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观点聚焦/正文

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关系 

澜玉

    

    在中国境内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很早以来就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从考古遗物证明,远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居民。根据文物资料和文献记载,在战国以前,这里曾先后出现过被称为“荤粥”、“鬼方”、“狄”……等氏族和部落。这些氏族或部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与中原华夏各族,都有密切的联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匈奴和其它游牧民族利用优良的自然条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带发展了畜牧业经济,创造了草原文化。在伊克昭盟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匈奴文化中,青铜短剑、鹤嘴镐、动物形饰牌等,显示出明显的匈奴民族的文化特色;其中的青铜斧、刀等,又与中原文化中同一类型的遗物很相似,反映了汉、匈文化紧密的历史关系。匈奴墓葬中经常出土的以草原为背景、富有民族特色的动物形象的铜饰牌,是匈奴族游牧、狩猎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匈奴墓葬中大量文物的出土,充分说明匈奴和中原地区长期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匈奴政权的建立,结束了我国北方有史以来上百个氏族、部落长期的分散局面,实现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统一;这为整个匈奴地区统一于全中国创造了条件。强大的匈奴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各氏族、部落从分散到统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北方地区畜牧业经济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北方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社会的经济生活和草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呼韩邪单于归附于汉,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他结束了匈奴政权和西汉王朝之间一百五十年以来的对立状态,使之转变为和平友好的关系,开了大漠南北匈奴政权接受中原中央政权领导的先河,密切了大漠南北与中原的政治关系,促成了大漠南北与中原的统一,并为后来南匈奴归附东汉奠定了基础,同时又为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匈奴奴隶主贵族和中原王朝封建统治阶级之间,虽然不断发生战争,并曾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我国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生产,但是汉匈两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其互相影响,还是主流。特别是中原地区发达的封建经济文化对于匈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同样,匈奴的文化也影响了汉族并丰富了汉族人民经济文化生活的内容。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汉后,匈奴人民大量内迁,他们居住到汉王朝的北部各郡,甚至散居到中原腹心地带,与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杂居相处,接触频繁,封建主义的中原经济文化,有力地影响着匈奴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近几十年来,长城以南一带地方不断出现匈奴的遗物。这些,都说明了汉族和匈奴人民在经济文化上的紧密联系。

     匈奴自古就是一个“逐水草迁徒”的游牧民族。经过与中原的长期交往,逐步掌握了农业技术。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证明,到了秦汉以后,不仅在漠南,而且在漠北、西域等地,都逐渐出现了农业生产。同时在中原手工业生产的影响下,匈奴地区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匈奴地区出产的生活用品,大多是与游牧、狩猎生活相适应的。

     随着匈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汉匈经济文化的交流,在逐水草迁徒的匈奴地区,开始出现学习中原地区的“穿井”、“筑城”等走向定居的现象。在汉代,漠北地区就建有范夫人城和赵信城。在包头市郊区出土的汉式建筑用瓦当,上面印有“单于和亲”等汉字,瓦当的形制与中原所用完全相同,这充分反映出匈、汉两族人民对“和亲”、对匈奴统一于汉朝的共同愿望和赞颂。匈奴在与中原长期交往的影响下,匈奴地区由单一的牧业、狩猎经济,发展到以牧业为主,兼有手工业、农业的多种经济,这对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整个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匈奴族人民所创造的畜牧业经济和草原文化对汉族及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匈奴畜牧业经济的支援和影响下,中原地区畜牧业生产获得发展,并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祖国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哈哈哈:)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