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风俗/mgz/社会民俗/人生礼仪/婚礼/正文


求婚之路其休难兮,吾将诚心而求索!


    中国古代的男婚女嫁,都要遵循一个原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在解放前,蒙古族青年男女的婚嫁多由父母作主,如果父母不在,则由亲属中的长辈作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照例是不能违背的。 蒙古民族男子到一定年龄时,父母就注意给儿子物色对象,为了能使儿媳妇令自己满意,男方父母往往要对女方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利用庙会等机会。在得知谁家的姑娘在年龄、容貌、品德、性格和自己的儿子相当时,就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是比较简单,但成婚的原则却要复杂得多,比如,近亲不婚、“骨血不能倒流”、“门当户对”、生辰犯忌、脾气秉性等等。如果各方面相当,便向村里长者、亲友征求意见。一般要邀请一位与女方父母深有交情而懂礼节、明事理的人来做媒。选一个合适的时间,便请媒人前去女方求婚。

    媒人去女方求亲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女方是否接受媒人送来的哈达。自然,媒人就成了求亲的主角,所以媒人去下哈达要骑骏马、不能骑骡,要穿礼服,携带礼品:用红色绸线和绸布条连在一起的两瓶酒、哈达、茶叶、糕点等。若在途中遇上挑空水桶的人(或寡妇),便认为不吉利,往那水桶里投石块返回,重新择吉日再起程。

    到了女方家,媒人首先要向家长问好,和家长“请安”(打千)互敬鼻烟和旱烟,品尝茶食。在品尝茶食之际,媒人说明来意,女方家长一般都要说一些推托之词。这时,媒人要献上礼品:把哈达挂在主人家的佛像前,表示庄重,然后把“四件礼”摆在桌子上,将一种白色丝绸哈达献给姑娘的长辈每人一条,然后告辞。如果女方确实不同意这门亲事,就会在七八天之内退回提亲哈达,让若同意这门亲事,就不退哈达而等待媒人再次到来。不过倘若姑娘的父母如果欣然收礼,或者说上一句“那就看看孩子们的缘分吧”,便是成功在望,媒人将受到非常热情地款待。

    蒙古族向来就是个能歌的民族,他们时常用朴实的歌曲或民谣来表达自己对生活。所以,在民间也有许多关于求婚的歌谣。求婚因地而异,求婚歌谣的词曲各地不大一样,但内容大致是相同的,词曲朴实优美,有浓烈的民族风韵,下边是一则求婚歌:

    求婚之歌

    黄金杯里斟满了清凉的奶酒,

    捧在洁白的哈达上敬献给你。

    遵照祖辈商定的婚事,

    您把宠爱的女儿许给了我。

    白银碗里盛满了圣洁的奶酒,

    放在长寿哈达上敬献给您。

    遵照先世预定的婚约,

    您把美丽的姑娘许给了我。

    骑上雪白的骏马并肩驰骋,

    亲爱的姑娘哟请体察我内心的隐情,

    践守前约咱俩同返故乡吧,

    愿我们同甘共苦永远和睦。

    骑上黄骆驼相依而行,

    亲爱的姑娘哟请接受我炽烈的爱情,

    遵照前约咱俩回转家乡吧,

    愿我们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相关文章
文化
蒙古族的骑射
远古中短篇英雄史诗的发展及其历史类型
元明清时期蒙古族的农业技术简述
敖包文化渊源简述
幻想故事
风俗
良言佳句吉语暖
除恶扬善传美德——卫拉特蒙古人的“十恶”与“十善”
一试胆量要驯马
流行鄂尔多斯之网猎
长短不一说坎肩
地理
祖国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
明代内蒙古地区
历史
东乡族
土族
保安族
人物
裕谦-鸦片战争中投水殉节的蒙古族爱国将领
张穆-清代著名的蒙古史学者
兀纳失里-明代哈密王国的统治者
赛尚阿-清朝著名大学士
耶律楚材-元朝的军事家、文学家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