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考古/寺庙/正文
荟福寺 荟福寺,俗称东大庙,清廷赐名“荟福寺”,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区。
荟福寺始建于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是巴林右旗第四代札萨克多罗郡王乌尔滚及其夫人固伦荣宪公主主持修建。1726年(雍正四年)进行扩建,将原有的三间土层扩建为二十间砖瓦殿堂。清廷赐“荟福寺”金字匾额。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增建一座80间楼阁式殿堂--苏格沁殿,还有钟鼓楼殿和四大天五殿,后又经过几次扩建,形成现在规模。现在庙内尚有前殿、后殿、东西配殿以及后东侧室等,其中以后殿为完整,面阔进深各五间,为重檐歇山式顶,殿内还存有佛像壁尺,殿前侧有复本式喇嘛塔两座。
1711年(康熙五十年),在庙西北墙外建了一座康熙行宫。行宫现存正殿和配厢。
荟福寺从1730年开始,每年六月全旗喇嘛在此举行法会、诵经、拜佛,为皇帝祝福,跳“查玛”舞。此后昭乌达盟规定:全盟十一个旗各庙,每年轮流派50名喇嘛,自备饮食用品,来荟福寺为皇帝祈福念长寿经,庙会期间,人流如潮,车水马龙,声势浩大,场面热闹非凡。
荟福寺有两位活佛转世,香火最盛时期喇嘛达500余人。现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比较完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