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内蒙在线
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历史/gmzbldxcyyb/正文


北方各民族中建立国家最多的民族--鲜卑


    辞海中这样描述鲜卑:“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进入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强盛。桓帝时,首领檀石槐建庭立制,组成行军事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领。檀石槐死后,联合体瓦解,有步度根、轲比能等首领各拥所部,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有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拓跋等部先后在今华北及西北地区建立政权。内迁的鲜卑人多转向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及其他各族相融合。”

    匈奴击破东胡部落后,东胡族中一支退居鲜卑山(今通辽市科右中旗西)附近,这就是后来的鲜卑。另一支退居乌桓山,就是后来的乌桓。鲜卑部落集团,可能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而兴起则晚于乌桓,其名始显于东汉初年。或又以鲜卑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语言与习俗乌桓同。鲜卑族名“鲜卑”一词,在秦汉文献中,以不同的译音形式出现过:“师比”、“犀比”、“胥纰”。“鲜卑”名称,是由中原人对东胡人发明革带上的金属构件称呼而来的,据推断,“鲜卑”一词的含义是“带钩”或“祥瑞、吉兆、美好”之意。

    由于鲜卑山比乌桓山靠北,乌桓兴盛的时候,鲜卑和中原的接触较少。后来随着乌桓的衰落和汉王朝对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乌桓人的南迁,鲜卑人乘机占据了占据了这块地方。这时的鲜卑人仍处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下,在匈奴的统治和强迫下,鲜卑不时骚扰汉朝的边塞。公元四十八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附汉朝,鲜卑也表示偏向汉朝,和汉朝、南匈奴、丁零及西域各族一起共同出兵攻击北匈奴。在反击北匈奴的斗争中,鲜卑骑兵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加上东汉和南匈奴的进攻,北匈奴逃离漠北,向西迁徙。鲜卑占据了广大的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十余万落匈奴人也加入了鲜卑,从此鲜卑开始强盛起来。

    东汉噶仙洞位于内蒙古呼仑贝尔鄂伦春自治旗,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地面约25米,噶仙洞周围,峰峦层叠,古木参天,松桦蔽日后期,鲜卑出现了一个著名的首领--檀石槐(?~181)。他在部落中实施法禁,平理曲直,执法严峻,断事公平,部众无敢犯禁,遂被推举为大人(鲜卑族部落首领的称谓)。当汉桓帝在位时(147~167),檀石槐建庭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弹汗山(今商都县附近)组成诸部军事行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领。这个联盟控地辽阔,“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东部管辖地包括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仑贝尔草原,由弥加、阙机、槐头等鲜卑大人统领,共二十多个邑;中部包括今锡林郭勒草原,由慕容、柯最等鲜卑大人统领,共有十余邑;西部辖地包括今阴山以北的乌兰察布高原、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由日律、推寅等鲜卑大人统领,共二十多个邑。檀石槐任用汉人,制定法律,由汉地输入铁器,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以其军事力量,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北拒丁零,南扰汉边。檀石槐领导的强大的军事联盟,是继匈奴国家消亡后建立的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政权。不仅包括宇文鲜卑、慕容鲜卑,而且还有拓跋鲜卑等数十余邑。联盟的成分比较复杂,檀石槐死后,诸部联合瓦解。

    随后是被称为“小种鲜卑”的轲比能集团的兴起,他把漠南地区重新统一,再度建立起一个以轲比能为首的鲜卑部落联盟。这个联盟较檀石槐的联盟小,存在的时间较短。轲比能被刺死后,联盟瓦解。

    鲜卑南迁与西迁后,复与匈奴、丁零、乌桓、汉人等混血而形成许多新的部落。东部主要有宇文部、慕容部;西部主要有拓跋部、秃发部和乞伏部。晋与十六国时期,慕客鲜卑、宇文鲜卑、乞伏鲜卑和拓跋鲜卑,都曾与汉人及其他民族中的统治阶级结成雄据一方的政治势力,而慕容鲜卑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鲜卑曾建立西秦,秃发鲜卑曾建立南凉等割据政权。拓跋鲜卑先建立代国,和强大的中原王朝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鲜卑化的汉人高氏,与宇文鲜卑分别建立北齐、北周。另有出自慕容鲜卑的吐谷浑,自辽西迁至陇上,在羌人地区形成吐谷浑部,鲜卑贵族居统治地位,而被统治者为羌人(见羌)诸部,直到唐代初叶才被吐蕃所灭。

    乞伏鲜卑部所建立政权,史称西秦(385-431年)。乞伏鲜卑又称陇西鲜卑。大约从公元三世纪中期开始,他们逐渐由北方经今宁夏地区迁到甘肃靖远、陇西一带。十六国时曾臣属于前秦的苻坚。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乞伏鲜卑以其首领乞伏国仁为首,于385年在陇西建立了西秦。到乞伏炽磐时期,西秦达到鼎盛。414年炽磐灭南凉,后又从北凉手中夺得河湟地区。屡次击败吐谷浑,控制了沙洲地区。炽磐死后,西秦被大夏赫连氏所灭。历时46年。

    秃发鲜卑所建立的政权,史称南凉(397-414年)。397年秃发鲜卑乌孤在广武(今甘肃永登)自立为西平王,并攻陷金城。后迁都于西平(今西宁)。南凉疆域最大时,除西宁一带外,还占据过凉州。414年被西秦所灭,历时17年。

    337年,慕容鲜卑的慕容皝在平州一带建立前燕政权,后迁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县)。340年前燕击败后赵的二十万部众。341年高句丽称于燕。慕容皝的第二子慕容俊即位后,定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其辖地扩大到“南至汝、颖,东尽青、齐,西抵崤、黾,北守云中”,占有今中原地区的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广大地区,与关中的前秦政权平分了黄河流域。370年被前秦所灭。

    淝水之战后,鲜卑贵族慕容冲称帝,一度占有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西燕。386年,迁都长子(今山西长治南)。394年被后燕所灭。

    383年,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脱离前秦,在荥阳自称燕王,史称后燕。公元394年,消灭西燕。后燕的疆域“南至琅邪,东迄辽海,西届河、汾,北暨燕、代”。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与后秦东西对峙。后为北魏所败,内部纷争,其残余力量退到辽河流域。407年为北燕所灭。

    北魏兵破后燕国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后,398年,慕容皝的幼子慕容德在黄河南岸的滑台称帝,史称南燕。占据今山东、河南一部分。410年为东晋刘裕所灭。

    由鲜卑族衍出的,还有一个以慕容鲜卑的首领吐谷浑命名的吐谷浑族。关于吐谷浑的详细描述请参看介绍吐谷浑的专门文章。

    拓跋鲜卑以前居住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附近的大鲜卑山,后向西南迁徙,到达今河套及大青山一带。拓跋力微首领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势力开始强盛,公元258年,东移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鲜卑部落都来归服。这样以拓跋部为首,组成了一个成分复杂的部落联盟。公元315年,拓跋猗卢自称代王,建立“代”政权,代政权存在了六十多年,后被氐族首领建立的“前秦”所灭。以拓跋部为首的部落联盟也瓦解了。公元386年,前秦政权灭亡,逃亡在外的拓跋圭乘机收集拓跋旧部,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大会诸部,即代王位,不久迁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改称魏王。

    北魏(386~534)建国之初,征服了不少部落,成为塞北地区的一个强大的政权。北魏的统治地区曾深入到晋、冀、豫等中原腹地。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拓跋圭即皇帝位,这就是北魏道武帝。北魏政权后来发展成南北朝时期代表我国北方的一个封建王朝。

    公元471年,拓跋宏即位,称孝文帝。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580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朝建立,后统一全国,南北朝对峙局面结束。

    当年留守祖籍鲜卑山嘎仙洞的另一支鲜卑部族人,后人把他们认为是女真人,直到清朝才被承认是单独的民族。这就是今天的锡伯族。锡伯族现居住在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新疆伊犁地区的锡伯族是清朝政府由盛京(今沈阳)征调锡伯官兵及家属三千余人前往新疆伊犁河南岸驻防的后裔发展起来的。

    晋与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互相交往与斗争中而自然同化。尤其北魏在统一中国北部过程中和统治148年的年代里,尽量吸收中原汉人先进文化,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名门大姓结合,并吸收到统治集团之中。而孝文帝时的一系列改革,使鲜卑人进一步封建化,北魏制度也完全中央集权化。同时鲜卑人将许多有益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在其改革过程中,与中原固有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些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均为隋、唐两朝所承袭。隋唐以来,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但他们的后裔却在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国者杨、李二家即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又是汉化的鲜卑人。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胜枚举。这不仅表明了这时北方与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显示了鲜卑人在社会重要性方面的广度,如隋代筑造学家宇文恺,《切韵》作者陆法言,唐初权相长孙无忌,中唐诗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鲜卑各部基本是奴隶制社会,他们的社会组织分为“部”和“邑落”。“邑落”是“部”下的组织,每一个部统属着数百个、甚至数千个邑落。部的首领是“大人”,邑落的首领是“小帅”,各部“大人”制后发展成世袭制。

    鲜卑没有文字。由于鲜卑属于东胡族,所以他们使用东胡语。东胡语属阿尔泰语系,是蒙古等民族语言的祖源。鲜卑和乌桓都是游牧部落,他们的社会经济状况、语言和风俗习惯,基本上是一样的。他们居无常处,随水草放牧。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依靠畜牧和狩猎。冶金手工业和农业在当时也很发达。

    鲜卑很早以来就和中原、匈奴的关系密切。他们的社会经济文化不仅受到中原的影响,而且也受匈奴的影响。鲜卑著名的民族手工业品“貂裘”,在汉代有“天下名裘”之称。同时,汉族人民的农业产品和品种繁多的手工业品,也深为鲜卑所欢迎。

相关文章
考古
内蒙古固阳县长城岩画
胜利者的防御——战国赵长城
准格尔旗西沟畔匈奴墓
曼德拉山岩画
杭锦旗桃红巴拉匈奴墓
文化
契丹人的萨满教
秦汉至唐宋时期鲜卑农牧业发展
热敷疗法和灸法
秦汉至唐宋时期匈奴的畜牧业
三国到五代时期北方水利建设
风俗
天体崇拜
生命之魂在射箭
灿烂夺目的服饰文化
祈天降福信萨满
选择吉日 避开忌日
地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蒙古
秦朝的内蒙古
额尔古纳市
托克托县
肩胛形的达里诺尔
历史
草原文化传承中重要的民族--柔然
蒙古族的起源
人物
“火不思”与王昭君
秃发乌孤-十六国后期南凉王朝的建立者
赫连勃勃-十六国后期夏王朝的建立者
隋朝鲜卑族建筑大师——宇文恺
秺侯金日磾-汉武帝时期的匈奴族朝廷重臣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3327501 FAX:3327501 EMAIL:
zj_nm@shou.com wyl_nm@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