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特性:高效光合MN209呈半紧凑株型,株高301厘米,穗...
耐密植、抗倒伏、耐瘠薄的玉米品种——MN209。对于广大农户...
MN209玉米种,以其棒子大、穗子均匀、硬粒型品质卓越及高产...
好的种子是丰收的基础,但科学的种植管理同样不可或缺。要想让M...
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在线 > MN209玉米种子专栏

玉米耐盐碱性的鉴定已经形成了一套从实验室到田间、从萌发到成熟的标准化体系。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主要的鉴定方法,帮你快速把握全貌。大田鉴定法在天然盐碱地设置试验,以正常地块为对照。存活率、生长指标、最终产量。全生育期田间系统鉴定在盐碱地环境下,跟踪记录从出苗到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各生育时期的生理指标及最终产量。苗期鉴定:苗期是鉴定耐盐碱性的最敏感和最关键时期。国家最新发布的《NY/T4472-2025玉米耐盐碱鉴定评价技术规程》为此提供了权威的行业标准。在众多指标中,地上部鲜重的耐盐系数与综合评价值(D值)相关性最高,可作为苗期耐盐性评价的首选指标。对于育种家先在可控环境下进行大规模、高效率的初步筛选,再对优异材料在真实盐碱地进行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最终鉴定。MN209经过种植户大田种植:显示该品种属于耐盐碱【详细】

“高大严”是MN209母本选育成功的核心技术,高密度:将选系材料的种植密度从传统的每亩约3000株大幅提高到每亩6000株。此举旨在模拟高产的逆境压力,只有那些在强竞争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生长态势、抗倒伏能力强的个体才会被选中,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了品种的耐密性和抗逆性。 大群体:将选系的基础群体规模从通常的几百株扩大到上万株。这相当于从“百里挑一”变为“万里挑一”,极大地增加了发现优异变异和筛选出最优秀单株的概率。 严选择:在不同地点、多种气候和土壤环境下进行多年多点测试。通过这种严格的异地鉴定,确保选育出的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地区都表现稳定。同时,选择过程还综合运用了分子辅助选择、配合力测定等现代生物技术,并结合了育种家的实践经验。【详细】

“X群×黄改群”这一新型杂种优势模式的创立,是MN209育成的理论核心。母本所代表的X群种质,与父本所代表的黄改群种质之间遗传距离远,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杂种优势。加之“高大严”方法对亲本性状的严格锤炼,共同造就了MN209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我国玉米育种的一项标志性成果。【详细】

MN209父本的选育体现了对国内优良种质的深度挖掘和精准改良。其基础群体来源于三个黄改群的骨干自交系:京24、昌7-2和Lx9801。育种家首先将京24和昌7-2杂交得到F1代,再以其为母本,与Lx9801进行杂交,构建了一个遗传基础丰富的群体。随后,从这个群体中,通过连续自交8代,最终选育出性状稳定的自交系父本,分子水平的研究表明,MN209的父本的基因组成功地聚合了三个亲本的优良片段,其中来自昌7-2和Lx9801的遗传成分各占约43%,来自京24的占约13%。这种优良基因的聚合,使得MN209成为一个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良父本。【详细】

平均亩产826.8kg/亩,比对照增产6.3%,达极显著水平,比组平均增产0.7%。排名第8,增产点比例83.3%,在汇总的24个试点中20个试点增产。特征特性:从出苗到成熟平均为131.0天,比对照早0.8天。幼苗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4cm,穗位高119cm,全生育期叶数20片,叶片淡绿色,叶缘紫色,颖壳紫色,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8cm,穗粗5.4cm,苞叶情况中等,穗行数16~20行,秃尖长1.5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6.5g,倒伏率0.5%,倒折率1.3%,倒伏倒折率之和1.8%,倒伏倒折率之和≥10%试点比例8.3%,空秆率0.7%。田间抗性:大斑病3级,灰斑病5级,穗腐病0.2%,穗腐病≥2.0%试点比例0.0%,茎腐病12.7%,丝黑【详细】


输入页数: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