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风俗/mgz/社会民俗/人生礼仪/诞生礼/正文


巫术观念遗存的求子习俗


    蒙古族的求子习俗是有着古老的传统的,这种习俗与巫术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巫术是原始蒙昧状态下人们某种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蒙古人的求子习俗主要是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在喇嘛教未传入之前,主要受萨满教的影响,在家里无子无女的情况下,便向着敖包插柳祈祷求子。这是因为在古代北方民族的心目中,“柳”是祖先的象征,又是保佑自家香火旺盛的神物,所以他们对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蒙古秘史》里也有在柳条上拴小布条来求子的记载。据《蒙古风俗鉴》中说:蒙古人三年后无子女的人,要让老年人在敖包前说:“这媳妇无儿女”,并打三鞭后说:‘明年生儿子,把儿子领到敖包这儿来。’这一举动在今天看来是有点荒谬的,但在没有什麽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仪器存在的时候,这也算是一种表达自己心理愿望最好方式了。

    喇嘛教传入后,迅速渗透到蒙古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求子习俗也染上了浓重的佛教色彩。各地都建有娘娘庙,庙里塑有一尊观音像,旁边有许多小孩子的雕塑。他们尊称庙里的神像为子孙娘娘,把它视为孩子们的保护神,是佛教鬼子母的化身。蒙古人就通过来这里烧香拜佛祈求上天赐子于他们。

    此外蒙古人的求子习俗还表现在他们对火的崇拜上,他们认为火是生命之源,是女性和母亲的象征,跳动的火苗能给人以生命的神秘之感。在妇女们分娩后,他们往往在掩埋胎盘的地方堆一堆火,并在火堆旁边祈祷再赐子给她。

相关文章
考古
中国三大名寺之一—五当召
阿贵庙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席力图召
文化
契丹人的萨满教
蒙古族医药
蒙古族远古民歌——《摇篮曲》
明、清风俗礼仪歌——《苏林哦嗨歌》
萨满祭词、神歌的分类
风俗
钱财娶妻买卖婚
宗教色彩浓郁的丧葬习俗
丧葬礼仪重禁忌
族姓渊源定姓氏
怀孕及生产习俗
地理
祖国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
明代内蒙古地区
草原之花——海拉尔
历史
土族
清代蒙古地区的法律制度
东乡族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的意义
帖卜腾格里之变
人物
张穆-清代著名的蒙古史学者
赛尚阿-清朝著名大学士
特睦格图──蒙文铅印术的创始人
耶律楚材-元朝的军事家、文学家
裕谦-鸦片战争中投水殉节的蒙古族爱国将领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