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牧区青少年草原科学
2   电影《海林都之燃情岁
3   中国·第二十二届草原
4   中共内蒙古仕奇集团委
5   电影《海林都》全国首
6   第二届阿尔山论坛闭幕
7   第二届阿尔山论坛开幕
8   2019呼伦贝尔国际
9   2019呼伦贝尔国际
10   追寻红色记忆,弘扬草
热门新闻 点击
  伊克奈尔宫开业 19926
  《传承》杂志最新联系 15499
  《传承》杂志投稿须知 14603
  仕奇会所正式开业! 14467
  呼伦贝尔大草原实景演 14298
  《传承》杂志招聘工作 13825
  呼伦贝尔举行“天骄& 13335
  蒙古族服饰 13320
  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 12941
  原TCL巨头加盟成吉 12159
     首页 >> 业内资讯
内蒙古:增强草原文化的传播力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0/20 阅读:2440次 【字体:

在本月8日揭幕的内蒙古北京文化艺术周期间,首都的观众可以欣赏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创作的经典歌舞,其艺术成就和艺术魅力堪称美轮美奂。这场“文化盛宴”是内蒙古发展繁荣草原文化、增强草原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又一次起航。如今,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递向世界的新名片。

理论创新迸发文化自觉与自信

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草原文化的梳理和研究。2003年以来,内蒙古邀请来自国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对草原文化的分布特色、时代价值以及发展方略进行统筹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固有的观念认为,只有长江和黄河才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源流,而对遥远的中国北方存在的另一种文化形态——草原文化的地位认识不足。实际上,内蒙古相继发现的大量考古遗迹和史料证明,中华民族许许多多文化传承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草原深处。草原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比如,呼和浩特的大窑文化,50万年前,与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旧石器早期时代;赤峰市发现了中华文化的龙凤图腾(距今最早的龙——7500年前“兴隆洼文化摆塑龙”,最早的凤——6300年前“赵宝沟文化陶凤杯”),以及“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红山文化中还发现了中国栽培最早的农作物,建造最早的城邦制国家。从草原走出的鲜卑、蒙古等民族先后统一中原,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拓疆守土。

专家发现,如果以中原文化或汉文化为正统,视草原民族为“夷狄之属”,就无法解释中华大地的疆域辽阔,无法解释中华一体、多元共存。草原文化在历经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时期的发展,与中原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个新的史学观就此诞生: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

这一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史在进入21世纪最具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说,站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视野下认识看待草原文化,使草原文化上升到中华文化主源的层面,其“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产生出无法估量的时代活力。内蒙古各个地区更加自觉自信地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 上一条新闻: 蒙古精彩传说故事

  • 下一条新闻: 首届内蒙古民族文化研讨会召开
  • 返回上级新闻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