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yyyqwd/正文


清末的蒙古族音乐


    陶埙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史时期。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后,在长达半个世纪内,内蒙古各地雨后春笋般地产生了大量新民歌,迎来了近代史上最为光辉也是最后一个发展高潮。清末所产生的新民歌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歌,反对清廷“移民实边”,保卫草原牧场的长篇叙事歌,是两种主要的歌曲形式。除此之外,还有讽刺揭露僧俗上层统治者,鞭挞封建伦理道德等内容。思想内容上的爱国主义,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则是上述两类民歌的基本特征。

    1.反帝反封建歌曲

    (1)海龙之歌

    洋布时兴流入了海关,

    绫罗绸缎堆积如山,

    自从吸了鸦片烟黑了心肠,啊,老爷们!

    英吉利和日本鬼子胆敢进犯草原。

    金銮宝殿没有了主人,

    文武百官哑口无言。

    只因为八国联军逼近北京城,啊,你们看!

    大清皇上和慈禧太后仓皇西奔长安!

    家境清贫我不放在心上,

    为的是保卫草原牧场。

    誓把外国强盗赶出家园,啊,海龙!

    父老乡亲共享幸福安康!

    1900年,当八国联军侵略者向北京进军时,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一个小官吏,名叫海龙,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带头起兵抗击外国侵略者,遂在民间产生了这首歌曲。此歌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矛盾及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做出了真实而深刻的描述。应当说,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蒙古族人民创造出这样杰出的民歌,并且在思想上达到如此高度,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清朝政府在内蒙古地区推行所谓“移民实边”,放垦荒地政策。蒙古族人民为了保卫家园和牧场,奋起向清朝政府展开了顽强斗争。在这一斗争风暴中,产生了不少民间歌曲和好来宝。例如,鄂尔多斯民歌《独贵化》、哲里木盟民歌《通辽荒》等,即是其中的优秀曲目。

    2.长篇叙事歌

    长篇叙事歌是产生于内蒙古东部半农半牧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具有复杂故事情节和众多人物,篇幅浩大;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编创和表演,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一曲到底,自拉自唱。按其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大致可划分为如下三类:

    (1) 人民起义的悲剧题材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蒙古族人民受到了巨大鼓舞,举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诸如《纳木斯莱之歌》、《英格与洛城》等,这些歌曲详尽地叙述了起义斗争始末,在愤怒控诉清朝政府罪行的同时,热情歌颂了自己的起义领袖。

    (2)爱情悲剧题材

    在长篇叙事歌中,爱情题材同样占有很大比重。在漫长大旧社会,封建礼教禁锢下的蒙古族男女青年,没有恋爱婚姻的自由权利,因而酿成许多爱情悲剧;诸如《娜布其公主》、〈诺丽格尔玛〉等。

    (3)爱情喜剧题材

    在描写爱情喜剧的长篇叙事歌中,常见的有如下两类歌曲:一是以轻松幽默的喜剧风格,表现男女青年之间的恋爱故事,如《海棠与白棠》、《色林布与隋玲》等。另一类爱情喜剧长篇叙事歌,如《刚莱玛》、《韩德尔玛》等歌曲,辛辣地讽刺了蒙古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贪好酒好色的腐朽生活。有些长篇叙事歌,诸如〈扎根纳玛〉、《北京喇嘛》、《宝音贺喜格大喇嘛》等,则是反映那些不甘忍受宗教束缚的喇嘛,向往世俗生活,反叛喇嘛教的清规戒律,同民间少女发生爱情纠葛的故事。

    3.抒情民歌

    清末蒙古族抒情民歌中,爱情与思乡是两项主要内容。鄂尔多斯民歌《森吉德玛》,锡林郭勒民歌《枣红马》、〈黄马》,科尔沁民歌《朱色烈》、《乌尤黛〉、《南斯拉》等,以其优美动听的曲调,徐缓舒展的节奏,对比鲜明的调式,表达出追求美好爱情的炽烈情感,久唱不衰,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大批蒙古人流离失所,故产生了许多思乡曲。另外,草原生活环境中的蒙古族妇女,由于交通闭塞,路途遥远,出嫁之后难以回到娘家,也唱出不少动人的思乡曲。例如,《四海》、《诺文吉娅》等。

    民间艺术歌曲,类似汉族民歌中的小调,善于细腻地刻画人的内心世界,形象逼真地描绘自然景物,其歌词与曲调较为固定,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你夺走了我的心《绣枕头》,其篇幅长,形式多样,手法新颖,颇受群众喜爱。

    4.乐器与乐曲

    (1) 喀喇沁王府乐队

    本世纪初,日本著名蒙古学家鸟居龙藏之女鸟居君子,曾经游历过内蒙古,并撰写了《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蒙古》一书。在这部著作的第64、65两章中,她详细记录了在喀喇沁王府所见到的一个蒙古乐队。从照片上来看,有胡笳、火不思、奚琴、胡琴、提琴(四胡)、筝、琵琶、三弦等。值得注意的是,喀喇沁王府乐队中的这些乐器,与清朝宫廷中所用《番部合奏》、《笳吹乐章》中的乐器基本相同,说明两者有某种内在联系。

    (2)东蒙民间器乐合奏

    清朝中叶,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以及辽宁一带蒙古人中,盛行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迄至民国年间,东蒙民间器乐合奏有了很大发展。所使用的乐器有高音四胡,中音四胡、马头琴、三弦、子笛、箫等。然而,清朝末年还在流行的一些乐器,诸如火不思、筝、胡笳、口弦之类,则已从民间乐队中消失。

    东蒙民间器乐合奏的曲目,主要有如下三类:一是蒙古民歌,如《雁》、《乌云珊丹》等。往往多达几百首,占所奏曲目中的绝大部分。二是从民歌演变而来的一些器乐曲,如《莫德烈玛》、《荷英花》等。三是长期在蒙古民间流传的汉族古曲,如《柳青娘》、《得胜令》、等。其中有汉族乐曲如《八音》、《得胜令》,经过蒙古族艺人的不断加工,艺术上日趋完善,已经变成了蒙古民间器乐曲,堪称是蒙汉音乐交流的优秀结晶。

    5.民间歌舞戏“二人台”的产生

    光绪初年,著名蒙古族民间艺人老双阳,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广泛流传的民歌“打坐腔”形式,进行大胆改革,将这一传统的民歌对唱形式,改为两个人的化妆表演,并加进了舞蹈动作。至此,“二人台”这一新的戏曲形式便正式诞生了。《绥远通志稿》云:“土默特社会家庭及儿童娱乐方法,概与汉人同。某年有蒙古曲儿一种,以蒙语编词,用普通乐器如三弦、四弦、笛子等合奏之。歌时用拍板及落子以为节奏,音调激扬,别有一种风格,迨后略其词,易以汉词,而仍以蒙古曲儿名之。”

    早期的二人台中,有许多反映蒙古人民现实生活的剧目,如《阿拉本花》、《海梨花》、《牧牛》等。在音乐方面,二人台唱腔中大量吸收蒙古民歌,有些已经变成了牌子曲,如《巴音杭盖》、《四公主》、《三百六十只黄羊》等。后来,山西、河北、一带的农民“走西口”,大量流入土默川,将汉族戏曲艺术带到了蒙古地区。于是,“二人台”亦汲取汉族戏曲的先进经验,在音乐形式、表演程式,乃至剧目方面,均得以迅速提高,遂成为蒙汉人民共同的戏曲艺术。

相关文章
文化
元代倒喇戏
明代乐器
马头琴
风俗
凄楚动人马头琴
人物
“火不思”与王昭君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