要吊丝线、珊瑚穗子或银铃儿。
     (5)手镯
     老少男女都戴,有铜、银、玉、骨、琥珀多种。造型和花纹同汉族的仿佛。
     (6)戒指
     所用材料同手镯差不多。近年青年人盛行一种上面嵌珊瑚(即有古的那种)的银戒指,没少毁掉传统的银器。
     (7)额嘞赫布其
     额嘞赫布其都是戴在拇指上的。一种是戒指,用金银或景泰蓝工艺制作,镂空錾花,图样各异。镀成蓝、绿或青色花纹,里面嵌珊瑚珠子,后面宽前面窄。另一种是扳指,射箭时为保护大拇指用的,用玛瑙、玉石做成,工艺比较简单,不能算妇女的饰件。
     服饰因配饰而变得更加瑰丽,人类的情感与生活的符号化印记浓缩在配饰中与人们共存,形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