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风俗/mgz/社会民俗/人生礼仪/葬礼/正文


鹰鹫啄食话天葬


    天葬又名野葬和明葬。即,死者过七个时辰者,将其尸体用白布缠裹或者装入一个新的白布口袋,用牛车拉着送到偏僻的荒野里。

    这一葬法,源于吐蕃,据载当时在当地人死之后,要把尸体放在石碓里捣成肉酱,跟青稞面和在一起,然后撒向四方,让鹰鹫来吃。自然也伴随喇嘛诵经。请不起喇嘛的人,只能将尸体大卸五块,扔给鸟兽就行了。所以这种葬法多在贫苦牧人和一般喇嘛中实行。

    天葬是在喇嘛的指导下进行的。首先由喇嘛指示适宜安葬的地方,然后给死者覆尸,苫面,然后以牛马车载之,弃之喇嘛所指的方向。牛马跑在哪里,尸体就算葬在哪里。也有用骰子占卜或看装殓者的乘马尿在哪里就选在哪里,然后在周围画个大圈。然后取掉白布,把死人抬进圈里,赤条条将其放在那里,男女一律头朝西北侧卧。有的地方,把死者曲成“婴儿生之状”,于是死者将会转世,重生。

    将尸体弃之旷野之后,若三日后无禽兽食之者,家人则认为其灵魂仍留在体内,鸟兽不敢动,于是便请喇嘛送经追悼,超度灵魂。若是被鸟兽啄食干净,家人则欣喜不已,认为死者已经升天,灵魂已经超脱。

    蒙古族的天葬与藏族的天葬相类似。源于藏传佛教,这种葬式的意思是:蒙古人是食肉民族,生前吃肉,死后要把肉还给禽兽。

    发展到后来,蒙古人也觉得到处乱扔尸体多有不便,于是大家约定俗成一个偏僻、杳无人烟的地方作为“公墓”,然后大家便将此地作为安葬死者的所在,当然也是鸟兽盘踞出没的地点。

相关文章
考古
中国三大名寺之一—五当召
兴源寺
阿贵庙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席力图召
文化
兴安岭的传说
满族萨满教的衰落
忽必烈时期与西藏佛教的关系
清朝驱逐准噶尔军并加强对西藏的是施政
清朝驱逐准噶尔军并加强对西藏的施政
风俗
与斧拜堂抱斧婚
卫拉特之麦德尔节
与众不同话杂礼
互道祝福鞠躬礼
款款深情敬茶与敬酒
地理
祖国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
土默特左旗
安代舞之乡——库伦旗
明代内蒙古地区
历史
阿睦尔撒纳和准噶尔的归附清朝
清朝对喀尔喀的统治政策
清政府对蒙古的宗教政策
东乡族
喀尔喀内讧
人物
裕谦-鸦片战争中投水殉节的蒙古族爱国将领
文俊-云南回汉冲突中尽职尽责的清朝将领
蒲松龄是蒙古族吗?
蒙哥之死的众多猜测
张穆-清代著名的蒙古史学者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