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wx/民歌谚语/正文
蒙、元时期的蒙古民歌——劳动歌 承继13世纪以前远古民歌的传统,和宗教、风俗、礼仪结合在一起的 风俗礼仪歌仍然是蒙、元时期蒙古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的劳动习俗歌《呔咕歌》,和宴饮习俗结合在一起的宴歌等。但是由于蒙、元时期是新兴的蒙古封建贵族四出远征、威临天下的时代,战争成为蒙古人经常的重要的生活内容,与此相应,军歌、兵役歌得到突出发展,成为当时蒙古民歌的重要种类。
劳动歌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始文艺的观点,劳动歌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从流传到现在的蒙古远古劳动歌的片断遗存推断,远古蒙古社会肯定产生过原始的劳动歌,但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大都失传了。根据目前的搜集研究,有比较充分的根据肯定《呔咕歌》是蒙、元时期产生的和畜牧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劳动歌。
一、《呔咕歌》是一种畜牧业劳动习俗歌
《呔咕歌》又称对羔歌、劝羊歌。
“呔咕”是母绵羊嫌弃自己亲生的羊羔或者亲生的羊羔死后,牧羊妇女哄劝母羊给自己被遗弃的羊羔或者别的让它哺育的羊羔哺乳时,用柔和的韵调反复吟唱的一种歌声,后来成为哄劝母羊给被遗弃的羊羔哺乳的专用词语。
在牧区接羔季节,每当母绵羊嫌弃羊羔不予哺乳的情况发生时,牧羊妇女就把母绵羊的奶水搽抹在被遗弃的羊羔背脊上,把羊羔抱放在母羊的乳房下,让母羊给羊羔哺乳,同时吟唱起“呔——咕,呔——咕”的歌词,直到这种柔美的歌声感到了母羊给幼羔哺乳为止。
呔咕,呔咕,呔咕,呔咕!
你为什么咩咩叫着走来,
你究竟忘记了什么,
这是你额头有白玉点的小羔羊,
它是千头绵羊里的头一个。呔咕,呔咕!
呔咕,呔咕,呔咕,呔咕!
你的脑袋怎么这样糊涂,
你怎么嫌弃自己圆鼓鼓的孩子,
这是你东珠一样的小羊羔,
它是万头绵羊中的头一个。 呔咕,呔咕!
以接羔保育,提高仔畜成活率为直接目的的这种程式化活动,在蒙古各部的畜牧业生产中普遍产生,具有明显的民俗性质,“呔咕,呔咕”的反复吟唱也同时发展成为一种劳动习俗歌。
传承中,这一劳动习俗歌在不同的地区,适应不同的畜种,产生了不同的变异。在陈巴尔虎地区,有让母山羊羔哺乳的〈唏咕歌〉:
看见马鞍鞒你就想吃,
唏咕!唏咕!唏咕!
看见土圪塄你就撒娇,
唏咕!唏咕!唏咕!
......
在喀尔喀,卫拉特地区,有让母驼给驼羔,哺乳的〈母驼嚯嘶歌〉:
嚯嘶,嚯嘶,嚯嘶......(反复10次)
奶水像水河一样流淌,
嚯嘶,嚯嘶......
快快跑来吃奶吧,
嚯嘶......
水汪汪的眼睛闪着泪光,
嚯嘶......
再不要悲伤地叫,
嚯......
青草长出了绿芽
嚯......
快快跑来吃奶吧,
嚯......
乳房像勺子一样鼓涨,
嚯......
奶汁像泉水一样涌流
嚯......
开始这类歌无歌词,只有“呔咕”,“唏咕”,“嚯嘶”的反复吟唱,后来逐渐产生了赞美春天,劝说母畜爱护自己幼羔的唱词,表现了母子情爱,五畜兴旺等思想内容。
二、《呔咕歌》的搜集研究
由于统治阶级的历史偏见,由于过去时代的文人学者对劳动民俗及其民俗歌缺乏认识,《呔咕歌》不但在历史文献中没有留下痕迹,就是在较早搜集出版的蒙古民歌汇集中也没有被记录下来。就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料,从本世纪50年代以后,这类歌的各种变体才陆续搜集出版,并加以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我国学者满都胡在《蒙古民间文学简论》一书中的有关论述荣.苏赫的专题论文《呔咕歌》;等。总的看,由于搜集和研究的历史比较短,多种变体的搜集还不够全面,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呔咕歌》的产生形成
《呔咕歌》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础条件:第一是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第二是歌唱或者说歌、舞、乐的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传统的形成。
蒙古人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歌唱这一条件的形成显然更早。早在狩猎和以狩猎经济为主的阶段,蒙古人就形成了同萨满教结合在一起的狩猎劳动歌《干吉嘎歌》。到蒙、元时期,据成书当时的《蒙古秘史》、《史集》以及柏朗嘉宾、鲁布鲁克、马可波罗蒙古旅行记等文献记载,蒙古人已经把歌、舞、乐广泛运用到出征打仗、婚礼庆典等多种场合,形成了鲜明的传统。
这样推论,《呔咕歌》这一畜牧业劳动习俗歌产生形成的时间可以推到蒙、元时期,它的产生可能更早一些,形成可能略晚一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