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考古/寺庙/正文
百灵庙 百灵庙,位于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旗,又名“巴吐哈拉嘎庙”,汉名“广福寺”。百灵庙,是蒙语“贝勒庙”的转音。
该庙始建于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达尔罕贝勒旗(清代喀尔喀右翼旗)的第二代札萨克诺内亲王,奉康熙皇帝圣旨兴建寺庙。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正殿(苏古沁大殿)建成,清廷赐名“广福寺”,并赐蒙、藏、汉三体匾额,之后几年继续扩建寺庙,相继建成了几座殿堂。
百灵庙是一座壮观华丽的汉藏结合建筑,是内蒙古地区规模宏大的古刹之一。寺中主要建筑有:苏古沁大殿、却日殿、朱德布殿、洞科尔殿、吉如海殿,还有班禅府邸。其中苏古沁大蓼是该寺建筑物中最大的,九世班禅于1934年——1936年间应乌兰察布盟盟长云王之请,曾到百灵庙驻锡。百灵庙内的各处殿塔雕梁画栋,造型优美,金碧辉煌。殿堂内供奉的各类佛像,造型各异,精美细致,栩栩如生。
百灵庙没有设立过活佛,全庙最高首领为首席喇嘛,设1人。首席喇嘛一直延至本世纪六十年代,在极盛时期,喇嘛达到1500多人。
百灵庙的属庙共13座:托音喇嘛庙、东、西查干哈达庙、哈沙图庙、白音花庙等等。
百灵庙自建庙以来,曾经历多次重大事变。第一次是1913年(民国二年)北洋军阀与外蒙古军交战,北洋军阀败退时将大部分庙宇烧毁;第二次是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百灵庙“蒙古地方政务委员会”保安队一千多名官兵武装暴动,宣布武装抗日,此次战斗,寺庙建筑物、佛像、经卷损失严重。
百灵庙现已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近年来,政府已对百灵庙进行修缮,面貌换然一新。
|
|