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音乐术语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统称为“宫调”。
【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定音方法,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律称“律”,偶数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俗乐】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流水》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