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考古/cc/正文


第一座长城——周长城


    烽火台遗址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多居住在山洞中,为了抵御猛兽,他们利用动物怕火的特点,往往在洞口处点起火堆,这可算是最早的防御工事了。当人类进化到氏族社会后,摆脱了穴居树屋生活转而至盖房建屋时,为了防御野兽,也为了防御敌对氏族的攻击,在居住地的周围挖掘壕沟,并把挖出的土石堆积于沟的内侧,形成一道土围子,这是最早的城墙。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进步到奴隶社会时,大水泛滥成灾,大禹之父鲧奉了尧的命令治水,但他只懂让人们沿河筑长土坝挡水,不知因势利导,结果水害更甚,他也被尧所杀,但他筑坝的技术被当时的人移植到筑城上,于是夏朝就产生了真正的城墙。由于生产力的局限,城墙只修筑在国都周围,而其它的城市基本仍然是类似于土围的原始城墙,但这很快就不适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奴隶制下的争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保卫自己,到了周朝,各个城市也修筑了自己的城墙,而且不断加高,加厚,不断使其坚固,从而有效的保卫了自己。但因为城墙只能保卫城市,乡村和农田却无法保卫,更无法阻止敌人在城乡间掳略,为了能有效的发现敌人的入侵,人们开始在边界上修建烽火台,一有敌情便举燃烽火,军队出动,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了城乡。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候”的故事便出自于这一时期。到了后来,为了更加有效的保卫自己,沿着边界不但有了烽火台,还修建了互有联系的防御城堡,这就形成了最早的长城--周长城。

    据《诗经》《出车》篇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说的是周代大将南仲在朔方为了防御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而修筑周长城。为了纪念南仲的功勋,就把周长城称为“周南仲城”。“周南仲城”的具体位置,《历代长城考》认为是在如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地区,即秦汉的朔方郡境内,周代的朔方郡在黄河故道之南,而秦汉的朔方郡在今黄河之北,而这种由互有联系的城堡、烽火台构成的长城,尚不是算是真正的长城。

相关文章
考古
长城修建的尾声——明长城
文化
元朝时期蒙古族兴修水利和治理黄河
元朝时期蒙古族疏通运河发展航运
地理
大黑河
内蒙古最大的河流——黄河水系
鄂尔多斯高原
内蒙古高原
山神之山——乌拉山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