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yyyqwd/正文


蒙古部落时期的音乐(840——1206)


    1.“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

    蒙兀室韦人以及后来的“室韦——鞑靼人”,长期在大兴安岭山脉中生存,创造可独具特色的山林狩猎文化。其音乐体裁有原始狩猎歌舞、英雄史诗以及萨满教歌舞。这三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其曲调简短,节奏急促,多采用领唱和齐唱,具有粗犷有力、稚拙古朴的时代风格。

    狩猎歌舞

    在山林中狩的蒙古猎手们,每当有所猎获,便分别扮作猎人和动物,载歌载舞,模仿野生动物的动作神态,相互斗智,在对抗中再现自己的狩猎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流行的《追猎斗智歌》,粗犷质朴,生动活泼,颇具原始音乐遗风。

    英雄史诗

    蒙古族的英雄史诗,称之为“陶力”,有短篇、中篇、长篇三种形式。其曲调已有正面人物(英雄)和反面人物(蟒古思)之分,并且有“奔马”、“战斗”、“潜伏”等多种固定曲牌。其结构短小方整,节奏明快,同语言密切结合,具有吟诵性特点。

    萨满教歌舞

    蒙古族萨满教歌舞中有精灵舞蹈,由巫师模拟所信奉的野生动物图腾,充分体现出“山林狩猎文化”时期大蒙古人,对各种狩猎对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以及对山林狩猎生活的生动描写。出现了熊舞和黑山鸡舞。

    随着蒙古社会进入游牧封建制,草原文化形态逐步占据了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内的主导地位。而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古老音乐,则被新时期的音乐文化所融化、吸收和涵盖,失去了它原先的主导地位,只是作为草原形态音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至多作为它的附属物存在罢了。

    2.歌曲

    11至13世纪初的蒙古高原,长期陷入了部落混战,广大牧民饱受战乱之苦,普遍要求尽早出现和平安宁的局面。出现了提倡团结和睦,反对争斗残杀的歌曲,例如《劝戒歌》就是当时情况的显明体现,反映了这一历史潮流,因而具有进步的思想意义。

    3.歌舞

    蒙古部落走出山林地带,跨入外蒙古高原之后,因其从事畜牧业的时间短,牲畜数量较少,故保持着集体游牧的“古列延“形式。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狩猎业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在精神生活方面,蒙古人则同原先一样信奉萨满教,共同举行祭祀仪式和庆典活动。

    (1)庆典舞蹈

    每当蒙古部落推选出新可汗时,总要围绕着蓬松树(或曰萨满树),跳起热烈刚健的踏歌。

    祭祀舞蹈

    每当出师征战,蒙古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在最高军事统帅的带领下,绕着萨满树跳起集体舞蹈。

    鼓掌欢跃舞蹈

    这是蒙古族自娱性舞蹈,多在喜庆宴会上即兴表演,其典型动作即“鼓掌欢跃“,大约是依歌击节,载歌载舞,故得此名。

相关文章
文化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