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yyyqwd/正文


清朝中叶的蒙古族音乐


    纵笛清朝中叶,一度蓬勃发展的民歌,进入了相对而言停滞时期。相反,在战乱中标受到本世纪末破坏大某些音乐形式,诸如器乐、民间歌舞等,却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次,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民间音乐形式,如民歌坐唱、乌力格尔(蒙古说书)、小歌舞剧等。

    民间歌舞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所致,蒙古高原东部的布里亚特与此同时科尔沁部,以及西部阿尔山区卫拉特部的民间音乐中,古老音乐形式保留得较多。

    (1)布里亚特圆舞蹈

    著名布里亚特学者M.H·罕加罗夫,曾对布里亚特圆舞作了颇为详尽的描写:“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开始由左向右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如果由右向左跳和不围成一个圈,认为是一种灾难的象征,因为只有精灵在跳舞时才围成半圆形的圈,并由右向左跳,过一会之后,舞蹈者相互靠拢,快速跳动,这时仍是由左向右跳,但歌曲则由悠长的转为快速的……。”上述记载表明,布里亚特圆舞尚保留着氏族部落时代的遗风。

    (2)安代歌舞

    安代,系蒙古族民间歌舞形式,流行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以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内蒙古地区的安代歌舞,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曰“额利什·安代”,即“唱鸢安代”,现已绝迹;二曰“驱鬼安代”;三曰“阿达·安代”与“乌尔嘎·安代”,主要是为年轻妇女治疗癔病与不孕症等。安代歌舞的表演形式,则有大场安代与室内安代之别。蒙古民间大场安代,往往有几十人乃至数村几百人参加,最具集体歌舞特色。安代歌舞具有一套严格的表演程序,由设坛、开场、入题、起兴、高潮、尾声等部分所组成。

    安代舞曲一般曲式短小,以上下句结构为主,甚至由两小节的片断音型不断反复。这些带有原始特色的音乐,其历史非常悠久,甚至保留着汉代北匈奴西迁以前的音乐。例如,《哲古·奈古尔》这首古老的安代舞曲,竞与匈牙利民间舞曲《载歌载舞》十分相似,简直像是同一曲调的不同变体;想必是北匈奴西迁时带到了多瑶河平原。

    (3)好得格沁

    好得格沁,蒙语即“丑角”之意,是蒙古族独特的民间傩面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赤峰市(原昭乌达盟)敖汉旗,以及黑龙江省依克明安旗等地。好得格沁的表演形式与一般民间歌舞不同,一是有固定的人物角色:白老人、其妻曹门岱、女儿花拉、义子朋斯克、黑老人;以及《西游记》中的神话人物孙悟空、

    猪八戒、沙僧等。二是头戴假面具:表演好得格沁的八个人物,均须头戴假面,手持道具进行歌舞,具有某些戏剧因素。

    每逢农历正月,好地格沁演出队便载歌载舞,为牧民登门演出。其节目有沿途歌唱、场院歌舞、室内坐唱,内容则有民间礼俗性活动,如《祭火》、《祝辞》、《活佛颂》,以及带有故事情节的歌舞表演,如孙悟空西天取经,镇妖除魔之类。其音乐一般都是短调风格,舞蹈性很强,动作刚健质朴,多用甩稠与端腿蹉步等。

    2.倒喇戏

    元代的倒喇戏,经过明代200余年的发展,延至清代初年已进入了它的消亡时期,康熙年间,在东北某些边境地区,尚有倒喇戏的踪迹可寻。《柳边纪略》云:“康熙初,宁古塔张坦公有歌姬十人,李兼汝等十六人,后皆散。今唯有执倒喇而讴者。”大约到了清代中期,倒喇戏最终从艺坛上完全消失了。

    3.器乐

    清代中叶,蒙古族器乐进入了顺利发展时期,一方面,蒙古族自己的民间乐器与乐曲有了长足进步,出现了明代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则是汉族民间乐器与乐曲,以完全规模传入蒙古草原,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蒙古器艺术。

    (1)火不思与胡笳

    清初,蒙古骑兵被编入了满清八旗,但蒙古兵士喜弹火不思的风俗却依旧盛行。1732年,喀尔喀蒙古超勇亲王策凌,曾与卫刺特军战于喀尔德尼召。《啸亭杂录》中记载:“河北诸蒙古将,闻笳声结队以进,复半渡以击之。王从容于马上弹琵琶,唱胡笳这种吹吹奏乐器,也与火不思一样,在清初的蒙古军营中得到广泛运用。另据清乾隆年间蒙古人梦麟诗云:

    军中甲士歌胡歌, 胡人坐地吹胡笳

    胡笳声悲,胡歌声苦,吹笳胡人泪如雨。

    (2)卫拉特蒙古部器乐 ’

    17世纪中叶,随着卫拉特部的统一,其经济文化均得到了迅速发展,音乐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卫拉特蒙古音乐中常用的乐器,有如下几件:

    伊奇里;胡尔(即胡琴)、披帕·呼尔(四胡)、雅托噶(蒙古筝)、图布舒尔、绰尔(形如内地之萧,四孔)。另有民间吹奏尔器“冒顿·潮尔”,其形制颇为独特:三孔竖吹,两端开口,演奏时将上端管口抵在上腭牙床之上,先人声发出低音,再用余气吹奏之,至今在阿尔泰山区流行。特木尔·胡尔(口琴)、毕什库尔(唢呐)。除此之外,民间音乐与宗教音乐中还用一些吹奏乐与打击乐:伊克布勒(大铜角)、冬布勒(白螺)、铿格尔格(鼓)、仓、登舍(形同内地之小钹)、轰和(铃)等。

    据记载,卫拉特蒙古部有11首乐曲:“其乐曲一名都尔本卫喇特(四部卫拉特)、有声无词,用以试弦。一名噶尔达木特,叹美其人之辞。一名布图逊雅布达尔(大功告成),颂祷之辞;用以煞尾。别有沙津齐默克(佛教之花)、噶拉达玛、奇尔吉(佛曲)、默库济尔噶勒(永恒的幸福)、库哩(佛曲)、额吉(母亲)诸曲,率以牙图噶以下六器相和成调云:“乾隆年间成书的《西域图志》,载有卫拉特蒙古乐器,大都详细记录了形制尺寸的具体数据。另有3首乐曲,则是用工尺谱记录下来的。

    (3)民间器乐合奏《阿斯尔》

    阿斯尔是蒙古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之一,产生于康熙年间,蒙古语愿意为“楼阁“。因古代蒙古人常在舞台、歌台上设宴奏乐,故从阿斯尔一词中衍生出奏乐之意。所使用民间乐器主要有胡尔(四胡)、黑勒(或曰奇奇里,即马头琴)、弦吉(三弦)林比(笛子)等。

    《阿斯尔》曲目有:《阿都沁。查干阿斯尔》、《阿都沁。苏勒盖阿四尔》、《阿都沁。么得拜阿斯尔》、等10首。深得蒙古人喜爱。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音乐上变得日益丰富多彩。

    4.乌力格尔的产生发展

    乌力格尔,即蒙古说书,现称之为“胡仁。乌力格尔“,清朝中叶产生于原卓索图盟

    土默特一带,流行于现今蒙古东部蒙古聚居地区。它的表演形式是:说书艺人用四胡伴奏,自拉自唱长篇故事。一人承担故事中的诸多不同角色,通过唱腔和道白叙述故事清节,塑造人物形象,深受广大蒙古族人民群众的喜爱。

    乌力格尔的基本曲调有2000余首,音乐体式为板腔体与曲牌体相结合,以板腔体为主。如《皇帝上朝》、《元师升帐》、《小姐赶路》、以及《行军调》、《打仗调》等曲牌,专门用来描写特定的生活场景。这些曲牌有许多是来源于古代英雄史诗与萨满歌舞音乐,较稳定,变化少,为各地说书艺人所共用,从而形成乌力格尔音乐中的曲牌体式。

    乌力格尔音乐中另有一部分曲调,则是用来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角色的思想情感。如《苦难调》、《欢乐调》等。从现有资料来看,乌力格尔音乐中有若干首曲调母体,构成了基本板腔。说书艺人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曲调,从节奏、音调、速度、调式诸方面加以变化。在现有200余首说书调中,这类板腔体曲调占绝大多数,构成了乌格尔音乐的主体。

相关文章
文化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