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扎兰屯市达斡尔族风俗


    
      
     扎兰屯市达斡尔族风俗
     达斡尔民族乡位于扎兰屯市东部21公里,始建于1932年,原名齐齐哈尔乡,因大多数群众由齐齐哈尔市附近的嫩江流域迁来而得名。1956年9月15日建立达斡尔民族乡。
     达斡尔民族乡所在地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之后,达斡尔民族乡的畜牧业,尤其是奶牛饲养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远近驰名的“奶牛乡”,以奶牛饲养业为龙头的畜牧业的崛起,使这个乡迅速步入致富之路。
     达斡尔民族乡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最近发现的硅石矿为这个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达斡尔民族乡必将成为扎兰屯市具有特殊地位的经济开发区和民俗旅游区。
     (1)服饰
    


     达斡尔族狩猎的男人冬穿“布贡其德力”,即狍皮大衣,头戴被称作“密雅特玛格勒”的毛朝外狍头皮帽、貂皮大耳帽,足蹬“奇卡密”、“塔特玛勒”,春夏秋三季穿“哈日密”即狍皮袍,有时在狍皮外加鹿皮或犴皮马褂,皮轻而厚实,箭矛不易穿透。妇女夏春秋三季都穿旗袍,冬天穿棉袍。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每逢喜庆佳节穿绸缎服装。参加婚礼或外出探亲袍外加绸缎面的貉皮、灰鼠皮、山猫皮等斜襟坎肩。1949年后,达斡尔族居民的服饰逐渐与当地汉族居民相同,但逢喜庆或节日,均着民族服装庆贺。
     (2)饮食
     达斡尔族主副食较多,通行一日三餐。主食多为米面,过去的米食是稷子米,燕麦米和大麦米。狍子肉荞麦粥或狍子肉燕麦粥,尤为老人喜欢。现在的米食主要是大米、小米和玉米。面食主要是荞米。面食主要是荞麦饸饸、面片、肉汤削面、面疙瘩汤等,也吃蒸馍、烙饼或发糕。
    


     副食主要有肉、奶、菜三类。肉食中以手把肉最为名贵。牛奶不仅直接食用,而且多同米面合在一起,也制作奶皮、黄油等高级食品,但不多见。蔬菜以炖菜为主,配以猪肉、肥肠、芸豆等,并讲究加些蘑菇、黄花菜等山珍。稷子米饭抹黄油,是招待客人的最好食品。
     (3)居住
     达斡尔族村庄多住在有山林和靠近江河的地方,不仅生活方便,也有利于农、林、牧、猎、渔等各业生产。他们的居室多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脚下或丘岗南坡上。每户都有柞树或柳条围成的庭院,一般庭院左右和后面是田园。
    


     庭院一般设一重门,富者设大门、二门两重门。院内正房三间或五间,两侧是厢房、仓房和碾房,东南和西南两角分别为牛马圈,东北角为猪圈、厕所,西北角是羊圈,西间为卧室。三间房的东西为卧室,中间为厨房,厨房沿北墙盘有池式火炕,用于干燥谷物等。达斡尔人以西间为贵,开有南窗和西窗,盘有南、西北三面连炕,上面铺炕席。南炕东侧为长者居住位置,西侧炕柜旁为儿女居住位置,儿媳住在北炕或东间,西杭为接待客人或亲友所用。
     (4)禁忌
     达斡尔禁忌睡觉时横卧,认为这样会亵渎神灵;不能执马鞭、弓箭、刀枪等物进入室内,认为会带来凶气;吃饭时不允许站立、行走或坐门槛等,认为这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5)岁时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阿聂”(春节)、“卡亲”(元宵节)、“霍乌都如”(黑灰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祭灶节、“布通”(除夕)等。“阿聂”是达斡尔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清晨要给天神、娘娘神、灶神烧香磕头,接受老人们的新春祝词。初一包饺子放硬币,吃饺子咬到硬币者认为有福气。吃罢饺子,人们穿上新衣互相拜年,一直持续到初五。“阿聂”期间跳“鲁日该勒”,少女们玩“阿涅卡”(玩偶)、扔“萨克”(踝骨)为戏,中青年则参加赛马、摔跤等活动。“卡亲”是天神归界日,要给天神供祭品。“霍乌都如”是正月十六,少男手上抹黑灰相争涂向少女脸上,象征吉祥和预祝丰收。寒食节主要为祖先或老人进行祭祀活动。端午节举行沐浴活动并插艾蒿、吃饺子,荞面饸饸等。祭灶节给灶神嘴上沾麻糖,以求上天后为本家多说好话,祈求全家丰衣足食,生活美满。
     (6)传统艺术
     扎恩达勒
     “扎恩达勒”是由男子在野外独唱的高腔山歌或小调,一般没有固定的歌词,而是在高昂悠扬的固定曲调上即兴填歌词。有时吸用“讷由尼由耶”的衬词反复咏唱,歌词大都为两句式,近年逐渐出现固定歌词的新“扎恩达勒”。
    


     鲁日该勒
     “鲁日该勒”为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统称,意为“跳起来”,边歌边舞,轻松活泼。每逢喜庆吉日或重大庆祝活动,达斡尔民族乡都要举行这种民间歌舞活动。“鲁日该勒”的表演形式因地不同而风格各异。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的“鲁日该勒”则粗犷豪放,活泼热情,呼号与唱歌交替进行。开始时多为二人慢舞,(群舞)场面,即舞者双双对对在“哲黑哲”、“德呼——德呼”的呼叫声和欢笑声中互击手掌。整个舞蹈始终在活泼欢快的笑声中进行,直到筋疲力尽方休。主要舞蹈动作以模拟各种姿态为主,如雄鹰展翅、农夫种田、洗脸梳头及其他劳动姿态等。舞姿刚健奔放,旋律欢快热情,舞蹈语汇丰富,表现出达斡尔族人民豪爽、强悍、乐观的性格。舞者在伴奏或呼号声中边歌边舞,活泼奔放,妙趣横生。外来客人在这种欢快的歌舞气氛感染下,往往情不自禁地投入舞圈中去。
     舞春
     舞春是达斡尔族人民喜于传诵的叙事诗舞蹈形式,即在舞蹈中配以民间叙事歌曲或叙事长诗。叙事诗具有讲究押头韵的特点,易于朗朗上口。舞春分为民间舞春和文人舞春两种,前者居多。民间舞春内容主要反映生产劳动、英雄人物、揭露腐败、教诲劝戒等。
     阿涅卡
     “阿涅卡”是达斡尔族女孩玩耍的一种具有古老传统、模拟社会上男女老少和儿童形象的小玩偶。虽然现代玩具已十分流行,尤其是现代儿童的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但玩“阿涅卡”尚未绝迹,仍在部分达斡尔家中流行。
     阿涅卡制作简单,即用纸或布片剪出头形,画上各式脸谱,再用纸糊成锥形,把头端剪掉做衣领,下面剪齐做下摆,从领口处插出头形,就可成为站立的人形。还有用桦皮或蛋壳制做的,样子十分精美。齐齐哈尔至扎兰屯一带的达斡尔族女孩用白布或绫绸做衣里,各式腊光纸做衣,裹棉衣做头,小巧玲珑,造型美观,色泽鲜艳,立体感强。他们根据阿涅卡的性别、年龄和身份,给阿涅卡套上长、短坎肩、马褂或裙子,在领口、大襟、下摆处装饰花边。此外还用火柴盒或彩纸片糊成各式杭琴、桌子、板凳、小床等。当玩的时候,她们根据阿涅卡的不同性格和身份,安排他们互相串门、求亲、结婚或种菜、挤牛奶、采野菜、采野茹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时还要安排他们争吵、打架,然后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为他们处理争端。掌握制做阿涅卡手艺的女孩并不多,因此得到阿涅卡很不容易。
     (7)婚嫁
     长期以来,达斡尔民族严格遵守氏族外婚姻制,既使无血缘关系的同姓也不得通婚,但血缘关系很近的姑表亲却可通婚。订婚之后的婚礼仪式复杂而热烈。解放以后,达斡尔族的婚礼虽然发生很大变化,但仍保留不少传统的仪式。
    


     婚礼的当天早晨,梳妆一新的新娘将由长辈或兄嫂做为“华达”(男亲家)和“霍都古”(女亲家)陪送到新郎家。主持人宣布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先行握手礼,接着向公婆及来宾行礼,然后把准备好的糖果、奶食品一盘盘端上来供来宾品尝。奶食品中有乳酪、奶豆腐、奶皮等。按照习惯,家长要给新郎、新娘每人喝一杯鲜奶,祝愿他们的生活像牛奶一样纯洁甜蜜。然后,新郎、新娘向长辈敬酒,接着又向来宾敬酒。参加婚礼的客人选出代表向新婚夫妇祝福,并引吭高歌,婚礼进入高潮。
     旧式婚礼极为复杂繁琐。订婚之后要“过礼”,即由一位享有威望、能说会道的长者陪同新郎乘车携礼到女方家。礼车到后,女家则紧闭大门,并由把门人同男方陪礼人答辩,直到满意才允许进院。进院后,男方陪礼人先向女方长辈敬酒致词,滔滔不绝表示口才知识渊博,女方长辈接酒不喝,并提出种种难题,直到满意后再斟酒回敬表示谢意。这时,陪礼人展示带来的礼品,女方表示满意,过礼仪式才告结束。婚礼当天,女方要选男女4名送亲人员陪同前往男家。喜车出动前,新郎要骑一匹快马,驮一只整羊和若干酒,由陪同人陪同到岳父家敬酒,然后再返回。喜车到半路,新郎还要在亲友陪同下前往敬酒。喜车返回后,婚礼开支,新郎和新娘向长辈行拜,然后上奶茶、奶皮和果子,再上牛背、羊背。席间陪酒人连连敬酒致词,向客人说客套话,宾客向新婚夫妇说吉利话,直到深夜方散。
     (8)丧葬
     达斡尔人长辈临危时,子孙守候在旁,穿寿衣,剃头,静候咽气,称为“接气”。人死净身,放在板铺上,胸部置镜子一面,脸蒙纸或布,口放铜钱,双脚用麻绳捆缚,身前摆上供品,家人痛哭,亲友磕头哀悼,庭院挂红布幡一面,表示吊丧。入殓时,长子扶头,众人将死者连褥抬起,在室内从左向右转3圈,然后用被单或毯子遮住光线送入棺内。出殡时,清晨起灵,长子将烧纸泥盆摔破。祷告后,随众人抬棺走向墓地,调下方位,主祭人领先填一锹土,接着亲戚按顺序埋土成坟。灵车走后,院内要清扫净宅,大门外点火一堆,送葬回来的人从火上跨过,表示受洗,丧主再次举行酒宴以谢众人。近年市区内达斡尔族人死亡实行火化,达斡尔民族乡及广大农村散居的达斡尔族人死亡后的丧葬基本保持上述仪式。
     (9)婴儿摇篮
     达斡尔族婴儿摇篮也称悠车,是达斡尔族妇女哺育婴儿的必备用具。摇篮底部用薄板制所,篮底下两端有皮带扣,用来穿系皮条摇篮带。摇篮帮用柳木长条板制成,摇篮头部上翘呈船形。使用时将婴儿置篮中,用宽带缚住婴儿两臂,腿下放好桦皮缝制的簸箕状托垫以防尿湿褥子,再用单布裹好婴儿,小便处扣放桃形桦皮挡,然后盖上小夹被或棉被,用篮带将婴儿扎紧。摇篮通常面朝南悬于屋中横杆或房梁上,母亲在炕上做活,可将摇篮绳挂在脚踝上,一边做活,一连用脚牵动牵绳,摇篮便不停地前后悠荡。摇篮背后上部挂有横排成串的鸡腿骨,随着摇篮悠动发出、“呱达达、呱达达”的有节奏响声。母亲边摇边哼唱摇篮曲,婴儿很快安然入睡。
     (10)民族体育
     曲棍球
     达斡尔族曲棍球也叫草地曲棍球,达斡尔语称“波依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达斡尔民族乡的达斡尔族群众继承和保留了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都增设有这一课程,并有本民族的曲棍球队,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行表演和竞赛。曲棍球球棍称做“贝阔”,长约1米,击球部位弯曲而扁,宛如冰球杆。比赛分甲乙两队,各11人,球场同足球场相似。每队设一守门员,门前各有2人守卫,其余队员主要进攻。每场比赛分上下半时进行,把球击入对方大门内得分,击入多者为胜。
    


     曲棍球民间有3种:少年儿童击的球是用牛毛蘸水团成的软球,体轻并有弹性。成年人中玩的球有2种;一种是硬球,多用杏树根削成,质地坚硬,经久耐用;另一种是将树根削成球状,然后用火燃着打火球,多半在夜晚比赛使用。黑暗的夜晚,双方队员借着火球的光亮,进行激烈的争夺,火球在黑暗中飞来滚去,尤受青年人的喜爱。
     板棍
     板棍也称板杆子,是达斡尔族群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民族体育活动,在群众中广为流行。这是一项比力气、比耐力、比技巧的有益活动。比赛时双方各出一人,坐在草地或平地上,双腿向前伸直,两人的双脚掌互抵,上身坐正,双臂平伸,紧紧把住横在两人面前的短棍,憋足力气。随着裁判人员“开始”的哨声,双方各用力向内拉棍,如有一方被拉离地则被判失败。比赛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
     驮背
     达斡尔语称为“特莫阿特贝”,即象骆驼一样驮物之意,也是达斡尔族群众中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活动,每逢庆祝活动或重大节日都要举行隆重的比赛,平时在群众中也经常即兴进行。这项活动主要是比臂力和腰部力量,需要两人同竞赛者配合。参赛者一般是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比赛时运动员要将衣袖、裤腿挽好、或身穿运动衣以防绊脚,然后平卧在草地上或平地上。自选的或裁判员指定的两名体重大致相等的年轻人,腿部以下横压在运动员腰痛部,双腿紧紧缥在一起,两手拉住双脚步,同运动员组成十字形。随着裁判员的口令,运动员要靠四肢和腰部的力量,将背上的两人驮起,然后腿部立直,身体向前平伸,停立两三分钟。如果驮不起来或背上的人掉下倒地则为失败。如比赛者势均力敌,难分胜负,可再选择两名更重些的配合者重复进行,直至决出胜负。
     劲力
     达斡尔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参加颈力赛的双方,对端坐于地,双腿向对方伸直,两脚板相对。双方各自将双手叉于腰部,或者平放在腿上,然后将布带做成的环套挂在彼此的脖颈上,裁判员一声令下,双方用脖颈争拉对方。
    


     谁被先拉起地面或曲膝歪倒,就输给了对方。这种体育活动主要有助于腿部、腰部和颈部的锻炼,简单易行,乐趣横生。
     寻棒
     寻棒是达斡尔族少年们在夜间进行的一种游戏。先由一人将长约半尺的棒子猛力抛向草丛。被蒙住双眼的参赛双方同时跑出寻找。在规定时间内,双方跑回原地敲响找到的棒子,先敲者为胜。返回抛出棒子地点至敲棒前,如果发现对方首先找到,即可相互展开争夺。这种活动可提高夜间侦察和搏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