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风俗/蒙古族/经济民俗/狩猎活动/正文


绝妙游戏黄羊围


    蒙古人称公黄羊为敖高瑙,称母黄羊为西日嘎勃,称黄羊羔为英金嘎。打黄羊围,是一种赛人、赛马和赛狗的绝妙游戏。因为黄羊跑得比较快,所以在围猎时选择的都是“宝马良驹”,猎狗也是经过训练的“超级侦探”。巴林塔玛干台的黄羊围是闻名整个其古鲁干(蒙古语,指集会、会盟)的大型围猎,而居住在巴林东部塔玛干台(今胡尔哈苏木)一带的奈曼苏木的骑猎高手们是这种围猎的中坚力量。

    塔玛干台的黄羊围是在清朝顺治年间就形成的五段长围。每年只举行三次大型的黄羊围,即每年阴历五月初一、十三、二十五这三天。除了规矩定这些日子围猎外,别的时间是不许猎黄羊的。在黄羊围开始的那一天,附近凡是能够拿得动布鲁棒的男人都须参加打围。其时满山遍野皆是骑马牵狗的人,人喧马嘶,宛如一场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黄羊的特点是速度极快,成群奔跑。猎人们要从成百上千奔跑的黄羊中选择几只好的带头公黄羊一个接一个的分段追逐。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猎黄羊,不可用枪猎杀,而应采取分段纵马放狗追赶的方式捕获。当黄羊被“疲劳战术”整的没有力气的时候,猎人们即可驱狗将其拽倒,而后捕之。还可以布鲁棒将其打倒或用马撞击而擒之。更有甚者,一些骑术高超的猎人,乘快马追赶到近前,便从马背上飞一般跳下去,生擒黄羊。这一幕精彩的“表演”,不亚于当年武二郎赤手擒虎景阳岗。

    把黄羊打倒之后,猎人们纷纷纵马飞驰而来,下马后用利刃将黄羊活着卸开,按先来后到顺序将猎物分给大家。猎人们的这种“活卸黄羊”,还有一个很有意思典故。

    据说在很早以前,自以为跑得飞快的黄羊和猎人打了一个赌,与猎人进行赛跑,并立下誓言,如果你们能撵上我,并且捉住我,我情愿活活让你们卸取胸脯肉,反之,猎人永远不可问津黄羊。聪明的猎人挑选出同一种毛色的100匹骏马,以“五段长围”的方式,摆下长蛇阵追赶黄羊。撵上后并生擒之,可怜的黄羊就这样活活地被卸去了它的胸脯肉分给了参加打围的众猎手。其实黄羊所想的是“一对一”的竞赛方法,即,与一匹马进行比赛,可惜它没有表述清楚,让猎人们钻了空子。

    喜获猎物之后,猎人们就开始论功行赏,分取应得之猎物。蒙古人分黄羊肉的规矩是这样的:猎获者分得珠力德,但不得先动手来卸。猎获者,即,头一个用布鲁棒将其击倒,以坐骑将其撞倒,放狗拽倒黄羊或活捉它的猎手。“珠立德”是蒙古语,即猎获物的连着头颅的整付心肺。有些猎物的心肺,以及肝是珍贵的药物,因而很值钱。猎人将珠力德带回家以后,挂在阴凉处晾干保存起来。若猎获的是公黄羊,要用偏缰系住他的犄角;若猎获的是母黄羊,要用偏缰拴住它的脖子。猎获者抓着偏缰站住“下马点”旁边等侯众猎手。

    头一个到达的人有权索所要荐骨部分,在卸取的时候,若是公黄羊,可取连着皮的尾巴和睾丸,若是母黄羊则卸取它的尾巴,站在原地等候其他人的到来。随后到来的第二名和第三名猎手,领取到剥皮后卸取的黄羊的两只后腿;第四和第五名骑手则得到剥皮后卸开的黄羊的前腿;第六名猎手卸取连着皮的胸脯;第七名猎手拿到德日马(蒙古语,脊背);此时,第一名到达的猎手便将自己手里拿着的黄羊尾巴作为证据,当众卸取带胯骨的骨叉;还有第八和第九名到达的猎手,只能卸取黄羊的四根肋条;有时第十名猎手能够得到黄羊的肝脏。最后,亲手捕获黄羊的猎获者取黄羊的珠力德、整张的皮子、颈椎、短肋和四只蹄子(黄羊蹄子是做马鞭柄最理想之物)。如果对谁打中有争议的话,那就把该猎物放在一定距离以外,让争议的双方用自己的武器各击三次,全中这就可以得到猎物。如果双方都是三次不中,主持官就断给穷猎人,如果无端起争议,就用响鞭责打之。

相关文章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