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在线 >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达斡尔曲棍球简介 曲棍球是达斡尔族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流传在民间。达斡尔语称曲棍球为“波列”,称曲棍为“波依阔”或“贝阔”。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辽王朝的契丹人最爱打曲棍球。辽代以前的唐、宋年间也颇盛行。唐代的“步打球”和北宋的“步击”游戏,以及达斡尔族的波依阔,同现代曲棍球极为相似。“步打球”的形象,还可以从保存至今的两条唐代花毡上见到(现保存在日本奈良东大寺佛殿西北的正仓院北仓内),这是两条各长2.36米,宽1.24米的花毡。中央各织1个儿童,左手拿着曲棍球作接球状,周围织着花朵。达斡尔族人民所用的球棍,形状与唐代花毡上“步打球”所用的球棍相似,除长度、重量之外,也与现代曲棍球相似。由于历史的演变,北方少数民族中仅有达斡尔族继承并发展了这项体育运动。 达斡尔族人从前用的曲【详细】

达斡尔人民居 达斡尔人的村庄建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地势较高的岗坡或山脚下。达斡尔族住房(主房)一般是座北朝南,住房大小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主房庭院两侧盖厢房,或盖仓库、碾房。庭院四周围以木质栅栏或篱笆房屋为土木结构,用松木或柞桦木做屋架,以沼泽塔头挤垒外墙,里外抹泥屋顶铺细柳枝编织成房盖,抹泥、苫草,平整美观、保温。住房空间高大,正面每间两大扇窗,达斡尔族民居都开有西窗,采光充足,室内明亮。住房以西间为贵,搭有南、北、西火炕,长者住南炕,晚辈住北炕,来宾住西炕。三间房、五间房中间为厨房,二间房东间为厨房。厨房靠北干墙盘,用以干燥谷物。达斡尔族住房具有坚固实用、冬暖夏凉、宽敞明亮的特点。正房西南或东西侧,建有两间或三间粗木垒制的台架式仓房,木板仓底离地三尽以上。仓房底板前部留有约一米宽的阳台,供搁【详细】

达斡尔族的语言文字 达斡尔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语。据中外学者的大量考证,达斡尔语很可能同几千年的契丹语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达斡尔内部分问题,学术基本倾向于达斡尔语可划分为布特哈方言、齐齐哈尔方言及新疆方言的“方言说”三分法。三种方言语音、词汇、语法没有重大差别,可以相互通话。因为长期与周围的蒙古、鄂温克、鄂伦春、汉、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接触与交往,有相当一部分人兼通上述民族的语言。另外,达斡尔语中还吸收了一部分外来语借词,主要是汉语借词和满语借词。达斡尔语属粘着语,构词方法主要有派生法和复合法。除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语外,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内部与蒙古语最相近的语言。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清代,达斡尔族知识分子多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使用汉文。近年来学者研究指出,达斡尔族曾在清朝使用过一种带【详细】

达斡尔族宗教信仰 达斡尔族信仰的原始宗教,被称为萨满教。这种原始宗教的信仰特点是,崇拜众多的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供奉各种神灵,祈求各种神灵的保佑。祭祀神灵主持宗教活动的是“耶德根”。他身穿法衣跳神,神灵附体作为人与神的中间媒介,代表人向神灵的献祭祈求,又代表神灵向人传谕。人们称其为萨满。 达斡尔族对信仰的神进行供奉,有偶像和无偶像两种。如供奉的天神、河神等是无偶像的;偶像按想象塑造其形象加以崇拜,如以木雕或金箔或布剪成人形的偶像。 达斡尔族对神灵的祭拜主要有以下几种: (1)祭敖包,也就是祭神灵。“敖包”是在山岗上用石头堆起的小圆丘,上插树枝表示天、地、山、河诸神所在。进行祭祀举行仪式,要宰猪屠羊。以其头、胃、心肝等奉祭,众人下跪,耶德根祷告,祭祀完后会餐。在清代,以旗为单位的祭【详细】

达斡尔族节庆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达斡尔族过去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屯众杀牛或【详细】


输入页数: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