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云第一人
--世界名人眼中的成吉思汗
于永涛/整理
他生于草原,长于草原,草原文化塑造了他坚强刚毅的性格;他东征西讨,南征北伐,辽阔的亚欧大陆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他的功过是非直到今天还在被人们传唱……政治家眼中成吉思汗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谈到成吉思汗时说:“游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类伟大的文化。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庞大的蒙古帝国。他所建立的政权和法律,至今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仍然有积极意义。”(蒙古国《世纪新闻》报2002.2)
马克思在谈到成吉思汗时曾说:“成吉思汗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他的帝国的疆土从里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后这个帝国分为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元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155页)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
1999年韩国总统金大中说: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的倔强、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却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在网络还未出现的700年前,蒙古人就打通了世界各国,建立国际往来的关系。(摘自《世界各地蒙古人》,2001年第一期)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说:类似一体化在人类历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等人的时代出现过。(摘自新华网2004.10.25)圣祖轶事:多灾多难的童年生活
铁木真,公元1162年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有勇士之称,是蒙古部落中强有力的首领之一。铁木真诞生时,也速该征讨塔塔儿部,俘获部首领铁木真。因此他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铁木真,以纪念这次胜利。也有传说,铁木真出生时手握一把凝血,坚硬如铁,也速该便将他取名为铁木真。后来,也速该被塔塔儿部人暗中设计害死。当时铁木真只有九岁,与母亲兄弟受尽苦难。
也速该一死,孛儿只斤部失掉了首领,都散了伙。原来归附也速该的泰亦兀赤部也脱离了他们,还带走了不少也速该的奴隶和牲畜。铁木真的家境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泰亦兀赤部的首领怕铁木真长大起来向他们报仇,就带领人马捉拿铁木真,想把他杀害。铁木真得到消息,连忙逃到一座森林里。
铁木真在森林里躲了九天九夜,没吃没喝,忍不住饥饿,走了出来。他一出森林,就被泰亦兀赤人抓住了。泰亦兀赤人给他戴上木枷,带到各个营帐里去示众。有一天,泰亦兀赤部的首领和百姓都在斡难河边举行宴会,只留了一个年轻的看守监视他。铁木真趁看守不防备,举起木枷把看守砸昏了,逃了出来。
以后,铁木真和他的母亲、弟妹又躲进深山里,靠捉土拨鼠、野鼠当饭吃,日子十分艰苦。然而苦难并没有消磨掉铁木真的斗志,为了恢复父亲的事业,他想尽办法,逐渐把他们部落失散的亲属和百姓聚集起来,力量日渐强大。公元1189年,铁木真被各部推举为首领。军事家眼中的成吉思汗
拿破仑直言:不要以为蒙古大军入侵欧洲是亚洲散沙在盲目移动,这个游牧民族有严格的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他们要比自己的对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个虎子都争为其父效力,我没有这种好运。”(拿破仑于圣赫勒拿岛)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从那些记载中,军人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原文载《19颗星-对美国四位名将之研究》)
俄国将军以葛那吉夫说:“横览宇内,历年之少,而开拓疆土之广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尝见也。”(摘自【日】太田三郎《成吉思汗》)
俄国军事家柯列金也说:“通观世界历史,用很少兵力,在很短时间内,攻略广大土地,统治众多人口,除成吉思汗时代的鞑靼人和帖木儿时代的中亚细亚人之外,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摘自《蒙古族古代军事思想研究论文集》第二集)
圣祖轶事:戎马一生仅战败一次
铁木真一生所经历60余场战争,直到去世,他还在攻打西夏的征途中,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马背皇帝”。戎马一生的他,一生中仅有一次战败,反而因祸得福,让人称奇。
铁木真曾和扎达兰部落的首领札木合结为安答。他俩常常白天在树荫下举行宴会,晚间睡在一起,要好得像自己亲兄弟一样。札木合也曾帮助铁木真横扫草原,打的篾尔乞人望风披靡,从篾尔乞人手中夺回铁木真美丽的妻子孛尔帖。但是后来铁木真力量强大了,札木合部下有人投奔铁木真,札木合很不高兴。有一次,札木合的弟弟抢夺铁木真的马群,被铁木真部下所杀,双方爆发了冲突。
据史料记载,公元1190年,札木合集合了十三部共三万人马攻打铁木真,铁木真得到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人的报告后,将自己所属三万人分为十三翼(营),双方大战于答阑巴勒主惕,史称十三翼之战。铁木真战败,退避到了斡难河(今鄂嫩河)。据《蒙古秘史》记载,札木合在战斗中把抓住的战俘用七十口大锅煮成了肉酱,引起札木合部下的不满,纷纷脱离札木合投奔铁木真,铁木真虽然打了败仗,实力反而更壮大了。学者眼中的成吉思汗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在他的《世界史纲》中说:“蒙古人的征服故事确实是全部历史中最出色的故事之一。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在范围上不能和它相比。在散播和扩大人们的思想以及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上,他所起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民族,作为知识和方法的传播者,他们对历史的影响是很大的”。
德国嘉桑大学教授费朗索儿•冯•额尔多满称成吉思汗为“不屈之王铁木真”,在他所著《不屈之王铁木真》中写道:“在欧罗巴也与西部亚细亚同样,不重新树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样无论在欧洲和亚洲,使他们从沉睡状态中苏醒过来,需要一只强有力的手去摇动他们是迫切必要的。这样摇醒他们的强有力的手出现了,这就是不屈之王铁木真及其后裔。那样,他们是完成支配世界的至上命运后不久撤离了历史舞台的。俄罗斯人和德意志人及其他西欧诸国民,能够达到现在这样强大和文明无疑是蒙古人和蒙古军征服的刺激和赐物。”
前苏联著名藏学家尼古拉•列里赫说:亘古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一个民族如此强大。(摘自【苏】尼古拉•列里赫《蒙古人》)圣祖轶事:对长生的追求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晚年的成吉思汗年老体衰,他听说“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秘诀,便下诏邀请丘处机前往汗帐,想向他讨教长生之术;丘处机欣然应命,率领门徒不远万里从山东前往西域大雪山,向成吉思汗进谏治国之本。
小说没有凭空杜撰,历史上确有其事。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写下一封言词谦虚、恳切的诏书,派刘仲禄前去邀请丘处机。接到诏书后,在这一年的腊月,丘处机带领尹志平、李志常等18位弟子从山东启程西行。次年2月20日,他们抵达当时蒙古统治下的燕京(今北京),当地官吏、士庶、僧道纷纷前往卢沟桥迎接这位大汗请来的神仙。此时,率军西征的成吉思汗却越行越远。在圣祖的诚意感召下,1221年2月8日,丘处机不顾年迈体衰,踏上万里征途,向塞北高原挺进,开始了一年多的西行之旅。途中的艰苦可想而知,他们时常受到沙尘暴、流沙的袭扰。艰难的时候,车子陷到流沙里,马儿停滞不前,人想挪动一步都很困难。丘处机的随行弟子之一赵九古甚至病死在了西行路上。
1222年初夏,丘处机终于到达了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十分高兴,便开门见山地向他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丘处机显然早有心理准备,他说:“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短命之人皆因“不懂卫生之道。”而卫生之道以“清心寡欲为要”,即“一要清除杂念,二要减少私欲,三要保持心地宁静。”在一年多的相处时间里,丘处机还不断地劝诫成吉思汗治理天下应以“敬天爱民”为本,要体恤百姓疾苦,保护黎民生命。
丘处机此行虽没有为圣祖送去长生秘药,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杀戮。康熙帝曾对此赞道:“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垂暮之年,成吉思汗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一次打猎时,他被失蹄的坐骑掀下了马,差点被野猪伤害,从此以后他开始考虑身后之事了。按蒙古人“幼子守产”的习惯,最小的儿子拖雷将继承父母的大部分家产,但至高无上的大汗宝座,是否也该遵循这个习惯?辗转于病床之上的成吉思汗,越是想起此事,就越不安。终于,他召来了自己的儿子们,又讲起了他喜欢的一头蛇和多头蛇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有一条多头蛇为了御寒,想爬进洞去,可每个头都争着要先钻进去,互不相让,结果多头蛇被冻死在洞外;相反,别外一条一头蛇却顺利地爬进了洞里。他用这个故事育自己的儿子们要同心协力,听从指挥。最后,他把汗位传给了仁义忠厚的窝阔台,不久便溘然辞世,终年66岁。
1995年12月31日,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这个结论是依据“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一千年(1000~1999)中,何人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的标准而产生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在40多年时间里连续发动一系列西征战争,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将东方和西方连为一体。“千年一人”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