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yyyqwd/正文


清初的蒙古族音乐


    横笛

    我国蒙古族音乐,既有民族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不同地区风格上的多样性。经过明清以来的历史变迁,大致形成了五个相对稳定的风格区;(一)呼伦贝尔风格区;(二)科尔沁—乌兰察布风格区;(三)锡林郭勒——昭乌达(今赤峰市)风格区;(四)鄂尔多斯风格区;(五)阿拉善——卫拉特风格区。在相邻的不同地域之间,又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现象,形成了所谓过渡地带。

    延至清朝中叶,长调歌曲与短调歌曲的分布情况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山脉,中经阴山、乌拉山,西至母纳山脉,形成了一条自然分界线,地处山南的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南部、土默川至伊克昭盟部分地区,生活在这一东西狭长地带的蒙古人,由于历史的原因,逐渐脱离了游牧生活方式,转而从事农业生产。与此有关,那里民间歌曲则由原先长调为主,转变为以短调为主的新风格;但原先的长调歌曲也并未完全消失。而地处山北的广阔草原地带,那里的蒙古人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故其民间歌曲仍以长调风格为主。

    清初的蒙古民歌,以武士思乡曲与反清歌曲最为突出。在思想内容方面,这些歌曲往往直面战乱时代的社会现实,揭露清朝统治者的残暴,表达了蒙古人民的心声。

    1.反请民歌

    厄鲁特悲歌

    康熙年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反清。1696年,康熙率三路大军亲征,大获全胜,噶尔丹败亡。11月中旬,康熙皇帝进驻归化城(呼和浩特),“躬犒劳西路凯旋之师,辕膳大享士,献厄鲁特(即卫拉特)之俘,弹筝笳歌者毕集。有老胡,工笳,口辩,有胆气,兼能汉语。上赐之酒,使奏技,音调悲壮,歌曰

    雪花如血扑战袍,

    夺取黄河为马槽。

    灭我贤王兮,虏我使歌,

    我欲走兮,无骆驼。

    呜呼,黄河以北奈若何!

    呜呼,北斗以南奈若何!

    此歌两句一段,为典型的草原长调牧歌风格。另外,在内蒙古各地广为流传的《察哈尔八旗》,乃是远离故土,赴昂昂溪、海拉尔一带戍边的蒙古军人所唱。此类武士思乡曲大都情感深沉,风格苍劲,曲调优美流畅,调式变化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2.思乡曲

    广阔的伊吉里河

    广阔的伊吉里河川, 我迎着急流勇往直前,

    待到本世纪末吉祥的时候,我要把老人家拜见。

    端起桑橙木做成的钢枪,射向那拦路的匪帮。

    待到本世纪末吉祥的日子,我要把老人家探望。

    1770年,游牧于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蒙古部,因材施教不堪忍受沙皇的欺凌,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确率领下班,离开俄罗斯启程回国。此歌既是土尔扈特人在归国途中所唱,歌中洋溢着对祖国和亲人的热切思念。

    3.宴歌

    清代2000多年来,蒙古包宴歌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普遍传播,宴歌中大量出现了宣扬佛理,带有 浓厚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歌曲 ,以及沉湎酒色,鼓吹及时享乐的歌曲,如《天上的风》、《蝶恋花》等。而一些单位民间宴歌酒曲或婚礼歌,其内容健康,格调清新,艺术上别具特色,继承了前代宴歌的优良传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

相关文章
考古
阿贵庙
兴源寺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席力图召
中国三大名寺之一—五当召
文化
急救和内伤、战伤的治疗经验
小孩子屁股上有三盆火
西藏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初次传播
明清历史歌的产生发展
蒙古医生
风俗
古典豪华的王爷府邸
鹰鹫啄食话天葬
世外桃源喇嘛庙
幸福吉祥哈达飘
巫术观念遗存的求子习俗
地理
岱海风光
土默特左旗
清代的内蒙古地区
安代舞之乡——库伦旗
阿拉善额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
人物
舒兰——清朝著名地理探险家
拉锡——清朝蒙古族学者
有衣角为证──海兰察的传说
蒲松龄——清朝伟大的蒙古族文学家
明安图──蒙古族科学家
千古之迷
康熙皇帝是病死还是被鸩毒而死?
雍正皇帝是怎样嗣位的
雍正皇帝是否改过遗诏
雍正皇帝有没有用和尚密参朝政?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